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可麗
2 型糖尿病屬于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這類疾病的發(fā)生與患者生活環(huán)境、近親遺傳和患者患有的其他疾病有一定聯系。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重,2 型糖尿病的臨床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患者確診2 型糖尿病后,血糖水平會長時間保持較高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對患者心臟,肝臟,腎臟會產生不同程度上的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還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在臨床治療中,可以將消除糖毒性,保護胰腺功能作為治療目標,為了更好的探究磷酸西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選擇臨床確診為初發(fā)2 型糖尿病的兩組患者實施對比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 年11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151 例初發(fā)2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參照組(74 例)和研究組(77 例)。參照組中男35 例,女39 例,平均年齡(66.18±4.77)歲,平均病程(5.35±3.81)年;研究組男39 例,女38 例,平均年齡(65.48±5.02)歲,平均病程(5.16±2.1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經過臨床診斷為初發(fā)2 型糖尿病的患者;排除具有肝腎功能障礙,精神疾病,溝通存在障礙的患者,具有藥物禁忌證的患者。本研究經過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方法 參照組患者使用磷酸西格列汀(Merck Sharp & Dohme Ltd.,國藥準字J20140095,規(guī)格:100 mg×7 片×2 板),用量為100 mg/次,1 次/d,研究組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治療(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370,規(guī)格:0.5 g×20 片)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使用,根據患者狀況,逐漸增加劑量。二甲雙胍的起始劑量為0.5 g/次,2 次/d;或0.85 g/次,1 次/d;隨餐服用??擅恐茉黾?.5 g,或每2 周增加0.85 g,逐漸加至2 g/d。對需進一步控制血糖的患者,劑量可以加至0.85 g/次,3 次/d。每日劑量>2 g 時為了更好的耐受,藥物最好隨三餐分次服用,兩組患者均接受2 個療程治療后(4 周為1 個療程),觀察患者的各項指標和不良反應情況。
1.4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血糖指標(FBG、2 h PBG、HbA1c、FINS)、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頭疼,惡心,腹瀉,低血糖)、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患者病情得到緩解,各項指標呈現明顯下降趨勢為顯效;患者輕度頭暈乏力,但各項指數均得到改善為一般;患者病情無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一般)/總例數×100%。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血糖指標對比 參照組治療前,FBG 為(11.32±1.09)mmol/L、2 h PBG 為(17.56±1.27)mmol/L、HbA1c 為(8.36±1.38)%、FINS 為(23.19±2.57)mIU/L。治療后FBG 為(7.28±1.02)mmol/L、2 h PBG為(12.94±1.76)mmol/L、HbA1c 為(7.75±2.01)%、FINS為(16.19±0.53)mIU/L。研究組治療前FBG 為(11.38±1.27)mmol/L、2 h PBG 為(17.53±1.73)mmol/L、HbA1c 為(8.19±1.05)%、FINS 為(23.13±0.38)mIU/L。治療后FBG為(6.04±1.28)mmol/L、2 h BPG 為(10.62±0.84)mmol/L、HbA1c 為(4.03±1.32)%、FINS 為(14.83±0.68)mIU/L。治療前,兩組患者FBG、2 h PBG、HbA1c、FINS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FBG、2 h PBG、HbA1c、FINS 水平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參照組患者治療后,發(fā)生頭疼3 例、惡心1 例、腹瀉2 例、低血糖2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81%。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發(fā)生頭疼1 例、惡心0 例、腹瀉0 例、低血糖1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0%。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參照組中,28 例顯效,17 例一般,29 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60.81%。研究組中,39 例顯效,25 例一般,13 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83.12%。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于2 型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遞增,而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這也使其成為了臨床治療中較為棘手的病癥。2 型糖尿病的主要患病人群為中老年人群,患病原因與生活習慣,生活環(huán)境,遺傳因素和其他病癥有著密切聯系。由于疾病早期癥狀不夠明顯這也導致疾病確診前后會出現一些其他并發(fā)癥,例如微血管和大血管等并發(fā)癥,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那么就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2,3]。
對于確診為2 型糖尿病的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需要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患者胰島素功能,抑制疾病蔓延,避免其他并發(fā)癥的產生。磷酸西格列汀可以延緩胃部排空時間,為患者增加飽腹感,該藥物的實際效果可以隨著血糖水平的調整而發(fā)生變化[4-6]。另外,磷酸西格列汀還可以提升患者高血糖素樣肽的分泌水平,增值β 細胞的分化從而進一步降低患者體內糖化血紅蛋白[7-9]。二甲雙胍可以對患者肌肉組織胰島素抵抗情況進行有效調節(jié),促進血糖降低。二甲雙胍還可以抑制胃腸道對于葡萄糖的過度攝取,延緩肝、腎過度糖原異升,降低患者體內血糖。二甲雙胍的降糖效果較好,還可以避免患者在服藥期間產生低血糖癥狀,對于一些身體素質不同的非胰島素依賴性患者有著較好的治療臨床效果[10-12]。本次研究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可以更好的對2 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敏感性進行改善,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上降低,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治療2 型糖尿病患者的時候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聯合二甲雙胍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數值,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