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宣化鎮(zhèn)中心小學 閆 康
當前,我縣農村學校學生數呈逐年下降趨勢,受生活所困,鄉(xiāng)村大多中青年人都到外地去打工,出現了許多“老人、兒童村”,致使學校大部分學生成為留守兒童。父母的離家外出,在兒童教育方面直接體現為農村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關愛及有效的教育、引導和管理,部分留守兒童不受祖父母的管教,有貪玩不做作業(yè)和沉迷于游戲、手機的情況。有些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文化程度低,甚至不識字,思想觀念落后,認為孩子做完作業(yè)就行,課外閱讀無用。留守兒童家長或監(jiān)護人這一滯后的思想,導致留守兒童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家長認識不足,學生參與課外閱讀意識不強,不會讀書,加上沒有好的書源等問題,農村小學教師立刻行動起來培養(yǎng)留守兒童良性的閱讀習慣已刻不容緩,這將是每個農村教師的職責。下面是我校在加強留守兒童課外閱讀方面的一些做法。
首先,做好與家長的有效溝通,使其轉變觀念。在每個學期初,班主任、語文教師要通過家長座談會,積極地同留守兒童家長或監(jiān)護人進行溝通,統(tǒng)一對留守兒童閱讀教育的理念與觀點。并通過對近年來中高考語文考試實際情況的分析,使家長認識到學生豐富的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通過給家長講述考入名牌大學的優(yōu)秀學子的學習經歷和故事,讓家長或監(jiān)護人認識到父母在孩子閱讀成長中的作用,充分認識到陪伴閱讀和為孩子營造良好閱讀氛圍的重要性。在家長座談會上,班主任鼓勵家長帶孩子走進學校圖書室,選借自己喜歡的圖書。同時,語文教師也及時向家長和學生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這樣家長可以帶孩子到縣城圖書館去閱讀或購買。
其次,對留守兒童家長或監(jiān)護人進行有效的培訓。學校每學期集中召開一次“書香伴我成長”家長會,會上由學校領導對全體家長的閱讀進行指導講座,從讀書的重要性、家長陪伴閱讀的重要性、學校系列讀書活動的有效開展等層面指導和引領全體家長行動起來,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各班班主任每學期不少于兩次,緊緊圍繞創(chuàng)建“書香家庭”“書香班級”這個主題,通過案例解析和專題培訓,教給家長或監(jiān)護人陪伴孩子閱讀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對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定期開展培訓。有些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不識字,但可以指導他們管好家里的電視、手機,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還可以讓他們通過電話把孩子每天的讀書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這也是促進孩子閱讀的良好方法。
最后,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在每年冬天,家長回到孩子身邊之際,學校舉辦一次親子閱讀活動,并將閱讀和趣味游戲相結合,這樣既能讓留守兒童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又有體會到和父母共同閱讀、共同交流的快樂。平時,在孩子身邊的家長,可將每天陪伴孩子閱讀的照片或視頻傳至家長交流群,以便影響到更多的家長。后來發(fā)現,即使部分留守兒童家長打工中途回家雖有短短幾天,也能在家長群里看到他們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溫馨畫面。當然更多的時候看到的是爺爺奶奶陪著孩子讀書的情景,他們雖不識字,但能看到他們聽著孩子認真讀書時的那份快樂和希望。
1.讓圖書“走出”圖書室。學生在校期間,學校的圖書室和閱覽室全天開放,并在校園的醒目位置布置一些富有人文氣息的宣傳標語,讓閱讀與陶冶隨時隨地發(fā)生,從小處著手,使學生能移步換景,讓學生沉浸在這樣的書香氛圍中,迫使他們想讀書。
2.讓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家庭充滿書香。通過“班級圖書角”和教室布置,設計“讀書園地”,讓班上的墻壁、黑板、書櫥都充溢著濃郁的書香。鼓勵每一個學生在家建好自己的“個人書櫥”,整理好自己喜歡的書籍,在周末或閑暇時可以在家中與父母或祖父母共賞,也可以與小伙伴共讀,實現資源共享。
3.形成人人誦讀經典的良好氛圍。繼續(xù)落實好每日不少于15分鐘的經典誦讀活動,由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攜手,制定符合班級實際的誦讀計劃,并強化指導,將每周誦讀成果和升旗儀式的集中展示相結合,形成校園人人誦讀經典美文的良好讀書氛圍。
4. 教給學生科學的讀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寫讀書筆記和每天練筆的好習慣,指導學生及時將書中精彩的詞句段整理下來,并結合書中的寫作方法將自己的讀書感受以及一天發(fā)生的令自己難忘的人和事或一天中的收獲寫下來。指導學生每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多問問自己讀懂了什么,書中寫了什么內容,對自己最大的啟發(fā)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目標去讀書。時間長了,即便父母或監(jiān)護人不在身邊,孩子也能靜下心在家中投入閱讀,愛上閱讀,從而形成留守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愛好,塑造留守兒童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讓留守兒童的語文思維和閱讀習作同步發(fā)展。
5.發(fā)揮教師示范閱讀的作用。因為班上學生大多為留守兒童,有的孩子不會讀書,感受不到讀書的樂趣,因此,語文教師每周利用30 分鐘和學生共同選讀一篇文章,教師示范讀,并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談談對所讀內容的感悟,從中體會讀書的樂趣和收獲。教師要經常性地通過示范閱讀來引領學生感悟書本中的文化和知識魅力,從而使學生愛上閱讀。
1.學校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水平的提升。我校學生80%以上為留守兒童,因此學校把培養(yǎng)留守兒童閱讀習慣的重心放在學校指導上,從時間、師資、圖書資源、各類讀書展示交流活動的開展等方面保證學生有效閱讀。
2.保證一周一節(jié)的閱讀課,加強對學生讀書方法的指導。在每周五最后一節(jié)課進行課外閱讀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如自主閱讀、好書推薦活動、閱讀成果匯報展示、閱讀欣賞等。
3.每學期開展一次“班級讀書角”和“學生讀書園地”評選活動,開展一次“最美讀書筆記”展評獎勵活動,鼓勵學生辦好高質量的讀書手抄報,撰寫高質量的讀書心得,編制好個人精美的讀書筆記。每月還對班內的“讀書小明星”進行表彰。
4.學校每兩月組織各班舉辦一次“班級讀書會”,組織學生展示和匯報自己近期的閱讀收獲,并將成果以美篇的形式傳遞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們的讀書成果。
5.有計劃地開展“我是小小演說家”展示活動、“好書伴我成長”學生演說大賽、“講名人故事”講故事活動、“爭做閱讀小達人”主題演講比賽、每周經典誦讀展示、“書香班級”評選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們以激昂而富有詩意的語言倡導大家一起來學習、來讀書,注重自身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興趣,全面提高素質。語言生動,表情豐富,口齒清晰,表達流暢,情感真實,意味深長,引起了師生們的強烈共鳴,讀書的收益得到了家長們的充分肯定。
6.科學安排學生寒暑假讀書活動。每學期放假前,學校召開師生假期讀書動員大會,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指導學生制定假期讀書計劃,每個學生每個假期讀三本以上的書,并在班級交流群內定期匯報自己的讀書情況;開校初,各班召開假期讀書成果交流會和讀書筆記展評會,對學生的假期讀書情況予以評價,計入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評價。
總之,在留守兒童較多的鄉(xiāng)村學校,教師要竭盡所能地多舉辦一些內容豐富的閱讀交流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要通過有效方式轉變家長或其監(jiān)護人的觀念,家校共同攜手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努力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書本陪伴、幫助、引領孩子們打開大千世界的一扇扇窗,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