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烈培,范 婷,裘玉平
(浙江省東陽市花園田氏醫(yī)院中醫(yī)內科·浙江 東陽 322121)
失眠在中老年高血壓患者中較常見,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1]。高血壓是眾所周知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失眠與高血壓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2]。Fiorentini等報道,根據(jù)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的全球評分,與“睡眠質量良好者”相比,高血壓在“睡眠不足者”中發(fā)病更為普遍(分別為35.1%和87.1%)[3]。因此,改善睡眠障礙有利于患者血壓穩(wěn)定,而血壓穩(wěn)定也有助于睡眠。由于中醫(yī)復方可作用于多個靶點,能同時調節(jié)血壓和改善睡眠,故本文應用孫思邈的溫脾湯加減治療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睡眠障礙,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壓失眠癥患者50例為觀察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齡60~82歲,中位年齡68歲;高血壓病程6~38年,失眠癥病程2~28年。觀察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齡60~85歲,中位年齡69.5歲;高血壓病程5~35年,失眠癥3~24年。2 組患者基線資料均衡,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4]和《中國失眠癥診斷和治療指南》[5]的高血壓和失眠癥診斷標準;年齡60~85歲,性別不限;患者本人及家屬對治療內容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1)不符合診斷標準者;2)有心、肝、腎等主要臟器嚴重疾病和精神障礙患者;3)依從性較差者。
2.1 治療方法
2 組患者均常規(guī)口服降壓藥控制血壓,對照組給予艾司唑侖片 (江蘇吉貝爾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H32020591)1~2 mg,每晚睡前服用。觀察組予中藥溫脾湯加減治療,方劑組成為:黨參、白術各15 g,干姜10 g,炙甘草6 g,當歸、淡附片、大黃、天麻、遠志、柏子仁各12 g,夜交藤15 g,每日1劑,水煎濾取藥汁,分早晚各1次溫服。2 組均治療1個月后評價療效。
2.2 療效標準 顯效:患者睡眠質量明顯改善,自覺入睡輕松(5 min以內),夜間睡眠持續(xù)時間延長(大于6 h),無日間殘留效應;有效:患者睡眠時間較治療前延長2 h以上,夜間睡眠持續(xù)時間較長(4~6 h),或偶爾出現(xiàn)日間殘留效應(次晨感到精神不振、頭昏、嗜睡、乏力等);無效:患者仍自覺入睡困難(超過30 min),夜間覺醒次數(shù)≥2次或凌晨早醒,出現(xiàn)日間殘留效應,睡眠質量無改善,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3 觀察指標
2.3.1 24 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 監(jiān)測2 組患者治療前后的24 h動態(tài)血壓,對比治療前后2組患者24 h平均收縮壓、24 h平均舒張壓及夜間血壓變異率[6]。
2.3.2 PSQI評分 采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對2 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量進行評分,PSQI由19個自評條目(組成9個自評問題)和5個他評條目組成,計分時只計算自評問題的得分,累計得分為PSQI的總分,總分為19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分為無睡眠障礙,“19”分為睡眠各方面均有困難。
2.3.3 安全性監(jiān)測 觀察記錄治療期間2 組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的差異性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差異性用卡方檢驗;均為雙側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2 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見表1。
表1 2 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3.2 2 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血壓變化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比較
3.3 2 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2 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3.4 安全性評價 治療過程中,2 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
臨床對患有高血壓失眠的中老年患者常規(guī)給予抗高血壓藥、催眠藥或睡眠誘導劑治療,然而此類藥物常伴發(fā)不良反應[7],因此亟需尋求更安全和更有效的治療方法。中醫(yī)認為,中老年人多陽氣虧損,陽氣不能交于陰,而發(fā)為失眠,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所云:“因于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陽氣者,精則養(yǎng)神,柔則養(yǎng)筋”,說明陽氣在養(yǎng)神定志方面很重要。明代戴元禮也曾經(jīng)在《證治要訣》中提出,“人之不寐有二,有病后虛弱及年高人陽衰不寐”。而脾胃虛弱也是中老年高血壓失眠患者致病的重要機制,應當高度重視。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指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逼⒅鹘y(tǒng)血,主運化,運化水谷精微,化生氣血,養(yǎng)心安神;脾陽不足,津液失運,聚而生痰濕,阻滯中焦氣機,導致清陽不升,氣血生化無源,子病及母,心神失其所養(yǎng)而不寐,頭目眩暈。因此,脾陽不足,脾虛不運是病機的關鍵所在。溫脾湯正是針對脾陽不足、冷積停滯的代表方劑,故筆者用之加減治療中老年高血壓失眠,以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方中淡附片、干姜辛熱,守而不走,溫補脾腎、溫中祛寒;配大黃消積滯,通利水谷,推陳致新,又防溫補太過;黨參、當歸、白術和炙甘草益氣健脾養(yǎng)血,培補中焦,鼓舞清陽,又可防止大黃瀉下太過損傷脾胃之氣;天麻、遠志平肝潛陽、祛痰開竅、安神益智;更加柏子仁、夜交藤以助養(yǎng)心安神之力。諸藥協(xié)力,溫補脾陽,健運脾氣,祛寒行滯,升清降濁,祛痰清竅,養(yǎng)心安神,使陰陽相交夜眠自安。
本臨床觀察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能較好地改善患者24 h動態(tài)血壓平均值并顯著降低夜間血壓變異率,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溫脾湯加減治療中老年高血壓失眠癥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