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婷
(太原市人民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01)
2型糖尿病(T2DM)是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嚴重的胰島素抵抗,且體質量指數明顯增加。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fā)展,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世界公共衛(wèi)生重點關注的問題[1]。降低體質量對于控制血糖有重要作用,并且成為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主要原則之一。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針對T2DM選擇單藥二甲雙胍治療未達標的患者,需要聯合其他降糖藥物共同治療。利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眾多研究表明DPP-4抑制劑能有效保護胰島細胞,減輕患者體質量[2-3]。本研究旨在探討利格列汀+二甲雙胍對T2DM合并肥胖患者血糖、胰島素抵抗、體質量及血脂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9年1月就診的病程在1年以內、未使用藥物治療的T2DM合并肥胖患者6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T2DM臨床診斷標準,體質量指數(BMI)>24 kg/m2,糖化血紅蛋白(HbA1c)<8.5%,并排除肝腎功能不全、心腦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將60 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45.3±7.79) 歲;觀察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齡(44.9±7.33) 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飲食控制、運動、健康宣教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口服二甲雙胍緩釋片(每次1 g,每日3次)。觀察組口服二甲雙胍緩釋片(每次1 g,每日3次)+利格列汀片(每次4 mg,每日1次),兩組均治療6個月。藥物使用過程中應監(jiān)測并記錄血糖。兩組患者均無低血糖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
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胰島素抵抗指數(HOME-IR)、BMI、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OME-IR=FPG(mmol/L)×空腹胰島素(FINS)(μIU/mL)/22.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兩組治療前FPG,2hPG,HbA1c,TG,TC,LDL-C,HOME-IR,BM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FPG,2hPG,HbA1c,TG,HOME-IR,BMI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TC和LDL-C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TC和LDL-C低于治療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2hPG,HbA1c,TC,LDL-C,HOME-IR,BMI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PG低于對照組,TG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觀察指標比較
T2DM合并肥胖患者多表現為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分泌不足,且早期癥狀不明顯,時常不能引起患者重視,因而T2DM確診時往往伴隨有50%的胰島功能下降,并且伴有大血管或微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于大多數T2DM合并肥胖患者,確診時可能已經出現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下肢潰瘍或心臟病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生命安全[3]。對于T2DM合并肥胖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減輕患者的腹型肥胖,降低體質量指數,可以使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顯著降低[4-6]。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是由小腸黏膜K細胞合成并分泌的腸促胰島素,可刺激胰島β細胞增殖,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但GLP-1在體內半衰期較短,可被二肽基肽酶-4裂解從而失去降糖作用。DPP-4抑制劑通過抑制DPP-4活性,阻止內源性GLP-1的裂解,使循環(huán)中GLP-1的水平升高,從而達到降糖效果[7]。利格列汀是DPP-4抑制劑之一,通過抑制機體內DPP-4的活性,增加體內GPL-l的血漿濃度與活性,以達到降糖目的[8]。利格列汀與其他GLP-1類似物相比具有明顯的靶向特異性,因而具有高效的藥物活性[9]。同時利格列汀還具有葡萄糖依賴性,可明顯減少低血糖的發(fā)生,有利于保持血糖的穩(wěn)定性,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可以調動外周肌肉、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對于控制體質量具有積極意義[10-11]。有研究表明,DPP-4抑制劑——利格列汀可以降低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1β等炎癥因子的表達[12],抑制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環(huán)氧化酶1及一氧化氮合酶等基因的表達而減少氧化應激[13],從而發(fā)揮抗炎、抗氧化的作用,進一步保護血管內皮功能,但作用機制不明確。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2hPG,HbA1c,TC,LDL-C,HOME-IR,BMI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FPG較對照組降低,TG較對照組升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二甲雙胍聯合利格列汀治療T2DM合并肥胖患者,在降低血糖的同時可減輕體質量,同時達到降低血脂、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綜上所述,對于T2DM合并肥胖患者,二甲雙胍與利格列汀聯合使用,能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改善胰島素抵抗,減輕體質量,更好地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但本研究樣本例數偏少,觀察時間較短,二甲雙胍聯合利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對體質量、血脂、胰島素抵抗的影響仍需進一步觀察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