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琰
月光傾瀉而下,灑在樹上、地上、他的衣腳上,映在湖中、酒中、他的心中。
他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酒杯隨手一擲?!叭松靡忭毐M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至于天地,本就在這月、這酒、這心中。于是他起身,留下一塊方印,洗去一身浮名,帶著一身傲骨、一世豪情、一輪明月,翩然而去。
他自是滿腔熱血、胸懷大義,少年時就已立志做個打抱不平的俠客,出蜀游歷后更是欲濟天下蒼生??赡怯秩绾文??
行路難啊,行路難!
這青天大道,為何偏偏是我不得出?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還印,上書,請命,離去。如同撥開云霧見月明般,終于逃出了這死寂的牢籠。后悔嗎?許有兩分吧,畢竟,理想還未實現(xiàn)。想回去嗎?回到那個繁華的都城,繼續(xù)蹉跎歲月?還是算了吧,“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本就是一只傲視眾生的野鶴,何必拘泥于一方庭院?這長安城,不適合我,也不屬于我。只有手中這一觴酒,眼前這一輪月,心中這一片天地,才是我自己的。
于是,決意,轉身。
他自是風流才子,瀟灑不羈。這一生,不是在求仙問道,就是在結友吟詩。雖也憧憬過官場,然終究未能得償所愿。他直率熱情,始終像個少年一般,感情熾熱而真摯。對知交好友孟浩然,他說“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對畢生知己杜甫,他說“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就連偶然借宿,他也會對主人說“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可是,這樣瀟灑的他,真的了無牽掛嗎?
并非如此。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睙o論怎樣以浪客自居,也無法掩藏心中的思念。在宣城看到杜鵑花時,他不由得想到了蜀地的杜鵑鳥?!耙唤幸换啬c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彼麘浀木烤故鞘竦兀€是那更為遙遠的故鄉(xiāng)?或許,兼而有之。他的前半生順風順水,于他有知遇之恩的賀知章曾對他的文章嘖嘖稱奇、大加贊賞;他的后半生卻歷盡坎坷、飽受風霜,“古琴藏虛匣,長劍掛空壁”,古琴被藏入空匣,長劍也成為擺設。但那又如何?他的傲骨,從未彎過。更何況,眼前的月還是故鄉(xiāng)的月,還能陪著他在這世間漂泊。
太白呀!
在墜入水中那一剎那,太白,你在想什么?是想你的故鄉(xiāng)碎葉,還是那未得的功名利祿,抑或是你一生都在追尋的皎皎明月?我不知曉。我只知曉,曾經(jīng)破碎的圓月又重新聚在了你的掌心,你終是像一只仙鶴一般,向那月亮飛去?;蛟S,你只是回到了原來的地方。俗世凡塵,怎能留住你這謫仙人?
太白呀!最后陪著你的,是你一直苦苦追尋的明月??!如此,也沒有那么遺憾了吧?
如今,我讀著這本并非你親手所編的《李太白集》,它就像藏在我心中的一輪清亮的明月,燭照吾心。
月色入戶,我將詩集輕輕合上,心中浮現(xiàn)的,是一襲白衣、舉杯邀月的你。
教師點評
太白浪漫而灑脫的一生里,酒是其情感的催化劑,詩是其情感的結晶體,而月,則是他的魂魄。在作者的筆下,月化身為太白多種情感的寄托。自斟自飲時,月是暢快對飲之友;身處異鄉(xiāng)時,月象征著思鄉(xiāng)之愁;太白辭世時,月代表著他一生對自由的追求。而結尾處,月穿越千年,為作者點燃溫暖的燭,照亮心路。其情真,其文秀,實為難得之作?。ú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