文┃司馬
快樂是人類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在筆者看來,漫漫人生路上,有四種快樂。其一是讀書為樂,其二是寫作為樂,其三是奮斗為樂,其四是助人為樂。有了這四種快樂,再孤寂的人生路上,也充滿著詩情畫意。
書本是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源泉。每每翻開一本書,就如同打開一扇時光之門,里面風(fēng)景無限,令我們目不暇接,讓我們流連忘返,更讓我們掩卷沉思。書中有美麗,書中有哲理,書中有睿智。讀書不但能讓我們獲取知識,更能培養(yǎng)我們的道德和品行,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效果。一個人越能讀書,他就會越有知識;一個人越好讀書,他就會越有修養(yǎng)。這樣,人生也會變得精彩!
林語堂先生說:“讀書之意義在于開茅塞,除陋見,得新知,增學(xué)問,廣識見,善性靈?!惫P者深以為同。筆者從小就愛好讀書,工作后更是愛好讀書,倘若一天不讀書便會坐立不安、心情煩躁,像是失去了什么重要東西。讀書原只是一種個人愛好,沒想到這個愛好深深影響了筆者的一生,不僅豐富了知識,增長了才能,充實了生活,陶冶了情操,提升了修養(yǎng),還給筆者的人生增添了無限樂趣。
常聽到不少人抱怨:“寫作是個苦差事,最關(guān)鍵的是每每想寫,卻找不到寫作素材”。其實,這種說法極為片面,生活中只要留心,就不缺乏寫作素材。比如人類與自然是相通的,大自然給人以無窮的樂趣,激起了我們無限的感情,這需要我們生就一雙慧眼,善于從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它的美。觀賞彩霞,領(lǐng)悟到它的絢麗多彩;觀賞白云,領(lǐng)悟到它的卷舒自如;觀賞山岳,領(lǐng)悟到它的靈秀雄偉;觀賞大海,領(lǐng)悟到它的浩瀚無邊。因此,只要細心體會,天地間到處都是好文章。
因為生活有感悟、學(xué)習(xí)有心得、工作有體會,工作這些年來,我寫成文字見諸全國大大小小的報刊上,至今為止,已發(fā)表詩歌、散文、小說等各類體裁作品2200多篇,每想到這里,我的心情就像農(nóng)夫喜獲豐收時一樣快樂。
俗話說得好,有志者的奮斗是快樂的過程。一個人若沒有了奮斗和追求,就失去了人生目標(biāo),他的人生就變得毫無意義。雖然前進的道路充滿曲折,但只要我們敢于奮斗,我們就一定能戰(zhàn)勝各種艱難險阻,成就一番事業(yè)。所以說,為夢想奮斗、為愛好拼搏,生活自然快樂。
筆者一直在人生路上腳踏實地追夢奮斗,從環(huán)衛(wèi)工、監(jiān)測員到宣傳干事再到黨委秘書、宣傳主管;從一篇篇稿子石沉大海到越來越多的稿件在《中國煤炭報》《當(dāng)代礦工》《湖南安全與防災(zāi)》《湖南工人報》《湘煤集團報》《邵陽日報》《邵陽晚報》等全國大大小小的報刊發(fā)表,我也因此順利加入了邵東市作家協(xié)會、邵陽市作家協(xié)會、湖南省詩歌學(xué)會,圓了“作家夢”,也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
我奮斗,我幸福,我快樂!
“助人為樂”的成語古已有之,這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是精神文明中極為珍貴的部分。如今社會上有一種“做好人難,做壞人易”的不正之風(fēng),著實令人費解??赡苁俏覀兤匠I钪杏幸蜃鲞^好事卻受到誤解或連累的情況,但若因此便不再行善,這便是我們的不對了。因此,我們要常把行善助人當(dāng)作快樂之本。
人們常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些年來,筆者一直把助人為樂當(dāng)成快樂之本,在很多時候收獲了受助人的表揚和肯定,這也更堅定了筆者助人為樂的信心。比如,筆者在乘坐列車或公交車時,常給有需要的老人、孕婦、殘疾人讓座,碰上別人提不起重物了,只要言語一聲,就樂呵呵地前去幫忙,每每幫助人之后,聽到受助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筆者的心里美滋滋的。正像書中常說的那樣,幫助別人做好事之后,一方面自我成就感得到滿足,另一方面得到別人的尊重。這種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