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麗英 于海洋
幼兒階段是走、跑、跳、投、攀、爬等多種身體基本動作發(fā)展的關鍵期和敏感期。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啟迪我們幼兒運動教育要尊重幼兒成長規(guī)律,要葆有幼兒天性和心性,通過巧設游戲內容與形式,調動幼兒自主運動的興趣,進而全面提升幼兒的身體運動能力。筆者創(chuàng)編了兩種幼兒跳躍游戲方案,供同行參考。
一、“解救雞媽媽”
適合年齡:小班幼兒。
游戲目標:1.增強腿部力量,發(fā)展跳躍能力;
2.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集體精神。
游戲準備:運動場,小雞手卡,塑料圈,兒童音樂。
游戲玩法:首先,教師引導幼兒扮演一只可愛勇敢的小雞,要去執(zhí)行一項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解救雞媽媽,但在進行任務前要通過學習新動作練就新本領,才能保證任務順利完成;其次,教師對單腳跳和雙腳跳動作進行正確的講解示范,并組織小雞們分組展開練習,待動作熟練掌握后再增加練習難度,即帶領小雞們進行單、雙腳交替性跳躍;再次,開始解救雞媽媽行動,教師將小雞們排成一路縱隊,跟隨《小雞小雞》音樂依次從起點出發(fā),運用所學本領突破黃鼠狼在抓走雞媽媽時所設置的跳圈障礙(圖1),同時等待出發(fā)的小雞們需要原地跳躍做好準備;最后,進行能力比拼,教師將小雞們平均分成兩組,仍是伴隨《小雞小雞》音樂從起點出發(fā),但要通過黃鼠狼所設置的難度更高的跳圈障礙(圖2),通過后,跑回起點與下一位幼兒拍手接力,當整組全部通過后,雞媽媽則被成功解救,賽后評選出完成最快、動作最標準的小組給予表揚(圖3、圖4)。
游戲規(guī)則:1.跳起時雙腳需高度一致,不得踢、踩、跨越障礙;
2.比賽時幼兒需拍手接力,不得未到終點搶先出發(fā)。
注意事項:1.游戲前熱身活動須充分,以免造成運動損傷;
2.游戲時幼兒前后須保持一定距離,不得推搡。
二、“小袋鼠做客”
適合年齡:小班幼兒。
游戲目標:1.鍛煉腿部肌肉,提升彈跳能力;
2.培養(yǎng)安全意識,引導遵守交通規(guī)則。
游戲準備:運動場,小袋鼠胸卡,繩梯,紅黃綠三種顏色指示牌,兒童音樂。
游戲玩法:首先,教師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通過講述叢林中小袋鼠的故事,引出袋鼠是如何行走的問題,并讓幼兒圍繞此問題展開思考與討論;其次,由教師扮演袋鼠媽媽,幼兒扮演可愛的小袋鼠,在袋鼠媽媽的帶領下小袋鼠學習雙腳連續(xù)跳動作,并組織小袋鼠們分組進行練習,袋鼠媽媽要在練習過程中指導小袋鼠們跳躍動作的規(guī)范性;再次,開始小袋鼠去小熊家做客的游戲,袋鼠媽媽將小袋鼠們排成一路縱隊,跟隨《小袋鼠》音樂依次從起點出發(fā),連續(xù)雙腳跳躍通過到達小熊家的道路,同時等待出發(fā)的小袋鼠們需要進行原地雙腳跳躍做好準備;最后,增加游戲難度,袋鼠媽媽手持紅黃藍三種顏色指示牌模擬路口紅綠燈,小袋鼠們仍是跟隨《小袋鼠》音樂依次從起點出發(fā),但在行進過程中要注意袋鼠媽媽手舉指示牌的顏色,當紅燈亮起時需要停下等待,當黃燈亮起時需要原地跳躍3次,當綠燈亮起時可繼續(xù)跳躍前行,當跳躍至終點時即已到達小熊家(圖5、圖6)。
游戲規(guī)則:1.幼兒需雙腳同時跳起,不可以踢、踩繩梯;
2.幼兒需按紅綠燈行進,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
注意事項:1.游戲中應及時根據(jù)幼兒跳躍水平調整繩梯間距;
2.要確保幼兒安全,熱身活動應充分,幼兒間距離須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