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晴雯撕扇”是《紅樓夢》中的經典片段。從這一情節(jié)入手,意在探索隱藏在文本背后的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意圖。研究發(fā)現(xiàn)“晴雯撕扇”不僅反映了當事人晴雯的性格,也暗喻著她的命運走向。
關鍵詞:晴雯;撕扇
《紅樓夢》的大部分讀者都能感受到曹雪芹對于晴雯這個人物的偏愛,不僅將她列為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首,在她的判詞里也極盡褒獎之能事。事實上不論是出場次數(shù),還是在賈府里的人際關系,晴雯都不如地位在她之上的“準姨娘”襲人,甚至及不上連判詞都沒有的“俏平兒”,可是她偏偏就能得到主人公賈寶玉長久的“牽念”,如璀璨的流星一般點亮了一片“烏云濁霧”的賈府。關于晴雯,最有名的情節(jié)之一當屬“撕扇”,這既是她和寶玉結下深情厚誼的濫觴,也是她一步步從光明走向毀滅的開端。
一、“好離好散”
清代,也就是曹雪芹生活的年代,折扇作為富家公子和文人雅士的隨身裝飾品十分流行。隨著制扇行業(yè)的發(fā)展,折扇從實用的功能性物品慢慢轉變成了極具審美意義的藝術品,同時象征著佩戴者的身份地位[1]?!都t樓夢》里也曾多次提到扇子的珍貴價值,比如賈元春賞賜的端午節(jié)禮物里,給薛寶釵和賈寶玉的第一件東西就是“上等宮扇”,論次序還要在“紅麝香珠”“鳳尾羅”和“芙蓉簟”之前;賈赦看上了石呆子的二十幾把扇子,“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寫真畫跡”,無奈石呆子愛扇如命,給多少錢都不肯賣,賈雨村設計陷害于他才能得手[2],可見名扇的吸引力和誘惑力有多大。
至于賈寶玉的扇子價值多少,書中沒有明確交代,但是以寶二爺一貫的吃穿用度,想來不會是便宜玩意兒。但是寶玉對于身邊的靈秀女兒們一貫看的比身外之物重要得多,又何以會為晴雯失手跌了一柄扇子而生氣?在前文中,寶玉因被王夫人撞破與金釧兒玩鬧的情形而感到羞慚,后因一時氣惱誤傷襲人覺得愧悔,林黛玉一番“聚散論”又讓“喜聚不喜散”的寶玉悶悶不樂,與其說寶玉惱的是“股子跌折”的“扇”,不如說他憂心的是眾人終有“散”去的那一天,偏生晴雯氣急之中再說出了“好離好散”等話,更讓寶玉郁結難舒。
其實作者在探討“聚散”的話題里讓晴雯出場是別有深意的,賈寶玉身旁最重要的女人們里,晴雯是第一個離他而去的,而且是以堪稱悲壯的方式。在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風流,美優(yōu)伶斬情歸水月”中,遭受小人誣陷后被趕出大觀園的晴雯在不甘和悔恨中病逝,緊接著“四春”中的賈迎春被父親賈赦“賣”給了“中山狼”孫紹祖抵債,香菱被薛蟠娶的妒婦夏金桂肆意折磨,兩朵盛開的鮮花從此衰敗凋零。晴雯之死,喻示著寧榮二府“飛鳥各投林”的慘淡結局。而晴雯跌扇,就是曹雪芹為此埋下的草蛇灰線。
二、“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即使在賈府的丫鬟堆里,晴雯也算是出身比較低的(奴才家的奴才),既比不得賈府大管家林之孝的女兒小紅,也比不得從外頭好人家里買來的襲人,她無父無母,連“鄉(xiāng)籍姓氏”都“莫能考”,僅有一個不著調的娘舅哥哥“多渾蟲”,所以作者才會用“身為下賤”形容她。但若是按封建社會衡量婦女的標準“德容言功”來看,晴雯除了不夠謹言慎行外,樣樣俱是拔尖的人才。她耿直率真,模樣極好,又伶俐非常,女紅水平亦是怡紅院女仆里的翹楚,閱人無數(shù)的賈母一早就相中了她為賈寶玉小老婆的候選人。這一點,不僅晴雯心里清楚,素常有“爭榮夸耀”之心的襲人看得更加透徹。
襲人與晴雯相比,除了出身稍好,其他方面大多是不如她的。作者在描寫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時候,有意將她們塑造成旗鼓相當?shù)钠媾?,兩人既存在微妙的競爭關系,又相知相惜相得,堪稱模范雙株。而在刻畫襲人和晴雯方面,卻處處讓晴雯壓著襲人一頭,原著中賈母、王夫人、賈寶玉甚至襲人本人都曾提及晴雯的容貌要比襲人強不少,心性也更加聰慧。因此,盡管晴雯沒有奪寵上位的心思,襲人也不得不采取某些行為鞏固自己的地位。襲人的策略也很簡單,一方面通過和主人賈寶玉發(fā)生肉體關系攏住他的心,另一方面通過向榮國府主要話事人之一的王夫人建言獻策獲得她的信任。而這些事情,以晴雯的性格和思想,是不會去做的。
在“撕扇”的情節(jié)中,晴雯曾直截了當?shù)鼐芙^了賈寶玉的性暗示(共?。谇琏┛磥?,賈寶玉和襲人、碧痕等人背地里做的這事兒是“鬼鬼祟祟”,上不得臺面的,她有自己的堅持和底線。其實晴雯和園子里的很多少女一樣,既傾慕于賈寶玉,也希望得到賈寶玉的青眼相待,她不反感老太太給她安排的“未來姨太太”的身份,但她要的是一個“明公正道”,要的是兩情相悅,僅僅“皮膚淫濫”而沒有心靈的溝通是為晴雯所不齒的。所以哪怕在生命就要枯竭之時,晴雯也不過是和寶玉交換了貼身之物,用一種凄涼的“儀式”祭奠了他們的情誼,仍沒有做出什么“越界”的行為。這種境界,也是警幻仙子在太虛幻境里所褒揚的。晴雯作為一個出身于社會最底層的婢女,在男女情愛上卻能正視心靈的需求,追尋和相愛之人平等的對話,才配得上“心比天高”的贊譽。
三、“千金難買一笑”
晴雯撕扇后,寶玉用了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打趣她:“古人云,‘千金難買一笑’,幾把扇子能值幾何!”這個典故出自西周的末代天子周幽王,為了博自己心愛的女人褒姒展顏一笑,不惜點燃烽火,戲弄諸侯王,結果導致犬戎來襲時無人襄助,最后落得兵敗身死的下場。周幽王和賈寶玉最大的相似點可能在于前者葬送了自己的國家,而后者即將在未來數(shù)年后親歷家族的沒落和衰敗,這也許又是著者的一個巧妙隱喻。不過賈寶玉雖然行事荒誕,但他心思純良,不會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比起周幽王還是要強得多。
至于晴雯,她與褒姒一樣,本身沒有什么過錯,若說有,按照襲人和寶玉的說法,就是“生得過于好了”。當然,“美”本身也不是過錯,錯的是因為過分的美麗靈巧而招來的嫉妒與驚懼。事實上,王善保家進的讒言最多只是催化劑,真正讓王夫人下定決心趕走晴雯等人,是她已然斷定晴雯就是怡紅院里的“褒姒”,也是引誘賈寶玉走上“歧途”的“禍水”。
不過王夫人眼里的“禍水”和晴雯看來的“禍水”其實是不一樣的。晴雯在死前,心心念念的是自己明明沒有勾引寶玉做下茍且之事,卻白白擔了虛名,還枉送了性命,若是重頭來過,她必要與襲人爭上一爭。然而王夫人對此在意嗎?以王夫人的地位,連寶玉和丫鬟私下里說的悄悄話都能了解的一清二楚,她又豈能不知寶玉和誰發(fā)生過這樣的事?在以王夫人為代表的上流階層看來,奴仆不過是主人的附屬品,身為貼身伺候的婢女為公子哥兒們解決生理上的需求是很正常的,只要不違禮數(shù)(比如金釧兒是王夫人的侍婢,寶玉就動不得),睜眼閉眼也就過去了,但是如果因此引誘主人終日沉湎于享樂富貴,或者存著不合乎身份的心思,就是極大的罪過。王夫人對襲人百般看重,只因襲人是個會“勸誡”寶玉的,所謂“云雨”之事,也不過是盡了為奴的本分,沒什么大不了的。但四兒、晴雯等人則不同,四兒和寶玉說“同一日生日的就是夫妻”,這是動了跨越階級的念頭;而晴雯不僅長得美,又打扮的艷麗出挑,性格還抓尖要強,在小丫頭子們面前儼然一副女主人的做派,這樣的人又怎能安靜小心地陪伴寶玉,更遑論輔助寶玉走上仕途經濟的“康莊大道”。
晴雯從“本我”出發(fā),她看中的是自己的羽毛和人品,而王夫人恰恰是要求寶玉身邊的人放棄自我,如襲人一般“滿心滿眼全是寶玉”,全身心地為主人服務。這樣的晴雯,注定為王夫人和作品所描繪的時代所不容。
四、結語
“晴雯撕扇”這個情節(jié)映射了晴雯的一生,她的人生悲劇,或許在世俗之見看來是悲劇,就如同制作精良卻頃刻之間被撕成兩半的折扇,是不加節(jié)制的綻放最后被迫損毀的結果。不少有關《紅樓夢》的研究里對晴雯常有“富有反抗精神”“極具反封建意識”之類的評價,這些觀點大多都把晴雯想得太“復雜”、太“現(xiàn)代”了。晴雯生來自我意識就比較強,又長期生活在規(guī)矩寬松、主人和善的怡紅院里,她自由散漫的天性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得以野蠻成長,對于社會形勢,她的認知是短淺的,對于身邊潛在的危險,她也是懵懂的。在怡紅院里幾個表現(xiàn)突出的丫鬟里,晴雯甚至是最安于現(xiàn)狀的,只抱著“橫豎大家都在一塊兒”的想法平穩(wěn)度日就好。當有人想要打破目前的利益分配擠占她的位置時,她也會聯(lián)合同僚們出手打壓。因此,晴雯既沒有反抗的心思,也沒有采取反抗的行動,實際上也不具備反抗的能力。她有的只是一顆沒有被濁世污染太多的七竅玲瓏心,盡管有時候顯得銳利、莽撞,卻仍然閃耀著誠摯的光芒。
作者簡介:唐昕韻(1993—),碩士,福建社會科學院精神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話語修辭、文化傳播。
參考文獻:
〔1〕楊祥明.扇子的故事:傳統(tǒng)造物的禮儀性與審美性蠡測[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1.
〔2〕曹雪芹.紅樓夢脂評匯校本[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