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jiǎng)偃?/p>
一代名臣曾國藩,觀人有四法:講信用、無官氣、有條理、少大話。
何為“少大話”?就是“實(shí)者不說大話,不好虛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
在生活中,要善于識別說大話的人,遠(yuǎn)離說大話的人,警惕說大話的人。
《伊索寓言》中,有一只說大話的蒼蠅——一輛馬車在大道上飛跑著,滾滾的車輪揚(yáng)起了陣陣塵土。這時(shí),一只落在車輪子上的蒼蠅得意洋洋地向周圍人宣布:“你們快看,我是多么的了不起,小小翅膀,揚(yáng)起了這么大的塵土!”大家哈哈大笑,笑蒼蠅如此吹牛,太不自量力。
《野兔打獵》是俄羅斯作家克雷洛夫?qū)懙脑⒀浴蝗阂矮F齊心協(xié)力,捕殺了一只熊。大家歡天喜地分割熊肉,每個(gè)參與者得到一份。這時(shí),一只斜眼兔子跳了過來,要分享熊的耳朵。大家問兔子:“你剛剛跑來,沒有參與打獵,憑什么也要一份?”兔子大言不慚地說:“弟兄們,弟兄們,是我把熊從林子中的熊洞趕了出來,你們才有可能捕殺到這只熊!”
兔子不大,大話不小,大家覺得十分有趣。嘻嘻,小小兔子也吃不了多少熊肉,干脆,給它一只熊耳朵吧!兔子靠說大話,不勞而獲。
《在驛站上》是俄羅斯作家哥爾布諾夫?qū)懙囊粍t笑話——一個(gè)自信心滿滿的馬車夫向乘客吹噓說,自己趕了15年馬車,對路況了如指掌,深夜趕路都沒有問題。乘客們便上了他的馬車。沒想到,到了一個(gè)斜坡時(shí),乘客們看到路況不好有危險(xiǎn),連喊停下停下!馬車夫非但不停車,反而大聲喊道:“上帝啊,我可是趕了15年的車?yán)病痹捯粑绰?,車子便翻了個(gè)底朝天。
乘客們摔得狼狽不堪,氣憤地指責(zé)馬車夫:“你是怎么趕的?簡直是活見鬼!”馬車夫這才實(shí)話實(shí)說:“每回都是到這里翻車!”
三個(gè)故事,講了三個(gè)說大話的。
蒼蠅說大話,不過是痛快痛快嘴,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對車上的人,沒有什么妨害。斜眼兔子說大話,為的是得到一塊熊肉,大家少吃一口罷了,亦無大礙。可怕的是馬車夫——手中握著鞭子,可以發(fā)號施令,全車每個(gè)人的安危,都系于馬車夫手中的鞭子上。而且,他是一個(gè)既說大話又十分愚蠢的家伙,竟然在一個(gè)地方多次翻車!
所以,切莫以為說大話的人只是吹吹牛,有時(shí)還可以博眾人哈哈一笑,給大家?guī)順啡?。殊不知,如果說大話的人握有權(quán)力,任其夸夸其談,自我膨脹,翻車受害的,可是每一個(gè)在車上的人,無人幸免,沒有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