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基廣
下午放學后,在不少小學和幼兒園門口,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個別因家長未準時接走的孩子,孤零零地坐在學校門口,眼巴巴地等著家長,而在孩子的旁邊,是忙前忙后的保安師傅。
考慮到個別家長不能準時接孩子的實際困難,為了讓孩子在風雨天氣和大冷天有一個相對舒適的等候環(huán)境,幾年前,學校就在門房旁邊開辟了一間等候室。等候室內配置了舒適的桌椅、益智玩具和書籍,學生可以安心地在等候室內看一會書、玩一下玩具,等著家長的到來。
但即使如此,最后走的孩子依然是孤零零的。有時候,我下班走得較晚,就會下意識地到等候室看一看,看著還未被家長接走的孩子,眼神里滿是期盼和落寞,心里總覺得不是滋味。怎么辦?能不能每天派一名老師來陪伴這個孩子?如果派該派誰呢?
就在前不久的一次主題黨日上,一位黨員老師一席話點醒了我。他說:黨員的先進性要體現(xiàn)在教育教學工作之中,體現(xiàn)在立德樹人的細節(jié)之中,體現(xiàn)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之中,尤其是要關愛和幫助最需要幫助的孩子……是呀!黨員教師的黨性和先進性,就是體現(xiàn)在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得更細更實。當即,我就向全體黨員老師發(fā)起一個倡議:我們學校將開展一項愛心陪伴活動,由黨員教師輪流陪伴下午放學后不能及時接走的孩子,給這些孩子一份黨的關愛、幫助和溫暖。
黨員老師紛紛響應:有的說可以陪孩子聊聊天,有的說可以陪孩子共讀,有的說可以陪孩子做一做游戲,有的說就把這項活動叫作“黨員陪伴日”……
昨天,輪到我的“黨員陪伴日”,放學之后,我來到學生等候室,最后還有三個孩子未被按時接走,我就和他們圍坐在一起聊天,聊他們最開心的事情,聊他們最愛讀的書籍,聊他們的理想和未來……聊著聊著,天漸漸黑下來,當家長來接他們的時候,他們似乎還有說不完的話,舍不得走。
一股溫暖的力量充滿了整個等候室,這份溫暖籠罩著孩子們和我。而我,更是從孩子發(fā)光的眼神里,享受到一種教育的滿足、溫情和幸福。
我想:這是一個共產黨員可以做的,也是應該做的。
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校長,武漢市首屆“十大最具影響力校長”,湖北省教育科研學術帶頭人,湖北省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卓越校長領航工程名校長領航班首批成員,教育部全國師德師風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小學教師培養(yǎng)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