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第四中學 王小紅
英語詞匯教學等同于語文中的生字詞教學,兩者均是語言學習的基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言學習效果。而英語作為外來語言,在以往的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更多重視學生對詞匯的記憶與書寫,卻輕視了學生對詞匯的實際應用,例如口語表達、寫作應用等,這一問題導致部分學生的詞匯學習較為片面,基本僅能滿足學生的考試需求。
在素質教育的深度落實下,現(xiàn)有的初中英語教學應進行持續(xù)改革,而詞匯教學作為英語教育中的重點,對它的改良和優(yōu)化,需引起更多教師重視,在掌握現(xiàn)有詞匯教學的問題后,提出有效的詞匯教學新方法。
在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中,教師一般組織學生進行詞匯表單詞的朗讀,或為學生播放單詞朗讀的音頻,要求學生進行跟讀。而在課文講解中,教師習慣于對重點單詞進行深度講解,為學生列舉詞匯的基本用法,或者固定搭配等,再以舉例說明完成詞匯教學。分析可知該類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刻板性,且抑制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部分學生在詞匯學習中易感到枯燥,不僅影響詞匯教學效果,也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在上述闡明的英語詞匯教學中表明,大部分教師重視詞匯的教學,而輕視了學生對詞匯的實際運用。在此條件下,學生缺乏詞匯應用及練習的機會,部分學生甚至僅以死記硬背等方法完成單詞記憶,對詞匯的運用十分有限,影響學生對詞匯的深度理解。
在中學英語的詞匯教學中,對學生詞匯學習成果的檢測十分常見,大部分教師僅以聽寫方法進行檢測。該類檢測方式的枯燥性不言而喻,長此以往會直接抑制學生的詞匯學習興趣,導致其對英語學習產生偏見或消極情緒。
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即為信息化教學,而信息化教學存在的主要優(yōu)勢便是趣味性優(yōu)勢,該優(yōu)勢往往可由多種方面表現(xiàn)出來。例如以往的詞匯教學以教師的板書為主,教師需在黑板上列舉單詞用法,并舉例進行說明。但該類方式的書面性較強,不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結合單詞教學和圖像音頻,在為學生展示目標單詞的同時,同步以圖片表示單詞含義,或在舉例說明時,直接展示視頻或圖片,以此降低學生學習難度,使其了解單詞的應用環(huán)境,并充分吸引學生眼球,達到提高其學習興趣的目標。
英語是一門源于人們生活的語言,作為一門外來語言,不同英語詞匯的應用會因環(huán)境的不同而具有差異性,但在中式環(huán)境中,受教師教學方式的限制,使得原生英語情境無法直接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最終影響了學生對詞匯應用的理解。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詞匯學習環(huán)境,將詞匯的不同形態(tài)、不同案例以更為直觀的圖像、視頻方式展現(xiàn)出來,為學生還原最真實的詞匯應用環(huán)境,以此提高詞匯教學的效果。
學習氛圍是影響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沉悶消極的課堂氛圍將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科的印象,相反,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利于激發(fā)學生對學科的積極印象。在以往的英語詞匯教學中,課堂中僅僅擁有教師和學生的聲音,且前者居多,這一狀況會影響學生的詞匯學習積極性。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悠揚、平和的音樂,或為其播放和教學有關的趣味視頻,以此充分調動學生情緒,提升他們學習英語積極性,構成積極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
微課是信息技術發(fā)展下,在教育事業(yè)內應用更為廣泛的一類資源,它的應用能讓學生擺脫固有課堂模式、時間空間等的限制,隨時隨地進行高質量、趣味性的英語詞匯學習。而微課形式的多樣性,也為教師提供了更多選擇,讓教師能按照個人課堂風格、教學需要及學生需要,選擇更為合理的微課課件,更好地輔助詞匯教學。受以往詞匯教學中所存在的枯燥性等特征影響,教師可選擇更為有趣的詞匯教學視頻展示給學生,而微課具備的時長較短、內容精悍等特征,使其不會占據(jù)更多課堂教學的時間,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降低教師的授課工作量。
單詞對初中學生而言,是表示某一事物、情境等的抽象性符號,尤其在中英文化、生活習慣等的差異下,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不利于學生理解知識點。為保障學生對詞匯的準確理解,使其掌握詞匯的具體應用條件,教師可結合詞匯含義及對應圖像,為學生構建詞匯學習情境,使其在情境體驗中掌握詞匯的真正用法。
而詞匯情境的構建一般有兩類方式,首先,教師可制作或搜索單詞和圖片相結合的PPT,PPT中應以圖文結合形式,展示單詞、不同單詞形態(tài)、單詞應用案例等內容。其次,教師可搜索單詞教學微課,該類微課往往以動靜結合形式展示單詞及其應用,但缺點在于其中詞匯較為固定,不一定滿足教師的實際教學需要。
例如在“heavy”一詞的教學中,筆者為學生展示的PPT內,不僅以對比明顯的大小石塊圖片表示了它重、沉的含義,也利用戴墨鏡穿西裝的動漫人物圖像,表現(xiàn)了它打手、保鏢的含義,構成了學生詞匯學習的具象情境,加深了學生對詞匯不同含義的印象。
對初中學生而言,詞匯是一類零散煩瑣的學習內容,更多學生往往以逐一記憶的方式記憶單詞,但用這樣的方式記憶單詞極容易遺忘。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中學教師應以另一類更為科學的詞匯記憶法及思維導圖法,引導學生完成發(fā)散性、聯(lián)想性的詞匯學習,讓學生將單一詞匯逐步聯(lián)系為單詞組、詞匯體系,最終完成高質量的詞匯學習。但該類方式的應用,一般無法完整聯(lián)系起某一課時內的全部單詞,因此教師可在復習環(huán)節(jié)中應用,針對某一板塊內單詞,以信息技術為媒介,為學生構建詞匯網絡。并在課上以PPT形式為學生展示出來,以此幫助學生找到不同單詞間的聯(lián)系,提高其單詞學習效率和質量。而為提升學生詞匯學習中的主動性,教師亦可組織學生自行進行某組單詞的聯(lián)想式梳理,引導其發(fā)現(xiàn)詞匯學習的樂趣。
在以往的詞匯學習成果檢測中,教師往往以聽寫方式來完成,為提高檢測工作的趣味性,提升學習的詞匯記憶興趣,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對現(xiàn)有的詞匯學習檢測法進行改良。首先,教師可利用例題模式,即為學生出示有空缺的英語句子,要求學生回答空缺內容,或以選擇題模式出示四類選項,要求學生選出正確選項。這樣的教學模式能讓教師在短時間內了解學生對于單詞的掌握程度。其次,教師可利用幻燈片結合檢測環(huán)節(jié),例如為學生組織單詞聯(lián)想接龍、翻牌面答詞意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對詞匯學習的積極性,保障詞匯教學效果。
結合以上,在新時期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如何提高詞匯教學效率和質量,是教師更為重視的問題。而在信息技術時代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充分優(yōu)化英語詞匯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詞匯學習體驗,提高其詞匯學習效果。信息技術的應用靈活性較高,教師應在滿足教學需要的前提下大膽創(chuàng)新,大膽實踐,以此為學生營造更為適宜的詞匯學習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