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鐵平
(白城市洮北區(qū)會計核算中心,吉林 白城 137000)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信息技術的普及,企業(yè)經營管理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會計作為企業(yè)生產和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在配合企業(yè)發(fā)展和落實企業(yè)財務工作之余,也在不斷發(fā)生變革。目前,新的會計理念已經確立,會計電算化在眾多會計思想中脫穎而出,成為會計工作的一朵奇葩,并在應用中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但就會計電算化的應用而言,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就會計電算化對傳統會計的影響進行研究。
自古以來,人們生活中就離不開會計,傳統會計在社會進步、經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同時伴隨經濟社會發(fā)展逐漸完善。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電子時代的到來,會計管理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以電算化為主的新型會計計算和管理方式應運而生,其綜合了市場運籌學、計算機學、信息學、數學等多門學科,是一門綜合、復雜的新學科。目前會計電算化已成為會計領域應用最多的技術之一,讓會計學面目一新,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就會計電算化的應用而言,其一改傳統會計手工數據處理模式,數據處理大多都由計算機完成,不僅提高了會計數據處理效率,也提升了會計數據處理質量。
會計電算化這一概念最早出現于上世紀80年代,是在長春召開的“財務、會計、成本應用電子計算機專題討論會”上首次提出的。所謂會計電算化顧名思義就是在傳統會計工作中融入計算機技術和現代化數據處理技術,是現代會計技術的簡稱,其中綜合了計算機、系統工程、信息工程等多門學科,是一種綜合性會計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在會計工作中采用計算機技術代替?zhèn)鹘y人工記賬、算賬和報賬的過程。
在目前工作中,會計電算化能科學處理一般會計信息、會計數據,能定量分析企業(yè)的日常經營狀況以及財務信息,通過簡單、直接、明了的方式將會計信息直接、明了、準確、科學地展現在管理人員眼前,讓企業(yè)管理人員能夠及時、全面、科學地了解相關信息,并對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進行科學調整??梢哉f,會計電算化是目前高效、先進、科學的會計信息處理方式,是一種集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技術,其應用不僅節(jié)省了會計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而且大大縮短了會計信息處理時間,讓會計信息更加清晰、準確、直觀地展現出來,有效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傳統手工工作方式必然會被智能化技術替代,會計工作亦是如此。目前,傳統手工會計正逐漸朝著電算化方向發(fā)展,這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種趨勢不僅標志財務會計的智能化、精確化、標準化,而且是會計管理可靠、科學的體現。但就會計電算化與傳統會計分析,其中存在巨大的區(qū)別,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會計電算化與傳統會計最大的區(qū)別便是人員結構不同,傳統的會計工作要求工作人員具備會計專業(yè)知識便可以勝任了。會計電算化則對工作人員能力要求更高,不僅要求工作人員具備會計專業(yè)知識,還要求會計人員掌握相應的管理知識、計算機知識、信息知識等。因此,可以說會計電算化對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知識、綜合素養(yǎng)要求更高、更加全面。在具體工作中,會計電算化工作人員除了做好日常會計工作之外,還要能對簡單的計算機故障進行處理,熟練操作計算機軟件等,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必須具備會計、計算機、信息等專業(yè)知識,這也讓會計人員逐漸成為企業(yè)領導的參謀,為企業(yè)領導提供更多、更有用的決策信息。
就傳統會計處理程序而言,主要包含了記賬憑證處理、會計信息匯總處理、記賬憑證匯總、記賬賬務處理等,這些會計工作開展存在一個明顯的共同點,就是存在時間先后,會計信息大多都是等量、平行記賬、明細分類匯總等,一旦出現錯誤需要仔細核對賬目、反復檢查之后方可糾正和更改。這種手工記賬方式一旦出現錯誤,所有工作都需要重新做,相應的計算需要重復計算,工作緩慢不說,還容易因工作人員計算而發(fā)生錯誤,錯誤發(fā)生率特別高,給企業(yè)發(fā)展帶來一定的影響。而會計電算化則完全不同,其數據處理、核算全都是由計算機進行的,工作效率高、速度快且誤差較少,即便是出現誤差,也無須重新計算,只要將存在問題的地方修改便可,有效節(jié)約了人力和物力。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實現了會計信息和數據的共享、及時傳輸,使會計信息傳輸速度更快、范圍更廣,讓會計信息的功能得到更好發(fā)揮,大大提高了企業(yè)資源配置效率,提升了企業(yè)發(fā)展進程。
會計制度包含了會計內部控制度和會計審計審核制度兩方面,科學的會計制度不僅能及時發(fā)現企業(yè)自身存在的問題并科學解決,還能保證企業(yè)經營活動的科學有效開展,促進企業(yè)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就傳統會計制度和會計電算化控制制度而言,其中存在明顯的差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內容差別
與傳統的會計制度相比,會計電算化制度更多、難度更大、復雜程度更加明顯。由于會計電算化中涉及到計算機操作、計算機信息安全、計算機數據庫管理等工作,其制度構建更加困難,需要科學、有針對地制定管理體系。但是,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很大程度上縮減了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人員數量,可謂是精兵簡政的不二法門,這也讓會計管理職責更加集中和規(guī)范。由于會計電算化涉及眾多的網絡知識和系統,這也讓其在操作中容易出現安全風險,因此內部控制中需要高度重視安全風險防范,這也是傳統會計制度中很少提及的內容。
(2)側重點存在差別
傳統的會計工作主要是以人手工為主,因此會計制度的制定和落實主要是針對人進行的。而會計電算化則因為采用人機交互的工作模式,因此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重點發(fā)生了很大的轉移,整個制度的制定都是圍繞人機管理開展的。由于會計電算化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會計工作采用計算機完成,工作人員只需要做好信息輸入以及信息輸出,并且核實相關信息準確與否便可,而其他工作交由計算機系統完成。在此時會計信息安全主要是計算機系統安全,因此必須做好計算機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從計算機系統管理、安全防護、計算機操作權限以及防火墻級別等方面進行控制,利用制度讓這些工作不重復、不混亂。
在傳統的會計工作中,會計數據需要注重準確性,從會計信息、會計科目明細以及會計賬簿進行科學審核,確保賬目的準確。為了確保這些賬目的準確,還要采用賬目的一致性,利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確保數據準確無誤。而采用會計電算化之后,這些工作均由計算機完成,無論是會計信息的收集、分類、整理,還是數據匯總、編撰都是由計算機完成??梢哉f,這兩種會計工作方式存在巨大的變化和差別。
近年來,人們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會計,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工作,都多多少少會用到會計專業(yè)知識,其便在社會發(fā)展背景下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新時期,以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為主的會計電算化應運而生且被廣泛地應用。作為會計學和計算機學的有機結合,其中還融入了一定的管理學、市場學、通信學和計算機學知識,是一種全新的項目,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就會計電算化對傳統會計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傳統的會計工作是由人工完成的,這些復雜的財務報表、賬簿在處理中極容易出現誤差,在修改的會計信息和數據的時候,則采用交叉線更正方法、附加注冊法等進行,不僅消耗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且會對企業(yè)整體經營狀況、項目組成造成影響。此時會計電算化的作用就顯得格外重要,它能利用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來改變傳統會計工作模式,會計工作者只要在計算機中輸入相應的數據,便可以利用檢索功能在短期時間內完成會計信息審計和處理工作,同時在會計信息修訂和整改的時候,可以通過修改權限、簽名等方式直接進行修改,大大縮短了會計工作時間。
傳統的會計主要是對會計工作中產生的數據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保管,利用會計工作室、檔案室來完成這些票據的存儲,在工作中不僅要注意防火、防盜和防潮,還要注意后期檢索技巧,而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開展則無需如此,只需要將其適當地存儲在計算機或者移動硬盤上便可以了,非常方便和簡單,也方便了后期的查詢。
傳統的會計記賬通常都是由會計人員采用特定的符號、特定的原則、特定的程序、特定的方法對會計數據進行登記、匯總、編撰和處理,是反映企業(yè)經濟狀況、會計事務的工作事宜。在傳統會計工作中,手工記賬是根據規(guī)定好的記賬日、總賬進行賬簿修訂,其中明細賬要采用活頁賬簿,通過不同的賬套來實現會計信息的相互約束、彼此檢查,如果發(fā)現賬簿中存在錯誤問題,則采用紅字更正法或者劃線法標明。
采用會計電算化之后,由電算化會計形成的賬目則是由計算機打印而成,可直接進行活頁裝訂,而不是傳統的訂本式裝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企業(yè)交流活動不斷增多,生成的會計信息也越來越多,數據龐大、信息種類復雜,為此在會計電算化工作中通常都采用磁盤、光盤、移動硬盤等形式輸出。對于會計賬冊的核對,會計電算化采用計算機進行處理,已經全面替代了傳統手工核對方式;其應用中通過反映和控制計算機系統建立各種相關會計賬目核對軟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強度、提升了核對結果的準確性。目前會計電算化工作中通常都規(guī)定,賬簿在出現錯誤的時候,不得直接進行更改,而需要經過審核之后方可更替,如果是已經審核的數據,更加不能直接進行更改,而需要采用更正憑證的方法進行修正,以便能夠留下更改痕跡,方便后期核對。
傳統的會計核算方式是以會計主體處理工作為核心,在保留傳統會計內容的基礎上對會計處理方法進行優(yōu)化的過程,將會計賬簿作為會計信息記錄的基本手段。在此背景下,傳統會計模式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無論是總賬會計還是明細會計,都已經改變。
(1)對會計核算方式的影響
在會計核算方式中,傳統會計工作模式只能在過去手工會計處理中進行應用,而無法針對不斷變化的會計信息、會計政策進行處理,這就要求在信息背景下會計處理方式能夠融入新的技術措施,以不同形式的會計信息處理措施,以滿足企業(yè)多元化、全面化發(fā)展需要。
從明細會計的角度進行分析,明細賬目主要可以分為多欄式、三欄式、金額數量式等,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也逐漸出現了許多新的樣式和輔助分類記賬措施。如目前常見的就有三欄輔助分類中常用的代碼種類,其中常見的有分配代碼、從屬代碼、前導代碼等,常見的金額數量式代碼有單個代碼、多個代碼以及部分代碼等。在人工記賬的時候,這些代碼形式必然無法應用,也無法有效地對記賬模型進行深化和處理,因此可以說會計電算化的開展對傳統會計有著巨大的促進影響和深化改革,是會計工作信息化的表現。
(2)對會計核算結果的影響
在傳統會計工作中,由于會計數據的計算都是由人工反復進行計算并加以核對的,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各種錯誤問題的發(fā)生,而采用計算機進行會計信息處理,則有效保證了會計數據處理結果的準確性。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國家有關部門也頒發(fā)了有關會計電算化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了會計電算化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信息安全、可靠和保密措施。這促使會計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通過設置適當的權限以及安全密碼來保證數據處置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作中財務人員必須確保輸入數據的準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會計核算結果的完整、安全、可靠、準確,且在核算的時候不得隨意更改或者操縱已經構建完成的會計程序。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越來越被社會各界認識重視,其質量已經成為企業(yè)領導人員進行企業(yè)下一步發(fā)展規(guī)劃的重要參考,更是企業(yè)決策開展的重要依據。因此在工作中,會計信息必須確保真實有效。但是過去會計工作的時候,會計信息大部分都來自于財會人員提供的月報表、季報表和年度報表,這使得會計信息對時間的敏感度比較低,難以及時獲取其他相關信息,如市場、發(fā)展等,這些信息也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共享。而在會計電算化時代,部門工作人員能夠直接利用企業(yè)網絡進行會計相關信息查詢,企業(yè)領導直接在系統后臺進行訪問,并且能夠對相關數據進行審核和修改,讓會計信息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充分利用了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對相關數據進行篩選和甄別,實現了部門之間信息互動、數據共享,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時效性,為企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指導基礎。
企業(yè)財務部門在開展工作的時候要有效考慮國家相關法律規(guī)定,以及財會軟件的使用功能,增加符合當前企業(yè)實際的板塊,進而開發(fā)出符合企業(yè)管理需要、滿足企業(yè)今后發(fā)展需求的財務系統軟件,并將其科學融入到企業(yè)財務管理工作中來,增強企業(yè)工作的集成化管理需要。在財務軟件利用的時候,要從長遠發(fā)展的角度去綜合分析,利用企業(yè)財務發(fā)展現狀進行優(yōu)化,確保在符合企業(yè)業(yè)務要求的基礎上,實現數據共享。
在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受到不同地區(qū)企業(yè)工作方式、員工工作觀念的影響,會計電算化的落實需要與企業(yè)實際相結合,根據企業(yè)發(fā)展對員工提出有針對的要求,確保員工能夠適應轉變之后崗位任務的需要,從而提高企業(yè)工作效率。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企業(yè)工作中需要對員工進行全方位培訓,提高員工專業(yè)技術能力的同時,優(yōu)化他們對會計電算化的正確認識,讓財務工作人員成為復合型應用技術人才。
總之,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和應用對傳統會計工作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會計工作思路、會計信息核算方法,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將會計人員的工作重心從傳統的賬目核對工作轉移到會計管理中來,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讓會計監(jiān)督職能得到更進一步的優(yōu)化。在此背景下,大力推廣會計電算化可以有效強化企業(yè)內部財務控制和資金控制,推動企業(yè)管理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