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在學位論文實踐中探索中國敘事文化學個案研究

        2021-01-06 06:50:06李春燕
        天中學刊 2021年1期
        關(guān)鍵詞:敘事文西施個案

        李春燕

        在學位論文實踐中探索中國敘事文化學個案研究

        李春燕

        (棗莊學院 文學院,山東 棗莊 277160)

        1994―2004年的11年間,是中國敘事文化學個案研究的起步、探索階段,共完成個案故事研究學位論文20余篇。聚焦于歷史、文學人物,選取有知名度的故事主題展開研究,是此期學位論文的選題策略;“文學文獻+文化分析”的論文結(jié)構(gòu)模式日趨穩(wěn)定、成型,注重個案故事研究的文獻基礎(chǔ)、強調(diào)演變軌跡梳理時的動態(tài)視角,或“先橫后縱”在文化主題中分時代梳理,或“先縱后橫”在故事演變階段中分析文化側(cè)面,文化分析部分是學位論文寫作的重中之重。

        中國敘事文化學;學位論文實踐;個案選題;論文結(jié)構(gòu)模式

        1994―2004年是中國敘事文化學個案研究的起步、探索階段,共完成個案故事研究論文20余篇,其中以寧稼雨教授指導的碩士學位論文和學士學位論文為主,從學生的年級跨度可見,這些論文是本時段中國敘事文化學理論探索、課程建設(shè)、課堂教學與實踐指導成果最直觀、最有力的體現(xiàn)。它們在選題、寫作模式方面體現(xiàn)了中國敘事文化學個案研究的特點。因處于起步探索期,論文或許還有不成熟之處,但已初具規(guī)模,如雛鶯初啼、乳虎嘯谷,昭示著這一全新研究方法鮮活的學術(shù)生命力。

        一、個案研究學位論文選題分析

        (一)個案研究學位論文選題的內(nèi)容與入類情況分析

        這一時段的個案研究學位論文均屬于文學研究范疇,從內(nèi)容上看,選題以文學價值為考量,集中在神話傳說故事、歷史人物故事、文學人物故事三大類,以愛情與仙道故事主題最為突出,傳奇色彩濃郁,且富于香艷或玄幻意味。

        因處于起步摸索階段,故事主題索引分類體系尚未形成,這一時段個案研究學位論文的選題相對自由,這給選題入類情況分析帶來一定難度。寧稼雨教授在2011年出版的《先唐敘事文學故事主題類型索引》中,將中國敘事文學故事主題分為天地、神異、人物、器物、動物和事件6類①。按照這一分類標準分析上述20余篇論文,涉及神異類的有時差故事、韓湘子故事、西王母故事、玄女故事、湘妃故事、劉阮遇仙故事、精衛(wèi)故事、月老紅線故事,涉及人物類的有楊妃、西施、文君、妒婦、木蘭、聶隱娘、韓湘子、綠珠、李慧娘、西王母、劉晨阮肇、玄女、湘妃、月老故事,涉及器物類的有釵頭鳳故事②,動物類的是精衛(wèi)故事,事件類的則有卓文君私奔相如、劉阮遇仙、月老紅線等故事。

        個案故事有類型上的交叉,總體而言,論文選題人物類占比最高,研究對象又可細分為歷史人物和文學人物兩大類。因這一時段處于敘事文化學的理論建構(gòu)與操作實踐的摸索階段,論文選題要求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碩士學位論文選題中,牛景麗的時差故事和章劍的妒婦故事,是包含若干個案故事在內(nèi)的意象故事類型,按嚴格標準是無法入類的。因此,這一時段完成的20余篇論文中,19篇屬于個案故事研究,減去一題兩做的4篇,共計有15個個案研究故事選題。

        (二)個案研究學位論文選題特點分析

        具體而言,這一時段個案故事研究學位論文選題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個案故事富于傳奇性,涉及的文學作品知名度高,文獻資料豐富,故事演變流傳都有一定的時代跨度,亟待進行文學與文化的整體研究。楊妃故事、西施故事、木蘭替父從軍故事、八仙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以中國敘事文化學這種新方法進行知名個案故事主題的研究,不僅有利于將個案研究深化,也利于新研究方法的實踐和探索。

        張文的《楊妃故事嬗變研究》(碩士,2000年)是第一篇用中國敘事文化學方法寫成的碩士學位論文,現(xiàn)就楊妃故事這一選題進行分析。楊貴妃作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天寶年間寵冠后宮,卻慘死于安史之亂。盛世傾頹、江山美人,愛情與死亡主題糾纏,楊妃故事引得無數(shù)文人唏噓贊嘆,在詩歌、小說、戲曲、說唱文學中均有文本傳世。楊妃故事文獻資料極為豐富,《長恨歌》《梧桐雨》《長生殿》《貴妃醉酒》即是其中的經(jīng)典名作。當時學界也不乏對楊妃題材經(jīng)典單篇作品或幾部作品的研究。1994年,卞孝萱連續(xù)發(fā)表《唐玄宗楊貴妃五題》和《唐玄宗楊貴妃形魂故事的演進》兩篇論文③。以此為契機,楊妃故事嬗變研究可以說是在前輩學人已有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楊妃故事嬗變梳理的進一步深化。這對于中國敘事文化學研究方法而言,也是一次絕佳的實踐。

        第二,個案故事文化意蘊深厚,有待在梳理中國古代敘事文學相關(guān)文本的基礎(chǔ)上做縱深層次的挖掘。上述學位論文選題中,有60%在題目中標舉“文化”,具體提法無論是文化探源、文化觀照、文化心理透視,還是文化意蘊、文化底蘊,無一例外表明個案研究選題在文獻具有一定規(guī)模、演變跨越一定歷史年代的基礎(chǔ)上,都有著深厚而復雜的文化內(nèi)涵等待挖掘。從敘事文學文本的演變軌跡梳理中發(fā)現(xiàn)異同,并給這種異同尋找合理的文化闡釋,是中國敘事文化學個案研究選題的一個原則,也是重要的操作標準。

        上述個案故事的學位論文選題,都至少可以從兩個以上的文化主題切入進行內(nèi)涵分析,如楊妃故事嬗變中表現(xiàn)出的帝妃愛情與美人禍國主題,木蘭故事的演變受儒家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影響;聶隱娘形象嬗變中,可以從市民化與文人化、理想化與現(xiàn)實化的兩組二元互動中分析俠女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

        比如西施故事這一選題,從研究背景看,1995年有西施題材的小說《浣紗王后》問世,黃梅戲《西施》、越劇《西施》相繼推出,1996年古裝20集電視劇《西施》劇組全國選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針對旅游經(jīng)濟引發(fā)的西施文化熱,顧希佳有論文《西施的傳說、史實及其他》④。梁曉萍在述及西施故事研究現(xiàn)狀時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圍繞旅游經(jīng)濟開發(fā),出現(xiàn)了一股‘西施文化熱’,引發(fā)了‘西施出生地’、‘歷史上有無西施’的爭論。雖然西施故事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但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多屬于史實考辨之類,較少涉及民俗學、文化學等相關(guān)領(lǐng)域,與四大傳說故事的研究相比,僅可以說是處在一個起步階段?!盵1]1在系統(tǒng)整理西施故事相關(guān)文獻材料的基礎(chǔ)上,《西施故事流變及其文化探源》一文分析了吳越文化的異質(zhì)性與華夏文化的趨同性對西施故事流變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并從歷史意識、美女禍水、生命情緒、美人幻夢等多個文化主題切入,對西施故事的文化內(nèi)涵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可謂別開生面。

        第三,個案故事選題時代有先有后,規(guī)模有大有小,但都有創(chuàng)新性,富于研究意義,研究潛力巨大,后續(xù)研究接連不斷。

        關(guān)注個案故事選題及其產(chǎn)生年代可見,有產(chǎn)生于先秦時期的玄女、湘妃、精衛(wèi)故事,有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西施故事,有漢代的文君相如故事,也有魏晉南北朝產(chǎn)生的綠珠、木蘭、劉阮遇仙故事,楊妃、聶隱娘、月老紅線、韓湘子故事產(chǎn)生于唐代,李慧娘和釵頭鳳故事則產(chǎn)生于宋代。在故事主題的文獻規(guī)模、演變時間段以及文化內(nèi)涵分析的難度方面,學位論文都有一定考量。個案選題雖產(chǎn)生時代不一,但不出知名歷史人物、經(jīng)典文學人物和文學典故三類,用中國敘事文化學的方法研究這些故事主題,角度新穎,有的放矢,便于開掘其深層的文化內(nèi)涵,開拓學術(shù)增長點。正如楊奉勤《木蘭故事演變及其文化觀照》開篇所說:“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個故事,但這并不意味著人們對該故事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流傳演變情況及其文化內(nèi)涵已經(jīng)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盵2]

        選擇有知名度的故事主題,進行新研究方法實踐探索,是中國敘事文化學在起步和探索期的選題策略。循著這一思路,個案故事學位論文寫作發(fā)現(xiàn)了不少有研究價值的選題,由此開拓了新的主題研究領(lǐng)域。比如俠女聶隱娘形象研究這一選題,在2001年之前相關(guān)研究資料不多,僅卞孝萱《〈紅線〉、〈聶隱娘〉新探》⑤、王立《重讀劍仙聶隱娘——互文性、道教與通俗小說題材母題》⑥等幾篇。而在2002年李承禧的《聶隱娘形象嬗變及其文化心理透視》碩士論文完成之后的十多年間,聶隱娘故事被拍成影視劇,研究論文層出不窮,僅碩士學位論文就有2014年遼寧大學劉佳寧的《聶隱娘研究》,2018年揚州大學郭可可的《唐至清代聶隱娘故事流變及文化意蘊研究》,2019年西藏大學郭丁菡的《聶隱娘形象嬗變研究》等,熱度持續(xù)至今。楊妃故事研究、木蘭故事研究、文君相如故事研究等,情況也是如此。

        二、個案研究學位論文寫作模式分析

        在中國敘事文化學方法指導下完成的個案研究學位論文,在論文寫作模式方面有章可循,其基本模式是圍繞一個個案故事主題,進行打破文體、跨越時代的文獻搜集與整理,由此歸納故事的演變軌跡,進一步比較個案故事的歷代文本在主題、情節(jié)、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異同,從上述幾個方面的變與不變,進行文化主題方面的闡釋。故事、文獻、演變、文化分析是其中的關(guān)鍵詞。

        首先,這一寫作模式在學位論文題目的命名中有直觀體現(xiàn),最早的兩篇論文為南開大學文學院1999年學士學位論文《西王母故事的演變》和南開大學文學院2000年碩士學位論文《楊妃故事嬗變研究》,已旗幟鮮明地突出個案故事主題和演變研究,之后隨著中國敘事文化學個案選題不斷的探索與完善,越后出的題目,越能全面體現(xiàn)上述寫作模式,如《劉晨阮肇遇仙故事演變及其文化底蘊》《韓湘子故事演變及其文化意蘊》《綠珠故事的演變及其文化意蘊》《李慧娘故事情節(jié)演變及其文化意蘊》等。由此可見,“個案故事+演變+文化意蘊”已經(jīng)逐步成為中國敘事文化學個案研究論文命題的標準形式。

        其次,在每篇學位論文的摘要或前言中,有對這一寫作模式程度不同的表述,如張文在2000年碩士學位論文《楊妃故事嬗變研究》摘要中介紹論文的主要內(nèi)容為:“楊妃故事的文獻敘錄。分別介紹歷史典籍和文學典籍中的楊妃故事”;“楊妃故事的主題思想演變。以時代為綱,研究此故事,并揭示發(fā)生嬗變的緣由”;“楊妃故事的情節(jié)演變。透過故事情節(jié)演變,分析故事嬗變的文化內(nèi)涵”[3]。

        蘆茜在2001年碩士學位論文《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故事流變》前言中說:“在這篇論文中,我們將追尋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流變,并主要探究這流變所折射出的中國封建社會人們的婚姻觀念(主要是貞節(jié)的觀念,不僅涉及婚前的貞節(jié),也涉及再嫁問題)、婚姻形式、擇偶標準、男子負心等婚姻問題,兼及其他一些時代因素?!盵4]

        朱恩貞在2001年學士學位論文《湘妃故事嬗變研究》摘要中說:“本文由四部分組成:其一是引言,介紹湘妃故事研究現(xiàn)狀及擬寫本文的目的、意義。其二是列表,列出湘妃故事有關(guān)的文獻敘錄。其三是正文,湘妃故事的情節(jié)演變。透過故事情節(jié)演變,分析此故事嬗變的緣由與文化內(nèi)涵。其四是結(jié)語,時間的不同,審美距離發(fā)生了變化,使湘妃故事由單薄向豐滿發(fā)展。”[5]

        由此可見,即便論文標題中沒有明寫“文化探源”“文化觀照”“文化意蘊”之類的字樣,文化分析也是中國敘事文化學學位論文寫作的題中應(yīng)有之義。

        再次,從個案故事學位論文的整體結(jié)構(gòu)安排看,作為文獻綜錄、演變軌跡梳理與文化主題分析這一基本寫作模式的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這一時段有兩種論文結(jié)構(gòu)模式初顯端倪:一種是按時代順序綜述文獻、梳理演變軌跡后,選擇若干文化主題進行故事演變原因分析,簡稱為文化分析主導型,文獻材料梳理和文化主題分析都按時代的順序展開;第二種是故事演變階段主導型,即論文主體構(gòu)成是個案故事演變的幾個時段,每個時段先列故事文本文獻,再做文化內(nèi)涵分析。

        縱觀1999―2004年學位論文的結(jié)構(gòu)安排可見,絕大多數(shù)論文采取了文化分析主導型的結(jié)構(gòu)模式,如《西施故事流變及其文化探源》《木蘭故事演變及其文化觀照》《綠珠故事的演變及其文化意蘊》《韓湘子故事演變及其文化意蘊》等,文化主題分析的章節(jié)占到了全文50%以上的篇幅,有的甚至達到80%以上。僅《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故事的流變》采用了第二種結(jié)構(gòu)模式。文化分析部分是敘事文化學個案故事類型學位論文寫作的主體,無論是在文化主題中分時代梳理的“先橫后縱”,還是在故事演變階段中分析文化側(cè)面的“先縱后橫”,其首要任務(wù)都是把該故事類型在不同時間和文學載體中所發(fā)生的形態(tài)變異情況梳理清楚。

        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文學文獻+文化分析”的論文結(jié)構(gòu)模式在這一時段基本穩(wěn)定、成型,現(xiàn)就其中的文獻綜錄、演變軌跡梳理與文化主題分析三個方面,對這一模式具體分析如下:

        在個案研究學位論文寫作模式的探索期,有的論文將文獻單列為一部分,如2000年的碩士學位論文《楊妃故事嬗變研究》第一部分為楊妃故事的文獻敘錄,2001年的學士學位論文《湘妃故事嬗變研究》中第二部分通過列表梳理了湘妃故事的歷代流傳文本及故事細節(jié)演變情況。

        隨著實踐探索的深入,在梳理故事生成演變時列舉文獻成為論文寫作的一種慣常處理方法,如2001年碩士學位論文《西施故事流變及其文化探源》的第一章中,通過劃分演變時段、梳理歷代流傳文本,概括出“西施故事的情節(jié)是一個不斷增生、附會的過程。它濫觴于先秦西漢,定型于東漢六朝,繁榮發(fā)展于唐后(沿著四條主線演進),呈現(xiàn)出金字塔型的結(jié)構(gòu)”[1]8–9。2002年碩士學位論文《木蘭故事演變及其文化觀照》第一章下分三個部分:一是早期木蘭故事產(chǎn)生及廣泛流傳;二是金元時期木蘭故事的發(fā)展變異;三是明清時期木蘭故事的繁榮鼎盛,以此為框架,勾勒出歷代流傳文本的規(guī)模。2004年碩士學位論文《綠珠故事的演變及其文化意蘊》第一章分四節(jié),將綠珠故事分為初步流傳期(魏至南北朝)、發(fā)展期(唐代)、成型期(宋元)和繁榮期(明清),每節(jié)下按文學體裁先雅文學、后俗文學的順序,列舉綠珠故事文獻資料,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分析,最后有小結(jié)。

        在此基礎(chǔ)上,還有的論文在列舉文獻、劃分主題故事歷代流變分期后,從人物形象等方面歸納故事的演變軌跡。如2002年碩士學位論文《聶隱娘形象嬗變及其文化心理透視》第一章按時代順序,將聶隱娘形象演變分為形成期、沿襲期、發(fā)展期和集大成期四節(jié),每節(jié)第一部分為作品介紹;第二章分析不同時代文學作品中聶隱娘形象的演變。2003年碩士學位論文《韓湘子故事演變及其文化意蘊》第一章先總括后分述,梳理韓湘子故事演變情況,以時代為順序,分為初步流傳、形成、發(fā)展、繁榮四期;第二章分析韓湘子人物形象的演變,分析其神異化與世俗化的走向。2003年學士學位論文《劉晨阮肇遇仙故事演變及其文化底蘊》第一部分為文本流傳情況和時代背景特征,將故事演變分為形成期、發(fā)展期、沿襲期與沒落期;第二部分分析人物形象流變軌跡。

        故事演變的文化分析見于這一時段的所有論文中,但重視程度和挖掘深度等不一。從論文主體構(gòu)成看,《西施故事流變及其文化探源》《木蘭故事演變及其文化觀照》《聶隱娘形象嬗變及其文化心理透視》《韓湘子故事演變及其文化意蘊》《劉晨阮肇遇仙故事演變及其文化底蘊》《綠珠故事的演變及其文化意蘊》等,在文章目錄的一級標題中,都有單列的文化主題單元,可見文化分析在這一寫作模式中的核心位置和不可或缺性。

        表現(xiàn)尤其突出的是西施故事個案研究,梁曉萍的碩士學位論文《西施故事流變及其文化探源》共五章,分別為“西施故事與吳越文化”“西施故事與歷史意識”“西施故事與美女禍水”“西施故事與生命情緒”“西施故事與美人幻夢”,文化探源有廣度、有深度,充分彰顯了中國敘事文化學研究方法的價值。木蘭故事文化分析從孝文化、貞烈觀念和兩性平等觀念切入,分析了儒家文化、市民文化對木蘭故事的改造與重新審視。綠珠故事研究從殉情、報恩和美女禍水三個文化主題切入。韓湘子故事研究從修道主題和濟世主題切入文化分析。劉晨阮肇遇仙故事從“信仰天命”與“修神練道”觀念的矛盾切入文化分析,都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概括而言,“文學文獻+文化分析”的學位論文寫作模式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注重個案故事研究的文獻基礎(chǔ)。基礎(chǔ)不牢,地動山搖。無論是演變軌跡的歸納,還是文化分析的深入,都離不開故事載體——文本。中國敘事文化學以故事個案主題為研究中心,打通文體,貫穿時代,務(wù)求“竭澤而漁”,收集所研究故事主題的所有文獻材料,體裁上包括史志文獻、詩文等雅文學和小說戲曲民間說唱等俗文學。這一時段的學位論文,每篇都至少有一章在梳理文獻,充分體現(xiàn)了對基礎(chǔ)文獻的重視,學生在學位論文寫作過程中打下了堅實的文獻學研究功底。

        第二,強調(diào)演變軌跡梳理時的動態(tài)視角。這需要文學研究觀念的轉(zhuǎn)換。傳統(tǒng)的文學研究模式,以文體史和作家作品研究為主,關(guān)注同一故事主題在不同時代、不同作家手中的處理,從中抽絲剝繭,提煉出隱含其中的思想文化動因。這一時段的個案研究學位論文,關(guān)注故事情節(jié)演變、人物形象演變、故事主題演變,就是動態(tài)視角的體現(xiàn)。

        第三,個案故事演變的文化內(nèi)涵分析,是學位論文的重點,文字篇幅占到全文的50%以上,也是論文中最為出彩的部分。文化分析注重在宏觀文化視野中把握個案故事的演變動因,在具體分析的把握上,已完成的論文關(guān)注到了地域文化與華夏文化、儒家文化與市民文化、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以及道教文化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第四,研究成果思路清晰,表述簡潔,一目了然。這得益于論文寫作模式的基本定型,也與論文中使用圖表有關(guān)。這一時段的學位論文,在文獻敘錄、故事演變及路徑、人物形象流變軌跡等的梳理上使用了圖表,如《西施故事流變及其文化探源》有西施故里與古跡一覽表、西施故事流變軌跡圖,《聶隱娘形象嬗變及其文化心理透視》有聶隱娘形象流變軌跡圖、聶隱娘形象嬗變模式圖,《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故事流變》有文君私奔相如故事情節(jié)流變一覽表,《木蘭故事演變及其文化觀照》中有木蘭故事中的“烈”統(tǒng)計表,《李慧娘故事情節(jié)演變及其文化意蘊》中有賈似道任職表、文人筆記中的賈似道生平事跡統(tǒng)計表等。圖表的使用,將資料收集結(jié)果與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具體化,可見作者在學位論文寫作上的態(tài)度之認真,也可見這一論文寫作模式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三、學位論文寫作模式展望

        中國敘事文化學研究方法是一種立足文學文本,注重文獻基礎(chǔ),并在此基礎(chǔ)上向縱深文化方向探尋,具有極強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它以解決問題為追求,從中國小說史研究領(lǐng)域孕育,逐漸向傳統(tǒng)文化與文學方向延展。此時期個案故事學位論文寫作的實績,證實了這一研究方法在轉(zhuǎn)換學術(shù)研究范式、開拓學術(shù)增長點方面的創(chuàng)新價值。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古代文學研究成績斐然,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孫遜教授曾在《期待突破:新時期古代小說研究的問題與思考》一文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間,學術(shù)研究的突出問題是文學文本研究的缺失和文學研究對象的不均衡,體現(xiàn)為四個“不少”和“不多”:一是重復勞動不少,原創(chuàng)成果不多;二是“八卦”研究不少,實證研究不多;三是已有資料匯編不少,新材料發(fā)現(xiàn)不多;四是文學以外的研究不少,文學本體的研究不多⑦。關(guān)于文本研究的缺失,孫遜教授說:“古代小說研究呈現(xiàn)了一種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式結(jié)構(gòu):一方面,以作者家世生平考證、目錄版本研究和社會歷史史料征引為代表的文獻學研究依然盛行,與此同時,運用諸如神話—原型批評、符號學、敘事學、心理學、接受美學、女權(quán)主義、結(jié)構(gòu)主義、解構(gòu)主義、后殖民主義等西方文化理論和方法進行古代小說研究也十分風行……”[6]14這使得文學研究脫離文學文本而走向文化學研究,“傳統(tǒng)文獻、現(xiàn)代理論方法和文學文本都是古代小說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nèi)币徊豢?,缺一不成其‘學’”[6]15。研究對象發(fā)展不均衡的問題,則表現(xiàn)為扎堆研究經(jīng)典作品,在發(fā)現(xiàn)新材料、涉足新領(lǐng)域上勇氣不足。

        早在1997年,梅新林教授在《拓展紅學研究的文化視界》中提出《紅樓夢》研究應(yīng)將“文獻、文本、文化研究三者融為有機的整體,相互溝通,相互促進”[7],孫遜教授將這一原則概括為古代小說研究的理想境界,提出達此目標,需要研究者多方面的學識和素養(yǎng)。中國敘事文化學個案故事學位論文寫作正體現(xiàn)了研究者在將“文獻、文本、文化研究三者融為有機的整體”方面的孜孜以求和不斷進取。

        中國敘事文化學個案故事研究學位論文寫作模式及其意義可描述為:它以一個故事主題為中心,將各種文學體裁中的多個點連成一個面,并放置到有一定跨度的歷史階段中,進行縱深的流傳演變研究和文化內(nèi)涵挖掘,這樣必然能夠拓展對經(jīng)典作品前、后文本的研究,以經(jīng)典帶動不知名作品,從而推動一般作品在文本整理、文獻考證以及文學意味、文化內(nèi)涵闡發(fā)方面研究的發(fā)展;此外,在梳理文獻的同時,從文本出發(fā),梳理故事的演變軌跡,分析故事的文化內(nèi)涵,在形式上能夠同時涵蓋文獻、文本、文化研究,研究者不斷進行知識積累與方法沉淀,最大限度發(fā)揮這一研究方法的優(yōu)長,也指日可待。

        因處在探索初期,1994―2004年這一時段的學位論文成果雖可圈可點,但也不乏可提升之處。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展望學位論文寫作模式,我們有理由相信,經(jīng)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敘事文化學研究正在走向一條康莊大道。

        第一,“文學文獻+文化分析”的論文寫作模式持續(xù)完善,相關(guān)論文的結(jié)構(gòu)方式基本形成,有待于更多的寫作實踐。分析兩種論文結(jié)構(gòu)方式的特點,以便使每一個合適的個案故事選題都能找到適合它的學位論文結(jié)構(gòu)方式,從而形成多樣化、較工整而又不機械的論文寫作模式,實現(xiàn)兩條腿走路的奮斗目標。這一時段,以文化主題為綱的論文結(jié)構(gòu)方式日趨成型,并得到充分演練,成績斐然;以時代為總綱,分析每一時段故事文本和文化內(nèi)涵的論文結(jié)構(gòu)方式也已出現(xiàn),但需要更多的寫作實踐。后者在故事演變時段的宏觀把握上,需要更多用力,難度較大,操作不當或把控能力不足,極易陷入研究分析雖面面俱到但淺嘗輒止,抓不到故事演變或人物形象演變的主線,從而無法獲得文化分析的關(guān)注焦點。在未來的學位論文選題和寫作探索中,這是需要突破的一個方面。今后的學位論文寫作,在思索論文框架時,應(yīng)有一個考量,那就是這一選題從文本文獻資料的時代特征和體現(xiàn)的文化內(nèi)涵看是否適合以時代為綱進行更為細致的文獻敘錄、文本梳理和文化內(nèi)涵分析。

        第二,全面落實“竭澤而漁”式的文獻挖掘與梳理,力求在個案故事文本文獻的“全”上有所突破,發(fā)現(xiàn)尚未被納入文學研究領(lǐng)域的新材料,在促進文學研究對象平衡上有所貢獻。這一時段的碩士論文,研究方向是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下的中國小說史或傳統(tǒng)文化與文學,扎實的古代文學研究論文需要有良好的文獻功底。從小說研究起步,關(guān)注到小說中的故事主題在包括詩歌、小說、戲曲在內(nèi)的敘事文學作品中的演變流傳,進而分析其傳承與變異的歷史文化動因,這是中國敘事文化學研究方法產(chǎn)生的過程,無論是文學文本的演變研究,還是文化內(nèi)涵的分析,都離不開古代文學專業(yè)的看家本領(lǐng)——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在中國敘事文化學個案研究中的具體體現(xiàn)是跨越時代、突破和超越文體和單篇作品范圍的界限,對相關(guān)文本文獻材料搜集要做到“竭澤而漁”。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此期學位論文中的文獻敘錄整體成規(guī)模,體現(xiàn)出對文獻的重視,基礎(chǔ)都比較扎實。新文獻的發(fā)現(xiàn)和使用方面,是一個學術(shù)增長點。比如楊妃故事的流傳文本,除知名的《長恨歌》《梧桐雨》《長生殿》之外,小說尚有明代謝肇淛的《江妃傳》,戲曲則有明末鄧志謨的《花鳥爭奇》之《唐苑鼓催花》;此外,楊妃形象在明末清初鈕格的《磨塵鑒》中有一大轉(zhuǎn)變,導引清代地方戲中形成貴妃醉酒故事,在子弟書中也多有傳本,這是京劇經(jīng)典《貴妃醉酒》橫空出世的文學背景與文化淵源,在梳理楊妃故事演變時不容忽視。

        第三,演變軌跡梳理和文化內(nèi)涵分析,要全面貫徹動態(tài)的研究視角。個案故事有前文本、后文本,文化主題有形成演變過程,文學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探索初期的個案故事學位論文寫作,對故事演變軌跡的梳理有所重視,但立足文本,以動態(tài)的眼光梳理個案故事的情節(jié)演變軌跡和人物形象嬗變過程的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文學研究不能脫離文本,而且對文本的理解要深、要細,甚至要劃分故事的情節(jié)單元。這將形成一種固定模式。只有在深入閱讀文學文本的基礎(chǔ)上,才有可能將個案研究的文學研究價值凸顯出來,將其文化價值挖掘出來。文化內(nèi)涵分析方面,要立足個案故事,提煉相應(yīng)的文化主題。在分析時,要對文化主題進行溯源,標出個案故事在相應(yīng)文化主題演變中所處的位置。文化主題在不同時代也有演變,動態(tài)的研究視角不僅體現(xiàn)在故事演變軌跡的梳理上,也要體現(xiàn)在文化主題的分析上。

        第四,學位論文的緒論、致謝、表格及附錄等部分,涉及對研究方法的理解與使用,以及文獻材料的有效整理等,在今后的寫作實踐中,必將進一步完善。尤其是緒論部分,要綜述選題的研究現(xiàn)狀,介紹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目標。選題的研究現(xiàn)狀綜述,是個案故事研究的起點,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也從而彰顯研究方法的有效性。此期學位論文限于規(guī)模,對研究現(xiàn)狀綜述較為簡略,所做的基本都是拓荒性的研究。中國敘事文化學的主要任務(wù)是將主題學中國化,做到研究方法貼合中國文學的實際。在后續(xù)的個案故事研究中,對選題研究現(xiàn)狀的重視將和對研究方法的介紹聯(lián)系起來,共同勾勒出個案故事的研究空間。而隨著中國敘事文化學理論探索的推進和理論框架的不斷形成與完善,此期學位論文中介紹研究方法時多標舉主題學、文學人類學、接受美學等西方理論的現(xiàn)狀會得到改變,“中體西用”的方法論意識必將深入人心,并被充分實踐,從而結(jié)出更多學術(shù)研究的碩果。

        ① 參見寧稼雨《先唐敘事文學故事主題類型索引》(南開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② 釵頭鳳故事從字面看是器物類,實際研究內(nèi)容是從文學典故“釵頭鳳”切入,研究陸游與唐婉悲劇婚姻愛情故事的歷代文本演變,屬于人物類,也可歸入事件類。

        ③ 兩篇論文分別發(fā)表于《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和《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4年第2期。

        ④ 參見《民間文學論壇》1998年第1期。

        ⑤ 參見《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

        ⑥ 參見《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⑦ 參見《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

        [1] 梁曉萍.西施故事流變及其文化探源[D].天津:南開大學,2001.

        [2] 楊奉勤.木蘭故事演變及其文化觀照[D].天津:南開大學,2002:1.

        [3] 張文.楊妃故事嬗變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00.

        [4] 蘆茜.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故事流變[D].天津:南開大學,2001:1.

        [5] 朱恩貞.湘妃故事嬗變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01.

        [6] 孫遜.期待突破:新時期古代小說研究的問題與思考[J].文學遺產(chǎn),2008(4):12-15

        [7] 梅新林.拓展紅學研究的文化視界[J].紅樓夢學刊,1997(S1):32.

        The Case Study on Narrative Culture Studies through Dissertation Writing

        LI Chunyan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277160, China)

        The 11 years, 1994 -2004, have seen the starting, exploration of the case study of narrative culture Studies with more than 20 dissertations. Focusing on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figures and well-known themes is the selection strategy of this term. “Literature review + cultural analysis” model is becoming a norm. Dynamic analysis is emphasized both on the cultural theme and the evolution of narrative. Cultural analysis is still the focus of these theses.

        Chinese narrative culture Studies; dissertation; case selection; dissertation structure

        I206

        A

        1006–5261(2021)01–0077–08

        2020-03-25

        李春燕(1981―),女,河北衡水人,副教授,博士。

        〔責任編輯 劉小兵〕

        猜你喜歡
        敘事文西施個案
        豬肉西施
        都市(2023年6期)2023-10-26 03:30:57
        在相關(guān)領(lǐng)域吸收與剝離中自張一軍——中國敘事文化學第二生長時段的學術(shù)背景
        天中學刊(2022年5期)2022-11-08 08:18:47
        放下偏執(zhí),路還很長——訪談兩位個案醫(yī)生及家長
        中文閱讀學習個案考察與分析
        直派批評的理念與個案
        文學自由談(2016年3期)2016-06-15 13:00:46
        古代美女西施身上的真真假假
        《莊子說》(十三)
        中老年健康(2016年1期)2016-03-07 09:13:07
        寫人文的寫作方法
        敘事文的寫作方法
        朋友眼里出西施
        中學生(2015年25期)2015-03-01 03:44:25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国产日产在线视频一区| 肥老熟妇伦子伦456视频| 国产97在线 | 中文| 一本到无码AV专区无码| 99久久亚洲精品加勒比|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色综合自拍|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不卡| 国产tv不卡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 最近日韩激情中文字幕| 91蜜桃国产成人精品区在线| 粉嫩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毛片AV不卡尤物|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青青草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伊人久久久精品区aaa片| 人妻久久999精品1024|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午夜| 久久综合色鬼|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站|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97在线 | 中文| 日韩在线精品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 国产丝袜在线福利观看| 免费国产线观看免费观看| 中国一 片免费观看|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观看| 麻神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国色天香卡2卡3卡4|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 无遮高潮国产免费观看韩国| 论理视频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丁香六月久久婷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