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文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230)
Civil 3D是基礎(chǔ)設施工程BIM建模分析的軟件平臺,功能日益完善,越來越多被用于土木水利工程設計,包括大壩設計(郝永志[1]、蘭立偉等[2]、于佳[3]和李晶等[4])、渠道工程設計(李晶[5])、隧道工程設計(陶海波等[6])、機場地勢設計(王振殿等[7])、道路設計(王雯鈺[8]、李俊超等[9])、航道工程設計(劉擎波等[10]、葉雪雷[11]等)、滑坡災害預警及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張建忠等[12])、土方量計算中的應用(余劍[13])、場地平整設計(郭陽洋[14])等方面。
以上將Civil 3D用于工程設計中,涉及到放坡問題時,沒有對多級臺階邊坡進行詳細介紹或討論。在實際工程中,涉及到大開挖,坡底和坡頂高程差較大,通常需要設置多級邊坡。由于Civil 3D的放坡創(chuàng)建工具,如圖1所示,放坡規(guī)則沒有多級邊坡放坡的選項,因此需要利用放坡到距離和放坡到相對高程,并結(jié)合使用Civil 3D的其他功能來實現(xiàn)多級邊坡開挖設計。本文將以某項目為例,探討在Civil 3D中如何實現(xiàn)多級邊坡場地的設計。
圖1 放坡創(chuàng)建工具
本項目是一個干港,主要貨物集裝箱通過火車運輸進港,項目設計范圍內(nèi)原始地形的高程大約在2 266 m和2 299 m之間,考慮到進港鐵路的高程要求及土方量盡可能挖填平衡,場地平整設計高程為2 279 m。由于設計高程與原地形部分區(qū)域的高程相差較大,需要分級挖填,以1:2的坡度分級放坡,每級高程差8 m,臺階寬度3 m,最后一級放坡至原始地形曲面。在不影響多級邊坡場地設計討論的前提下,設計范圍作了適當?shù)恼{(diào)整,本文的設計范圍如圖2所示。
圖2 設計挖填范圍
在Civil 3D曲面的功能中有豐富的曲面創(chuàng)建選項,可以通過添加等高線、DEM 文件、圖形對象(點、塊、文本等)、點文件等方式創(chuàng)建曲面。在項目前期階段,缺少地形測圖的情況下,可以通過Civil 3D與Google earth的接口導入三維地形數(shù)據(jù)轉(zhuǎn)為原始地形曲面。本項目已有地形數(shù)據(jù),因此可以直接利用現(xiàn)有數(shù)據(jù)生成原始地形曲面。先新建曲面,將高程數(shù)據(jù)添加到曲面中,并通過編輯曲面,修改或刪除Z坐標不合理高程點,得到原始地形曲面,如圖3所示。
圖3 原始地形曲面
放坡是以要素線為基礎(chǔ)進行的,有多種方式創(chuàng)建要素線,可以直接繪制要素線,也可以從對象、路線、道路、臺階式偏移等方式創(chuàng)建要素線。從對象創(chuàng)建要素線,對象可以是二維或三維多段線、直線或圓弧等??梢栽趧?chuàng)建要素線之前設置多段線的高程為設計高程,這樣生成要素線的高程即為設計高程,也可以在生成要素線后編輯其高程。首先新建場地和放坡組,修改放坡標準中的放坡到相對高程,將相對高程設置為8 m,坡度設置為1:2;然后修改放坡到距離,將距離設置為3 m,坡度設置為水平。設置好放坡標準后,交替利用這兩個放坡標準進行階梯放坡,直到放坡高程超過原始地形高程后停止,對設計范圍要素線進行創(chuàng)建填充,利用放坡組特性即可生成一個開挖放坡曲面,如圖4所示。
圖4 開挖放坡曲面
開挖放坡曲面并不是實際所需的設計開挖曲面,需要對其進行裁剪。利用曲面分析功能,求曲面之間的最小距離,分別選中原始地形曲面與開挖放坡曲面運算,即可求得兩曲面的交線,此交線是三維多段線。將交線作為邊界添加到圖4開挖放坡曲面,可以得到設計開挖曲面,如圖5所示。
圖5 設計開挖曲面
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曲面,將圖4原始地形曲面與圖5設計開挖曲面粘貼到新的曲面,形成開挖組合曲面,如圖6所示。
圖6 開挖組合曲面
多級邊坡開挖建模已完成,對于回填區(qū)域多級邊坡設計也是類似進行。需要新建場地和放坡組,并重新設計回填放坡的要素線??梢酝ㄟ^復制開挖放坡曲面與原始地形曲面的交線,與設計范圍的多段線構(gòu)成回填區(qū)域,通過截斷刪除多余線段然后合成新的多段線,以此多段線生成回填放坡設計的要素線?;靥罘牌碌牟僮髋c上述開挖放坡的操作基本一致,區(qū)別在于放坡到相對高程時,相對高程應設置為-8 m。通過放坡生成放坡曲面、求交線、添加邊界等操作,可得設計回填曲面,如圖7所示。
圖7 設計回填曲面
新建曲面,將圖6開挖組合曲面和圖7設計回填曲面,或者將圖3原始地形曲面、圖5設計開挖曲面和圖7設計回填曲面,粘貼到新曲面,得到最終的設計曲面,如圖8所示。
圖8 設計曲面
通過體積面板工具,創(chuàng)建三角網(wǎng)體積曲面,三角網(wǎng)體積曲面是基準曲面和對照曲面中的點的組合,提供了基準曲面和對照曲面之間的精確差異。將圖3原始地形曲面作為基準曲面,圖8設計曲面作為對照曲面,可以求得土方量。
如項目需要,可以通過將原始地形曲面和設計曲面進行計算來創(chuàng)建土方施工圖,如圖9所示。其中網(wǎng)格的間距和方向、組件可見性、算法和相關(guān)的顯示都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設置。網(wǎng)格包含了挖方或填方體積、網(wǎng)格各角點包含設計地形和原始地形在角點的標高和高程差等信息。
圖9 土方施工圖平面及局部
通過設計路線和采樣線,可以方便的生成橫斷面圖,可根據(jù)實際工程需要在不同的位置,設置采樣線,批量生產(chǎn)成斷面。為了表示的方便,本文只設置了一個斷面位置,如圖10所示。
圖10 斷面1-1位置示意
生成斷面后,可以利用斷面圖的標簽功能,通過設置標簽樣式,非常方便的標注斷面的高程和坡度,然后根據(jù)出圖需要在布局中創(chuàng)建不同的視口形成圖紙。斷面1-1的填方邊坡與挖方邊坡如圖11所示。
圖11 斷面1-1填方邊坡與挖方邊坡
本文討論了利用Civil 3D已有的放坡到相對高程和放坡到距離的規(guī)則,結(jié)合求解兩曲面交線的功能,通過將曲面交線作為邊界添加到放坡曲面,并利用曲面粘貼,實現(xiàn)了多級放坡。從原始地形曲面的建立,到設計曲面建立,以及土方量的統(tǒng)計,土方平面施工圖和斷面圖的生成等方面討論了如何應用Civil 3D完成多級邊坡場地設計。
Civil 3D功能強大,三維數(shù)字地形模型非常直觀且方便查看,在完成建模的基礎(chǔ)上可快速準確地計算土方量和批量繪制圖紙。Civil 3D各設計要素之間動態(tài)關(guān)聯(lián),土方量和圖紙可以實時更新,可以顯著提高設計效率和精度,降低設計調(diào)整的勞動強度,讓工程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設計的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