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例背景
本課例是2020年“領航杯”江蘇省信息化教學能手大賽的展示課。授課教師為昆山市婁江實驗學校管春華老師。授課時長30分鐘。本課例在本次活動中獲特等獎。
二、教學分析
1.時代背景。無論是推進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還是實施新課程方案,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經(jīng)過剖析,傳統(tǒng)課堂存在諸多弊端。隨著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教與學的方式都在發(fā)生變革。智慧課堂,指的是遵循國家各項教育教學方針、理念,利用高科技打造智能化、高效率的課堂。
2.教學內(nèi)容。本課例的教學文本“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源自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6 Reading。教學文本是兩篇應用文,主題語境為人與自我。作者從Kitty和Daniel兩位七年級學生的飲食、生活習慣出發(fā),引導讀者養(yǎng)成健康飲食的習慣。文本結構清晰、思維嚴謹、語言精練。兩篇小短文都由兩段構成,第一篇的兩段分別介紹了Kitty's diet、Kitty's lifestyle;第二篇的兩段分別介紹了Daniel's plans、Daniel's diet and lifestyle。
3.學生。本課例授課對象為連云港某初中七年級學生,熟悉并能熟練使用智慧課堂的智能端應用工具。學生熟悉本課話題且有能力運用略讀、細讀等閱讀策略來判斷文本架構,獲取Kitty和Daniel日常生活、飲食習慣等表層信息,但讀后深層思考問題具有挑戰(zhàn)性。
4.教學目標。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夠:
(1)獲取梳理文中有關Kitty和Daniel本人有關飲食、生活習慣的事實性信息;
(2)概括、整合、闡釋Kitty和Daniel生活是否健康、其原因及應對策略;
(3)聯(lián)系自身實際,總結如何擁有、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5.教學思路。本節(jié)課建立在互動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從頭至尾滲透著可視化教學理念。
(1)互動教學。 互動式教學模式涉及課堂教學的課前、課中、課后教學全過程,涉及學生與教師、學習伙伴、信息、資源等多維度互動。本節(jié)課中,互動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與教師、伙伴、信息資源之間。例如:本節(jié)課前的問卷調(diào)查,使學生與此話題相關信息進行了互動,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2)可視化教學。整體來看,可視化教學理念貫穿整節(jié)課。利用可視化技術可以將思維過程的邏輯關系簡單、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智慧課堂教學應有效結合各種智能技術及設備,將知識、數(shù)據(jù)、思維盡可能地可視化,進而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度發(fā)展。本節(jié)課中,從一開始的語境中進行生詞教學到文本結構、內(nèi)容的思維導圖呈現(xiàn),都滲透著可視化教學理念,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的綜合發(fā)展。
三、教學過程
Step 1: Lead-in
1.教師呈現(xiàn)問卷調(diào)查二維碼,學生自行掃碼完成問卷:①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three meals? ②How often do you do sports? ③What do you like doing?
[設計意圖]
問卷調(diào)查使學生積極參與進來且激發(fā)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興趣。
2.教師借助“擦除”功能逐漸呈現(xiàn)兩個卡通人物——Sponge Bob & Patrick Star,接著呈現(xiàn)Sponge Bob在哭泣的場景,學生猜測是因為Patrick Star生病了。緊接著引出看病時的health report,涉及diet和lifestyle兩部分。再通過“放大鏡”功能、視頻等視覺化信息引導學生探究Patrick Star的問題以及導致問題的原因。最后通過思維導圖與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xiàn)Patrick Star存在的問題、Diet、lifestyle,引導學生口述相關信息。
[設計意圖]
通過豐富多彩的可視化信息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境中教授生詞,在話題上為閱讀做了鋪墊。與此同時,health report上diet和lifestyle兩部分也為后續(xù)閱讀做了結構上的鋪墊。
Step 2: Fast reading
1. skim and answer。教師讓學生掃讀并回答問題:①Who are they? ②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 ③Whose lifestyle is better?
2. scan and match:教師讓學生查讀并匹配段落大意。
[設計意圖]
通過skimming和scanning兩種策略來感知內(nèi)容、結構,為細讀文本作鋪墊。
3. scan and think。教師讓學生查讀并找出Kitty的相關信息:Name?____________, Hobby? ?____________? ?, How long____________? ?, How often
____________,繼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①Is dancing a kind of exercise? ②Does dancing once a month make her healthy?
[設計意圖]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問題和回答,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在老師的幫助下得出第一條健康小貼士:Exercise every day。
4.listen and complete。教師讓學生聽錄音,完成Kitty的飲食表(如下圖所示),并思考蘋果的好處。
Meals What to eat
Breakfast
Lunch and dinner
Between meals
[設計意圖]視聽結合,梳理出Kitty飲食相關信息,在此基礎上分析、回顧本單元Welcome板塊的諺語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帶領學生再次體會蘋果對于人體是健康的。
5.game。教師隨機抽取兩名學生,在教師機上以玩游戲的方式進行食物分類,其他學生則喊出他們心中的答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與屏幕、信息、同學互動的形式,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復習鞏固所學詞匯,調(diào)整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Step 3: Careful reading
1.Read and think。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How often does she eat them?”,并指導學生重讀頻度副詞來體會答案,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第二條健康小貼士。
[設計意圖]
重讀頻度副詞引發(fā)學生深度思考飲食的原則:食物本身沒問題,取決于吃的量、頻度。教師提供的學法指導幫助學生從大量信息中獲取自己所需的,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2.Kitty's diet and lifestyle。教師呈現(xiàn)Kitty's diet and lifestyle思維導圖。
[設計意圖]通過可視化工具--思維導圖,呈現(xiàn)文章第一段有關Kitty的飲食、生活習慣,使得知識回顧變得直觀、一目了然,讓語言學習與文本理解同步進行。
3.Look and judge。教師選取兩組學生在教師機上完成角逐游戲,輪流回答有關Kitty的飲食、生活習慣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中的細節(jié)性信息,并對閱讀效果進行實時性檢測、反饋,從而激勵學生仔細閱讀文本。
4.What does Daniel like eating? 教師讓學生閱讀文本并選擇答案,從而用天平的形式梳理出其飲食存在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可視化工具——天平呈現(xiàn)Daniel飲食結構失衡的特點,從而引導學生概括出第三條健康小貼士:Have a balanced diet。
5.Read and think。教師讓學生觀察文章插圖,找出Daniel身上存在的健康問題;并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①Can we play computer games sometimes? ②Why or why not?
[設計意圖]“看”是新課標指出的語言技能之一,“看”的技能有助于文字信息的理解。教師還通過逐層深入互動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得出第四條健康小貼士:relax in a right way。
Step 4: After reading
1.Read and talk。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Daniel的計劃,思考:①What will he do? ②Why does he plan to go swimming? ③What sport do you often do? Why?
[設計意圖]
教師在課文語境中教授新單詞,同時將文本與學生自身實際結合起來,促進理解,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life lies in exercises,實現(xiàn)語言學習與文本理解同步。
2.old diet/lifestyle & new plans。教師將Daniel之前的飲食、生活習慣設置在籃球上,學生以投籃的形式將籃球投到兩個籃筐——old diet/lifestyles, new plans中。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與伙伴、老師、信息、資源等互動的形式,對文本信息進行歸類、概括。
3.Daniel's diet and lifestyle。教師將Daniel之前的飲食、生活習慣設置在籃球上,學生以投籃的形式將籃球投到兩個籃筐——old diet/lifestyles, new plans中。
[設計意圖]通過可視化工具——思維導圖,呈現(xiàn)文章第二段有關Daniel的飲食、生活習慣,使得知識回顧變得直觀、一目了然,讓語言學習與文本理解同步進行。
4.Kitty VS Daniel:教師呈現(xiàn)Kitty與Daniel文本信息對比圖,引導學生回顧文本信息。
[設計意圖]本文整體上由兩篇小短文構成,結構上屬于對比,教師設計了Cluster Web和Venn圖結合的導圖來呈現(xiàn)兩個人物的異同,可視化工具使得文本內(nèi)容一目了然。
5.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m? 教師引導學生從diet和lifestyle兩方面入手,探討、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基于文本內(nèi)容,而又高于文本本身。學生聯(lián)系自身實際,最后留在腦海中的必定是于自身有借鑒意義的建議。最后教師總結面對飲食、生活問題時的解決策略:look at your problem、look into the cause、look for advice、look after yourself。
6.回歸課前的問卷調(diào)查,分析調(diào)查結果。
[設計意圖]研究界認可大數(shù)據(jù)滿足3V特點,即規(guī)模性(Volume)、多樣性(Variety)和高速性(Velocity)。教師利用大數(shù)據(jù)對學生活動進行及時反饋,并通過可視化工具引導學生分析自身的問題,并將本節(jié)課所學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
四、課后評析
此節(jié)課很好地詮釋了英語學科智慧課堂的“4+N”特征,本節(jié)課中為“4+1”,“4”為智慧課堂的共性特征:教學決策數(shù)據(jù)化、評價反饋即時化、交流互動立體化、資源推送智能化;“1”為本節(jié)英語閱讀課所體現(xiàn)出的聽說讀寫情境化的特點。智慧課堂教學中使用的信息化學習方法多種多樣,本節(jié)課中以自主式學習、體驗式學習、游戲化學習為主。
總之,本節(jié)課是將智慧課堂與英語學科教學完美融合的教學實踐課,很好地體現(xiàn)了信息技術對傳統(tǒng)教學的改良,是一次大膽的嘗試與示范。盡管如此,課堂教學僅為教學的一部分,如何將智慧課堂教學理念融入日常英語學習、教學,仍需要進一步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劉邦奇,吳曉如.智慧課堂 新理念 新模式 新實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2]謝幼如,邱藝.走進智慧課堂[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謝程,和橋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