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綠科環(huán)保有限公司 陳小梅
在當前的環(huán)境污染中水污染現(xiàn)象較為嚴重,為更好地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相關人員應適時優(yōu)化廢水處理技術,并利用適宜技術來完成相關水資源的凈化,有效降低有機污染物中的濃度,提升該項廢水處理的科學性。
一般來講,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中存在三種類型的危害,即致毒性危害、感觀性污染與需氧性危害。具體來看,針對致毒性危害來說,當有毒有機物存在于土壤或水體等自然環(huán)境中,通過其不斷儲存與積累進入到人體中,并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傷害。而對于感觀性污染而言,此類污染存在于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中,會使部分水體喪失其應用價值,若該區(qū)域附近住戶飲用該類廢水,不僅會影響其身體健康,還會給日后生活帶來極大困擾。在研究需氧性危害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類危害的生成過程是由于生物降解而使其高濃度有機污染物中的水體出現(xiàn)厭氧或缺氧等情況,該類危害將引發(fā)水環(huán)境中各類水生物的死亡,繼而產(chǎn)生惡臭,并嚴重污染環(huán)境與水質。
在開展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處理時,相關人員可選用物理處理法,該處理方法主要借助物理作用,如壓力、重力等數(shù)值指標,透過物理作用來完成相關污染物的分離,在完成污染物分離后,將廢水中的成分適時提取,繼而提升高濃度有機污染物中的純度,該項技術主要運用于工業(yè)廢水中的預處理系統(tǒng)中,常見的方式有吹脫法、沉淀法、隔離法、濾除法與離心法等,其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廢水處理技術流程圖
在進行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處理時,也可采用化學處理技術,比如水解、中和、還原、氧化與催化等,將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中的有害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物質。針對化學處理技術來說,該技術在實際應用時帶有易控制、反應速度快等優(yōu)勢,用于廢水預處理的頻率更高,然而相關人員在具體運用化學處理技術時,該技術也有些許劣勢,即在進行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處理時,用到的催化劑比較特殊,且化學試劑還存在處理溫度高、應用成本高等,部分有機污染物較難在該類技術下實現(xiàn)高效凈化。常用的化學處理方式有電化學氧化法、氧化法、焚燒法與臭氧氧化法等[1]。
單一的物理與化學處理技術存在些許局限,相關人員在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時,還可采用化學與物理相結合的處理方式,即化學物理處理技術,該技術借用相轉移變化來更好地去除、分離污染物,其多用于廢水預處理環(huán)節(jié),可將廢水中較難降解的物質進行適時回收。針對廢水回收環(huán)節(jié)來說,相關人員利用化學物理處理技術可及時回收該類污染物中的有用物質。一般來講,常見的化學物理處理技術包含超聲波降解法、混凝法、濃縮法、吸附法、萃取法等。
針對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處理技術來說,生物處理技術也帶有極強的針對性,能幫助人們更為科學地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具體來看,在使用生物處理技術期間,該技術原理主要為借助微生物,如菌種或酶等來實行新陳代謝,利用該項作用來將廢水內部的有機污染物轉化成無害且穩(wěn)定的物質,由于這種技術的完善性較強,無論該有機物屬于不溶解還是可溶解,都能適時轉化成有用的物質,該技術原理與綠色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相符,因而該技術在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處理中的運用較廣泛。
一般來講,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處理技術中的四項技術各有優(yōu)勢,如物理處理技術可實現(xiàn)固液分離,化學處理技術多用于有害物質的相變與分解,化學物理處理技術的主要優(yōu)勢在于可改變有害物質的性質,而生物處理技術則能凈化消耗有害物質。
圖2 污染物的化學處理流程
為更好地掌握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處理技術的應用效果,研究人員在經(jīng)過詳細研究后,由于物理處理技術的使用范圍較窄,探尋了三種科學處理技術,通過對該處理技術運用過程的了解,適時強化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的處理改進成果。
通常來講,生物處理技術多應用在制藥、引燃、農(nóng)藥等行業(yè),由于該類行業(yè)產(chǎn)生的廢水較多,運用該項技術可適時降低廢水生成的概率。針對生物處理技術而言,在使用過程中其具有二次污染率小、殘留量少、安全度高與經(jīng)濟性強等優(yōu)勢。
首先,在使用生物處理技術的過程中,可依照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的實際特征,選擇對應的處理方式,比如,當前運用較廣泛的生物處理技術有好氧活性污泥法,該方式的運作原理為水體自凈,在處理有機污染物中的污水時,技術人員適時選用懸浮微生物,利用生物處理技術可有效懸浮對應的污染物,提升污水處理效果。其次,若該廢水中含有后生動物、原生動物、真菌與細菌等微生物,技術人員可利用好氧生物膜法來完成微生物與污水的分離,適時改善高濃度有機污染物中的水體質量[2]。最后,針對厭氧生物處理法而言,其在降解有機污染物的過程中,可將其放置在厭氧條件下,也就是說,在該環(huán)節(jié)技術人員無需對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進行曝氣處理,且水體內部的微生物可存活較長時間,該類處理方式帶有處理速度快、滲透性好、耐久性強與經(jīng)濟性強等優(yōu)勢,因而基于生物處理技術運用的廣泛性,其在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時更加高效,高濃度有機污染物中的廢水將與價值量較高的固體適時分離,增強廢水處理的科學性。
針對化學處理技術來說,其對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的處理過程或應用原理多為將廢水中的有害物質轉化成無害物質。
其一,相關人員在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期間,可利用化學處理方案中的電化學氧化法,該類方式也被稱為電化學燃燒法,在正式使用前需全面探尋該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下的處理環(huán)境,適時提升氧化效果。其二,在使用臭氧氧化法的過程中,技術人員應主動利用該方式中無二次污染、氧化快等優(yōu)勢,透過臭氧氧化形式,可適時提取高濃度有機污染物中的廢水,增強污染物的提取效果。其三,技術人員在運用化學處理方式時,還可采用焚燒法。通常來講,該類方式多運用在高濃度有機污染物的焚燒中,針對焚燒法來說,若想增強其使用效果,需挑選出適宜的助燃劑,該助燃劑的主要成分為煤、燃料油等,通過焚燒爐的焚燒再開展分解處理工作,該類方式的處理效果較佳,可快速分離出高濃度有機污染物中的各項物質,將帶有污染性質的廢水適時剔除,并將廢水中的有害部分分解為水、二氧化碳。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其要用到大量的助燃劑,無形中增加了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處理的成本,因而該方式在化學處理技術中的運用較少。此外,針對化學處理技術來說,在常溫狀態(tài)下技術人員可采用強氧化劑的形式,而在高壓高溫狀態(tài)下則需借用氧化劑來完成廢水的處理與分解。在使用化學處理技術的過程中,由于其帶有易控制、反應速度極快等特征,其在反應過程中會生出多種中間產(chǎn)物,具體過程如圖2所示,而該類產(chǎn)物難以進行進一步處理。因此,在使用化學處理技術時,相關人員需適時關注各類試劑的應用情況,在保證各項試劑應用質量的同時,開展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的處理。
對于化學物理處理技術而言,該類技術多應用于廢水預處理,其使用優(yōu)勢為有機物處理效率將得到明顯提高。
具體來看,第一,若相關人員使用濃縮法來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該項處理方案的技術工藝較成熟,且操作步驟較少、便捷度較強,可適時處理含鹽量較高的有機廢水,有效轉化有機廢水中的各項物質,提高該類廢水處理的科學性。第二,針對超聲波降解法來說,其能有效控制水體污染,若高濃度有機污染物較難降解,利用超聲波技術可高效實現(xiàn)污染物降解,該項技術具有適用范圍廣、操作快速且降解速度快等特征,由于該項降解技術較先進,可有效提升其應用范圍[3]。第三,技術人員在使用吸附法時,基于該項技術作用的行業(yè)較多,在實際使用時可運用硅藻土、大孔樹脂與活性炭等,在該項物質極強的吸附力下,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中的有害物質會被適時剔除,針對吸附法來說,雖然其使用效果較佳,但此類物質的再生能力較弱,在使用時相關人員應科學控制活性炭或硅藻土的使用數(shù)量,提升該方式應用的科學性。第四,在處理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時,技術人員還可采用萃取法,該類方式多運用于有機污染物的回收中,在完成萃取后,需對其萃取后的廢水進行二次處理,減少其產(chǎn)生的二次污染。
綜上所述,無論在染料、化工還是醫(yī)藥行業(yè)內,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廢水處理技術的運用都較為重要,隨著廢水排放量的逐年增加,科學處理該類廢水引發(fā)了人們的更多關注,相關人員需借助廢水處理技術,利用有效舉措提高廢水重復利用率,在降低排放量的基礎上,更好地節(jié)約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