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
從??诿捞m國際機場上大巴,略微拐彎之后,后視鏡將城市扔在身后,潛入綠樹與山石構(gòu)成的遠景之中。這是海南西線,我們將往陌生的山脈、河流、海洋以及熟悉的星空進發(fā)。三月的海南,還是熱了。我從海對面來,溫熱的海風和濕氣還停留在我的外套上。海南脫下了它。記得某年,在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徐聞,我住在海邊的別墅。夜色淹沒大海,開往海口的渡船已經(jīng)從對面回來,它停在碼頭上,任由海浪拍打著,像是耕作一天的農(nóng)人,躺在搖椅上,海浪都是它繞膝的兒女。海上漆黑一片,對面的燈火亮起。那是一幅神奇的畫面,燈光點在海面上,構(gòu)成一條窄而長的光帶。常識告訴我們,那里有島,我們看到的不過是海口的燈光。如果我們忘記城市,甚至假設(shè)城市并不存在,那光帶想必是大自然的奇跡。理智有效地遏制了想象,真實的城市讓海上的光帶成為不值得夸耀與贊嘆的庸常之物。盡管如此,我依然坐在陽臺上,看著身邊的大葉榕,喝了三罐啤酒。我愛這光,這夜色中的海面。這平靜的海面下,巨鯨歌唱,鯊魚游泳,世間眾多的性靈在這平靜中獨自生長。作為一個凡人,怎么可以輕視大海?
大巴行駛在高速公路。路邊的椰子樹讓我想起斯特勞斯的名著《憂郁的熱帶》,海南島可曾憂郁?應(yīng)該是有過的,在并不遙遠的古代,在嶺南之南,這曾經(jīng)的流放之地,蘇東坡不會忘記它。他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秉S州我是熟悉的,我出生在黃州下屬的浠水,散花洲刻錄了我童年復雜而美好的記憶。那片寬闊的平原斜靠在長江邊上。江水緩流,終將入海。至于惠州,離我生活的中山不遠,羅浮山我是去過的。蘇東坡照例為它寫下過句子:“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碧K東坡這首詩可能并不真誠,他怎么可能喜歡嶺南?長作嶺南人不過是苦中作樂的自勉之語罷了。儋州我沒有去過,此行的目的地也并非儋州,離儋州卻也不遠。在海南的大巴上,在沿海高速公路上,我有理由渴望看到大海。三個小時的車程,大海被雜樹覆蓋,山石拼命遮掩著它。我想起了一個句子:海南島像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它私藏了整個太平洋。日頭斜下,我們終于進入了昌江縣。穿過開元度假村大堂,拾級而下,在野菠蘿和眾多熱帶植物的注視下,幾個來自天南海北的人聞到了略顯燥熱的海腥味兒。天色迷蒙,藍色的海面與云彩連成一片,灰藍而潔凈。詩人于堅有句“只有大海蒼茫如幕”,他寫的必定是這個時刻。海面已不清晰,濤聲卻更動人,它單調(diào)的節(jié)奏顯示著宇宙恒定的力。
晨起,微涼,海風照舊。棋子灣再次醒來。野菠蘿和仙人掌占領(lǐng)了海岸,棧道沿著海岸鋪展開來。棋子灣的海灘怪石嶙峋,間或有沙灘,更多的卻是大小不一的石頭。或大如危樓,或小若棋子。這樣的地方必然是有故事的,傳說中有仙人在此下棋,天地如棋盤,海灘上滿是棋子。這樣的故事并不鮮見,幾乎每個景點都有,我并不為此打動。我喜歡這個海灘。我去過一些海灘,也見過一些風景。海風吹拂,孩子們在沙灘上奔跑,遮陽傘下滿是幸福的人。太平靜了,大海如同被馴服的怪獸,馬戲團中的老虎。這樣的海讓人心疼。在棋子灣,大海擁有它自由的天性。海浪從太平洋深處奔涌而來,它們用起落的身姿告訴礁石,我來了,我將用我應(yīng)有的方式愛你。把海浪擊碎,卷起千堆雪,這才是大海應(yīng)有的愛,猛烈而深沉。從海岸出來,穿過一片雨林,同行的朋友告訴我們,你們大概難以想象,這里原本是一片沙漠。這的確是太意外的消息。本地的朋友說,他小時候,總是在傍晚出海打魚,白天沙子太燙了,難以穿越。隨后,在植樹娘子軍紀念館,我們看到了詳細的介紹。流沙、女子、樹,這三個關(guān)鍵詞勾連在一起,組成難以想象的畫面。紀念館的墻上有植樹娘子軍的照片,我仔細看了一遍,想起了海邊的樹。海風咸濕,并不適宜植物生長,能夠在海邊生長的植物,都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這些女子,恰似那些堅韌的植物,將根須扎進流沙之中,她們頭上的草帽長成茂密的樹冠。
從海邊進入深山,我們要去探訪著名的黎鄉(xiāng)。盡管我有一些旅行經(jīng)驗,我還是低估了昌江的深山之深。我曾從成都乘車進入九寨溝深處,一路驚險至今記憶猶新。昌江的深山與九寨溝不同。小巴在熱帶雨林中穿行,行至窄處,僅供一輛小巴通行。眼前,只有狹窄的道路,視野之內(nèi),長處不過二三十米,其余的路被熱帶雨林層層疊疊地隱藏。我想聽到猿啼。這顯然不過是美好的想象,三十余只長臂猿分為五個族群,分布在霸王嶺的群山之中,我們沒有得見的福分。想象一下,就在你進入的深山之中,可能有一雙通靈的眼睛正在注視著你,讓你感受到造物的美妙,這就夠了。兩個小時的車程,并不算遠,卻也足夠擺脫塵囂,進入僻靜。當我們的視野變得開闊,沿路出現(xiàn)草棚、菜地等人類活動的痕跡,黎鄉(xiāng)慢慢向我們靠近。等我們看到巨石上刻著的“王下鄉(xiāng)”三個字,“中國第一黎鄉(xiāng)”到了。在四圍的群山中,一個小鎮(zhèn)露出它天真的面目。小鎮(zhèn)的街道兩旁種了瘦高的樹,尚無新葉,看起來淳樸單純。王下鄉(xiāng)年輕的書記指著這些不起眼的樹,輕聲說,這些都是海南黃花梨,從山上移植下來的。一聽到“海南黃花梨”這幾個字,這些樹頓時發(fā)出光來,眾人的眼神恨不得穿透厚厚的表層,進入它黃金般的核心處。群山中的王下鄉(xiāng),天然中有了淡淡的現(xiàn)代氣息。這不是容易的事。王下鄉(xiāng)人不多,不過三千四百余人,百分之九十九為黎族。村與村被山阻隔,從一個村到另一個村,如果在以前,定是要翻過一道道的山梁才能抵達。我猜想,除了婚嫁,恐怕他們很少走出村寨。如今,道路通暢,也是要花點時間的。
“中國第一黎鄉(xiāng)”王下鄉(xiāng),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牙迫村的皇帝洞和洪水村的船型茅草屋群落。皇帝洞位于半山腰處,并不大,也說不上幽深。洞里幾無陳設(shè),保持了原始的面貌。傳說這是遠古黎王的住處。在洞內(nèi),擺設(shè)了幾處香火案臺,香火在黑暗處,只見點點細小的紅光,鼻子嗅出深處散漫出來的淡雅香味。洞內(nèi)有一個巨大的石柱,石柱的縫隙處,有人塞了硬幣和紙鈔。這些都在暗示,這是黎人祭祀先人之處。從洞口往內(nèi),至窮盡處,折轉(zhuǎn)的鐵質(zhì)樓梯依巖壁而立。往上,出洞口,身已在山嶺高處,對面的山巖危聳峭立,溝壑在低處,雜樹生花,視野也一時開闊起來。再加上涼風徐來,說是心曠神怡那是不為過的。再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洞穴,吸引著人往更高處尋找。洪水村和皇帝洞自是不同。洞在半山腰,村在山間平緩處。村外的稻田綠意蔥蘢,田邊有不少高大的椰子樹。說到椰子樹,也是奇異。據(jù)說,在中國只有海南島的椰樹能結(jié)椰果,廣東離海南并不遠,氣候也差別不大,椰果卻長不出來??磥?,椰果倒也是個純情的漢子,獨戀著海南的熱土。今天的洪水村已相當現(xiàn)代化,端的是“綠水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房子修建得也很是漂亮,頗有現(xiàn)代化新農(nóng)村的面目。村廣場邊上的茅草屋卻在默默訴說著歷史。茅草屋狹窄、低矮。墻用竹子做筋骨,糊上黃泥土,屋頂鋪著茅草,簡陋的搭蓋起來。這些茅草屋,也是黎人祖先艱難生活的證據(jù)。
昌江號稱“中國木棉之鄉(xiāng)”,三月去昌江,不看看木棉,如入寶山而空手歸。昌江看木棉最著名的是七叉鎮(zhèn),代表觀景點有兩個:寶山梯田木棉觀景臺,昌化江畔尼下木棉觀景臺。木棉不像椰子,它和氣一些,不少省份都有種植。比如廣東,也是喜歡種木棉的。我們小區(qū)里種了不少木棉,每到花開,孩子們都很高興,撿木棉花是他們每年的例行活動。我兒子撿了木棉花回來,很是珍惜,認認真真曬干,要么讓我給他煲木棉花鯽魚湯。昌江的木棉更多些,近乎隨處可見。木棉一成片,那就更好看了,火烈烈地在空中燒起來,炫彩的晚霞一般。和多數(shù)花不同,木棉高大,開得熱烈,沒有一點攀附嬌弱的樣子。舒婷在名作《致橡樹》中寫道:“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蔽蚁?,多數(shù)北方人知道木棉,怕是和舒婷的這首詩有莫大的關(guān)系。真實的木棉到底什么樣子,見過的恐怕不多。我讀書時,看到舒婷的這首詩,很是不解。木棉也不高大,何以有樹的形象?想必大家猜到了,我把舒婷的木棉理解成了江漢平原的棉花,那自然和樹扯不上關(guān)系。北方的朋友們,你們要看木棉,不妨陽春三月下昌江。山海之間,木棉紅燦,多好。
最后說說昌江的美食。海南的羊很出名的,眾所周知的有東山羊。對吃貨來說,東山羊和寧夏灘羊是同樣不可忽視的高峰存在。去海南之前,我對東山羊抱有巨大的期待。我想,東山羊、文昌雞、加積鴨、和樂蟹必須給整上。到了海南,我才知道,我想多了。這些都是太難得的食材。幸運的是昌江帶來了驚喜,當一盤白切烏烈乳羊擺在桌上時,它低調(diào)的樣子讓我略有懷疑。一口下去,不得不說它滿足了我對羊的所有想象。借用蘇東坡的詩句來表達,那便是:日食烏烈羊一盤,不辭長作昌江人。有山海美景,有豐饒物產(chǎn),上蒼待昌江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