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板凳姑娘”蘇曉琳的自傳,詳細講述她身殘志堅、逐夢前行的人生歷程?!叭绻业慕?jīng)歷能給更多人帶來力量,那么我的殘疾也是有價值的”,樸素的語言直擊人心。
脊柱扭曲、內(nèi)臟錯位、右腳外翻,先天畸形的蘇曉琳被醫(yī)生診斷“活不過15歲”,她的童年不乏恐懼與絕望,“好好活著”只是一種對生命的奢望。
厄運磨練出樂觀,生命的力量創(chuàng)造奇跡。安然度過15歲之后,她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不想成為親人的負擔,社會的累贅,曉琳依靠一輛三輪車,艱難而堅毅地走出家門,在電子廠、服裝廠的流水線上努力工作,竟成為優(yōu)于常人的優(yōu)秀工人,不僅如此,她還開辦電腦維修部、實現(xiàn)網(wǎng)店自主創(chuàng)業(yè),像正常人一樣自食其力。
她還在公益網(wǎng)站從事志愿服務,開導自卑的殘疾朋友自強自立,進校園和企業(yè)勉勵處于逆境中的年輕人,免費教授20多位殘疾人掌握電腦維修技能。曉琳是一個身高只有1.1米且靠板凳行走的“板凳姑娘”,可她在向幸福的追逐中越戰(zhàn)越勇、越飛越高。
當代報告文學作品中,殘疾人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寫書讓蘇曉琳比常人付出更多艱辛,她在寫作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樂觀進取、永不放棄、逐夢向遠方的態(tài)度,也讓讀者放下悲憫,感受到在這位不尋常的姑娘身上,蘊含著一種讓人佩服的堅毅和力量。本書風格樸實無華,生動而真切地詮釋著平凡人的“中國夢”。
她叫蘇曉琳,1984年出生,江蘇啟東人。
她跟我們一樣,還是青春洋溢的年紀。
她跟我們又不太一樣,從小就是個畸形兒。
她的脊柱嚴重彎曲,左腿永遠失去知覺,右腳外翻嚴重,左腳后翻嚴重,無法站立。
她是一個鏡面人,心臟、肝臟、脾臟、膽臟等器官的位置與正常人相反,大都隱藏在背部,一般的話,正常人的肺是由兩片肺葉組成的,而她只有三分之一是工作的。
她的身高只有一米一,因為無法獨立站立,只能靠著板凳的挪動艱難地“行走”。
這種疾病的發(fā)生概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但是趕上了就是百分之百。
在她出生的時候,醫(yī)生已經(jīng)下了定論:存活的概率很小,即使暫時能活下來,到了十五歲以后,生理發(fā)育了,身體會嚴重受損,甚至都不一定能活過十五歲……
也許她的生命才能算得上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她裝訂得一塌糊涂。
她從出生開始,就伴隨著別人的議論,而指點和評判的不僅僅有醫(yī)生,還有各種看客。
在她出生的時候,醫(yī)院的產(chǎn)房陸陸續(xù)續(xù)擁進了許多其他產(chǎn)婦的家屬。因為大家都聽說這里有個畸形的孩子,無論是出于好奇,還是暗自慶幸自己的是健全孩子,總之都紛紛想過來看一下。
整個病房被一種陰郁的氣氛籠罩著,讓人透不過氣來。
父親其實也有過猶豫,想過放棄養(yǎng)育她。
奶奶聽了勃然大怒:“我生了你們八個孩子,一個都沒有放棄……就算這個孩子真的只能活到十五歲,那就養(yǎng)她十五年!”
這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奶奶。
但是,作出一個決定簡單,支撐一個決定需要時間和勇氣。
“我記得五六歲的時候我才告別了爬行,家里會拿一個大的席子,鋪在地上讓我爬。有一次我拿著一張板凳,突然可以站起來走路,我就覺得特別特別幸福?!?/p>
如果說起世間的人情冷暖,曉琳大概比我們感受得都要多。
周圍的街坊鄰居經(jīng)常直率地對她說:“你的親人都要為你所累了,將來你弟弟找對象,人家一看你這個樣子,說不定就黃了……”
這樣的話在她人生的前二十年里,不知道聽說過多少遍。
十五,這是蘇曉琳生命里印象最深的一個數(shù)字。
因為當時所有人對曉琳的概念就是“活不過十五歲”,他們只希望曉琳在短暫的生命里,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地度過每一天。
所以,她也就失去了上學的機會。
“那時候我就特別恨命運,原本每個小孩都可以擁有的東西,而我卻永遠地失去了。覺得大家都可以站起來,直立行走,而我卻不行,為什么會是這樣子,每想到這些,心里就覺得特別傷心?!?/p>
到了上學的年紀,她對學校的所有想象全部來自于弟弟從學?;貋硪院蟮拿枋龊妥约涸?jīng)靠近目睹過的一次。
曾經(jīng)有一個妹妹跟她哭訴,抱怨學校的種種不好,她說:“你不想要的,正是我夢寐以求的,你知道姐姐多想像你一樣可以在學校,聽老師說寫寫寫,回家被媽媽催著寫寫寫,一天到晚都可以寫寫寫……”
生命就是這樣,如果不被打垮,那就注定是個強者。
曉琳逐漸適應了別人異樣的目光,甚至開始接受并跟別人調(diào)侃自己的身體?!拔业哪_是腳心朝上的,也就是用腳面著地的,而且一只腳尖向前,一只腳尖向后。這樣的結(jié)構(gòu),是不能行走的。不過呢,這也有方便的地方,我如果拿東西,手夠不到的時候,就用腳尖一勾,東西就拿到了?!?/p>
“除了不能踢毽子、跳皮筋,別的小孩能上樹、下河玩兒,我也能。”
老天大概也不忍心繼續(xù)對她殘忍下去,十五歲那年她平安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