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城平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高級中學,浙江 桐鄉(xiāng) 314500)
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語言的建構和運用中,在學生個體言語經(jīng)驗發(fā)展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的。高考論述文寫作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語言建構和運用行為,因此提高學生的高考論述文寫作水平,是落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提高高考論述文寫作水平?目前,市面上的線上線下有關作文寫作指導的資料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有些也可資借鑒。但筆者在用這些方法指導學生時常常難以得心應手。因為教學的需要,筆者也認真鉆研了若干作文教學方法,博采眾長,刪繁就簡,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作文教學方法。經(jīng)過數(shù)年的實踐檢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筆者把這套方法稱為“四維導學法”,現(xiàn)把它整理成文,以期方家指正。
何謂“四維”?即預判、布局、分析、例證。預判涉及的是對作文題目類型指向的把握,屬于審題立意的能力;布局涉及的是文章行文思路的展開,屬于謀篇布局的能力;分析涉及的是議論觀點的分析論述,屬于理性思辨的能力;例證,即為援事析理,是充實文章內(nèi)容,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的能力。四種能力,各有側重,互為依存,立體呈現(xiàn),合為四維。
寫一篇考場作文,首先要預判,就是看命題者給我們出了一道什么類型指向的題目,這是審題的第一步。預判錯誤,方向寫錯,辛辛苦苦完成了字數(shù)要求,得分卻并不理想,那真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了。《2021高考語文核按鈕考點突破》一書中,把高考作文類型大體分為敘事類材料作文、名言警句類材料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寓言(象征)類材料作文、圖片漫畫類材料作文等數(shù)種,如此劃分,分類比較詳細,方便更細致地解讀,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筆者認為,《核按鈕》,包括《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對作文題目類型的劃分過于精細,學生不太好記憶和掌握,常常會被這樣的分類弄得暈頭轉向,因此筆者梳理了浙江省近年來的高考作文真題,認為分為兩類即可,即“拓展延伸類”和“就事論事類”。敘事類材料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時事評論類作文、圖片漫畫類作文可以歸到“就事論事類”,名言警句類作文、寓言類作文可以歸到“拓展延伸類”。筆者以2018 年、2019 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真題為例具體闡明之。
【2018】題目:論述“浙江精神”。作文類型:就事論事型。類型分析:這道作文題目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就是要求考生站在時代意義上評論“浙江精神”,是非常典型的就事論事型作文題。
【2019】題目:論述“作家”“作品”和“讀者”的關系。作文類型:拓展延伸型。類型分析:由材料中“讀者”“作家”“作品”都加了引號可知,這里的“作家”“作品”和“讀者”都有特定的含義?!白骷摇敝竸?chuàng)造生活的人,“讀者”指與“創(chuàng)造生活的人”有關聯(lián)的人,“作品”指“創(chuàng)造的生活”,所以,考生在作文時,就不能只就事論事寫,必須拓展延伸地寫。
預判能力看起來簡單,但從筆者教學實踐的反饋來看,學生對這項能力的掌握情況并不理想,很多考生不能準確對題目的類型方向做出判斷。他們經(jīng)常會把就事論事型作文看成拓展延伸型作文,認為只要從材料中提取幾個關鍵詞或概括幾個中心概念就可以展開論述了,卻忽視了材料本身就事論事的特性,導致偏題離題。鑒于此,筆者認為,作為審題的關鍵能力之一,加強預判能力的訓練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是布局。布局是行文思路的整體架構,是一篇作文的骨架,骨架有了,作文就能立起來。但筆者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學生沒有布局的意識,寫作文很隨意,想到哪寫到哪,文章就像潑出去的水,毫無整體性和立體感。培養(yǎng)學生作文布局的意識和能力勢在必行。布局如何展開?筆者認為,布局可以分四步來完成。第一步:問題。任何論述文的寫作都是沖著解決國家、社會、人生的問題而去的,沒有問題意識的論述文是無病呻吟,是沒有意義和價值的文字堆砌,所以,布局的第一步是發(fā)現(xiàn)問題。第二步:觀點。問題有了,那就要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集中呈現(xiàn)實際上就是考生的觀點(立意)。第三步:分析。分析最為關鍵,光有觀點不行,考生還必須讓自己的觀點有說服力,能夠給別人以啟發(fā),那就要分析論證,闡明原因。分析一般可以從三個角度展開,逐層深入,層層遞進。當然分析是很難的,本文將在“分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進一步展開論述。第四步:辦法或總結。文章最后,考生可以結合社會現(xiàn)實提出適當?shù)慕鉀Q問題的辦法,或者對前面的分述進行總結,升華文章主旨,結構上也可以呼應中心觀點,使文章形成一個整體。例如,2019年浙江省高考語文作文題,筆者以優(yōu)秀作文《且以作品論英雄》來說明如何布局:
1.問題:質疑閱讀、欣賞的模式——知人論世。
2.觀點:且以作品論英雄。
3.分析:
①有大量的“言為心聲”的現(xiàn)象;
②然而,也有作品與人品相悖的現(xiàn)象;
③人類文明本身看重的是作品。
4.辦法:
①尊敬文如其人者并將其情懷內(nèi)化為修養(yǎng);
②從優(yōu)秀作品中汲取正義忠誠的不竭力量。
預判和布局都是動筆寫作之前的準備工作。預判實際上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對作文題目有一個類型方向的大致把握之后,就可以進行寫作前的布局了。布局實質上是行文框架構思的成型,布局一定要以文字的形式寫在試卷作文題的空白處,而不是僅僅停留于腦海。很多考生為什么寫作時像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就是因為考生在寫作之前沒有一個布局的牽引,思維四處亂竄,甚至打不開思路。如果考生有布局意識,掌握了這種能力,那考生寫作就有了依憑,思路就不致錯亂,文章自然水到渠成了?!澳サ恫徽`砍柴工”,預判和布局都是作文必不可少的能力。
第三:分析。寫論述文的核心是分析,但現(xiàn)在很多學生不會分析?!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中強調:“寫作教學必須同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思維品質的提升?!?而分析是提升學生這項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途徑。 “分析,就是將研究對象分為各個部分、方面、因素和層次,分別予以考察并綜合,以此來認識事物的認知活動?!狈治鍪腔镜恼J知活動。為了清晰、全面而深刻地認識某個“對象”,我們需要對這個“對象”進行事實、價值和因果的分析。就高考論述文寫作而言,因果分析是考生最應該掌握的分析能力。我們以教材中的《拿來主義》為例,理解論述文當中的因果分析。《拿來主義》的中心觀點是:“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這個觀點要成立,要有說服力,就要分析原因。魯迅先生的分析思路是先破后立,逐層深入。首先,“閉關主義”使國家落后陷入災禍。——1.從歷史角度反面分析“拿來主義”的正確性。其次,“送去主義”會亡國滅種?!?.從現(xiàn)實角度反面分析“拿來主義”的正確性。最后,“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3.從現(xiàn)實和未來的角度正面分析“拿來主義”的正確性。經(jīng)過這樣三個角度的深入分析,《拿來主義》的觀點就讓人非常信服了。學生在作文時,要使自己的觀點有說服力,就必須熟練掌握因果分析的能力。
那么如何進行因果分析?筆者在教學中參考英國邏輯學家穆勒的“穆勒五法”,總結出三條因果分析法:一是反果為因;二是推果求因;三是溯根得因?!胺垂麨橐颉笔欠穸ㄕ擖c的反面從而得出論點成立的可能性。如《拿來主義》中分析一和分析二就是否定了“拿來主義”的反面“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的謬誤,從而得出“拿來主義”成立的可能性?!巴乒笠颉笔强隙ㄕ擖c成立的情形下推求論點存在的現(xiàn)實意義和未來價值,從而尋求論點成立的必要性。如《拿來主義》中的分析三就是正面推求了“拿來主義”存在的價值,從而證明了“拿來主義”的必要性?!八莞靡颉笔亲匪輪栴}的根源,從而探求觀點成立的必然性。矛盾對立的材料中一定蘊含著一致性,發(fā)現(xiàn)二者共通之處,就發(fā)現(xiàn)了二者的根源,就能夠分析出觀點是否成立的原因。如《拿來主義》中,判定“拿來主義”和“閉關主義”的好與壞,就是要抓住二者的根源——是否有利于中華民族文明的發(fā)展,從而得出“拿來主義”正確而“閉關主義”錯誤的結論。從說理思路這個角度來講,“反果為因”和“推果求因”是對比論證,通過反向和正向的推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溯根得因”是遞進推理,通過步步推進,證明觀點的正確性,同時挖掘觀點的深度。“反果為因”和“推果求因”的分析可以使論證思維辯證縝密,“溯根得因”的分析則可以使論證思維深刻透徹。分析,實質上是布局的具體體現(xiàn),布局的框架建立之后,充實布局的內(nèi)容,使文章骨肉結合,強壯有力,是分析的存在價值。
第四:例證。筆者認為,例證是高考論述文寫作中重要性僅次于分析的論證方法。例證就是日常所說的“舉例論證”,即借著事例講道理。常言道:事實勝于雄辯。事實往往是很有說服力的,但事實本身并不能自動地說明道理,因此,援事還得析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援事析理還有很多問題:1.事例本身虛假,不準確,甚至存在張冠李戴,浮夸或編造事實的現(xiàn)象;2.事例與論點的邏輯關聯(lián)性不強;3.事例的引述未能凸顯其特征,使得分析與論證缺乏說服力;等等。那么,如何援事析理?一、援事。首先,要把握援事之量。一篇高考論述文,分析論證是文章的主體,應不少于篇幅的2/3,“引述”是一種輔助性的表達方式,目的是為了更有針對性地“析理”,因此,援事之量不應超過1/3。其次,要精選援事之質?!耙觥钡膬?nèi)容出自新聞通訊或檔案文獻的,對材料與數(shù)據(jù)的分析應合乎公共的價值判斷;“引述”內(nèi)容出自作品的情節(jié)、數(shù)據(jù)與材料的,對這些情節(jié)、數(shù)據(jù)與材料的分析應符合對作品的公共性理解。第三,要突出援事之要?!耙觥钡膬?nèi)容,原則上應該是概述性的,但也應有意凸顯甚至渲染其與論點相關的關鍵內(nèi)容與細節(jié),突出其“證據(jù)性特征”。二、析理。在寫作訓練中,很多學生在援引事例之后,未經(jīng)闡釋和分析,就直接得出結論。這種“事例+由此可見+結論”的模式,缺乏“析理”的過程,其實就是堆砌事例與材料?!霸隆北仨毰c“析理”相結合。關于如何析理,同行和專家提供的方法五花八門,筆者提煉了最常見最適用的三種。1.因果法。因果法就是從因果關系上把論點與事例聯(lián)系起來。探求事例產(chǎn)生的原因,從而證明論點的正確性。請看這一段舉例論證:“記得《豬八戒照鏡子》的故事嗎?它寫的是豬八戒掄起了鐵耙,將映出自己那張丑臉的鏡子打得粉碎,結果每片碎鏡子中仍有自己丑陋的臉。豬八戒這種聞過則怒的做法實在是不可取的,我們應有聞過則喜的精神?!睂W生要論述的論點是“聞過則喜”,但他在論述時,舉完事例之后馬上得出結論,中間缺了至關重要的分析,這則事例就缺乏說服力了。我們可以用因果法完善他的論證。修改之后示例如下:“豬八戒之所以要打碎鏡子,無非是因為鏡子如實地照出了自己的丑陋,而這恰恰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于是,豬八戒憤怒地掄起了鐵耙。這種不敢正視自己的缺點、聞過則怒的做法實在不可取,我們需要的是聞過則喜的精神。既然容貌丑陋是客觀存在的,為什么不接受鏡子直接真實的反映呢?并且,豬八戒完全可以在鏡子的指引下正確認識自己,甚至施粉黛、正衣冠,或從其他方面彌補自己相貌上的不足?!蓖ㄟ^分析豬八戒打碎鏡子的原因,我們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從反面證明“聞過則喜”的正確性了。2.假設法。假設法就是在擺出事實或理論論據(jù)之后,緊接著提出與論據(jù)相反的假設,并引出相應的結果,從而證明原論點的正確性。例如:“有擔當才能救國難。如果沒有像鐘南山這樣有擔當?shù)目茖W家,在耄耋之年依然挺身而出;如果沒有那些舍小家顧大家的白衣‘逆行者’,雖知有性命之危卻依然堅守于抗疫一線;如果沒有千千萬萬顧大局識大體的武漢民眾,雖陷困境依然眾志成城,怎么會有后來武漢抗疫的勝利?”這段論述通過三個假設推論,推斷出“有擔當才能救國難”這一觀點的正確性。3.歸納法。歸納法就是在列舉多個概括性事例之后,歸納總結出它們的共同點,用精練的語言評判事例中人物的思想品質、精神境界或其所作所為的價值、意義等,扣在要證明的論點上,進一步強化論點。如:“文學藝術的成功需要踏實。李賀作詩嘔心瀝血有了詩鬼盛名;齊白石老人印章的遒勁功底是從前不分晝夜千刻百磨練就的;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其實背后有達·芬奇幼時畫雞蛋的刻苦。盡管藝術是情感的表達,是激情的釋放,但是踏實的功底決定了表達的效果。大凡擁有極高藝術造詣的人,其出神入化的表現(xiàn)力皆來自踏實的功底。因此,可以說,藝術殿堂精美的紋飾是用踏實雕刻成的?!边@段論述中,寫作者概括性地列舉了李賀等3 位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歸納總結了他們成功的共同點,分析得出“文學藝術的成功需要踏實”這個觀點的正確性。
筆者認為,“四維導學法”雖然不能涵蓋高考論述文寫作的全部內(nèi)容,但已經(jīng)抓住了重點和要害,操作也更為便捷,所以它是提升學生論述文寫作素養(yǎng)的切實有效的途徑和方法,也可以為高中作文教學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yǎng)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