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教育:請您談一談對這屆比賽的總體感受。
韓大元:在比賽開始以前,我參與了本屆大賽的出題工作,關于比賽中使用的題目,我們事先開了協(xié)調(diào)會議。因為今年(2019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怎么在題目上體現(xiàn)今年這一特殊的背景呢?我們研究之后,認為要在題目中增加一些憲法規(guī)定的基本制度、憲法的發(fā)展歷史,特別是“八二憲法”頒布以來五次修改的內(nèi)容,同時也考慮增加了一些關于國家認同、國家制度的題目。
面對這些變化,這屆選手表現(xiàn)得很好,并且給我?guī)砹藘蓚€方面的深刻印象。第一,從比賽的內(nèi)容來看,我覺得本屆選手表現(xiàn)出的對憲法的信仰十分突出。對于一些題目,他們進行語言表達的時候,能夠看出來他們對憲法規(guī)定的制度、體現(xiàn)的理念,包括憲法的精神,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信仰。特別是談到憲法序言中關于歷史和國家發(fā)展目標的內(nèi)容時,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選手,能夠看出來他們?yōu)槲覈鴳椃ǖ陌l(fā)展感到很自豪,為國家的發(fā)展感到很自豪。
第二,從兩場比賽(演講比賽和知識競賽)來看,無論是在演講中還是在答題中,我都能感受到,這些選手有一種很強烈的表達知識的欲望。一組隊伍中,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組合在一起,一些小學生即便對憲法知識的理解不太完整,也能看到他們對于國家制度等知識具有一種很樸素的求知欲望。當然,面對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題目,有的選手沒有答出來或者對一些題目里相對專業(yè)的知識不確定,但是他們在回答問題、搶答問題時表現(xiàn)出的熱情,還是給我們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2019年)的比賽中有個很有創(chuàng)意的環(huán)節(jié)叫“你話我猜”,它的題目難度很大,對于憲法知識的涉及面相對來說比較廣,不是所有憲法中規(guī)定的制度和基本權利都能找到一個相對應的、很貼切生動的其他表達的。但是在比賽中,選手們的表現(xiàn)很精彩,都(對題目)完成得很好??梢娝麄兇_實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把自己掌握的憲法知識進行現(xiàn)實化、生活化了,并能夠在生活當中捕捉憲法元素了。比賽通過環(huán)節(jié)設計,能夠幫助選手們明白,憲法不是高高在上的,文本中所寫的內(nèi)容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我們所有的生活都跟憲法有關。當包含選手在內(nèi)的學生在學習憲法的時候,能把生活、現(xiàn)實、實踐跟憲法聯(lián)系起來—當然這種聯(lián)系會有一定難度,就能認識到憲法是立體的、生活的。我經(jīng)常講,憲法是公民的一種生活方式,未來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憲法認識的加深,學生們會在學習憲法、感受憲法的過程中產(chǎn)生更深的生活的感覺。
總體來說,這次比賽是成功的,參賽的選手確實從內(nèi)心對自己國家的憲法感到崇敬和自豪,也能從憲法背后看到民族的歷史和發(fā)展。
青少年法治教育:您認為青少年學習憲法的意義在哪里?
韓大元:青少年學習憲法的意義,我認為至少有四點。先說第一點,任何一個國家都要進行公民教育,讓每個公民對自己公家的歷史、主流價值觀和具體制度的運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所有的公民也要了解自己國家的憲法,因為憲法學習和憲法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每個公民在不同的年齡段,也都應接受公民教育。有了憲法教育,才能讓公民對自己國家的主流價值觀有一個基本的認同,有了這樣一個價值觀的認同后,他在參與社會、經(jīng)濟生活時,才會懂得去依照憲法維護自身的權利。憲法中承載的是國家與公民的一種共同約定,是對國家未來的一種展望。
第二點,在公民教育當中,青少年的憲法教育有著特殊的地位和要求。一個國家能不能在人民心中樹立一個健全的、良好的憲法教育觀念,要看其在小學、初中、高中推行的憲法教育?!皯椃ń逃獜耐尥拮テ稹?,這句話是有特定含義的。盡管對于小學生來說,他未必能全面理解憲法的理念和制度,但從小就開始接受憲法教育,能讓他們對國家、國家制度,包括政府、法院、檢察院等一些抽象的概念產(chǎn)生親切的感覺。伴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解能力的增強,他們會加深對國家制度的認同感。
這幾年舉辦的“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一直傳遞著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即:作為一個公民,應該對自己國家的憲法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信仰與認同。只有有了良好的小學憲法教育,才會有一個良好的初中憲法教育、高中憲法教育乃至大學憲法教育。過去,我們只強調(diào)大學或者高中階段的憲法教育,這是不足夠的,有些憲法的理念不用等到高中階段,應從小就對學生進行培育,讓憲法在他們的心里埋下種子,讓他們感到憲法是跟自身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可以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斷挖掘憲法的價值的,明白生活在憲法的保護中是很幸福的。所以,對青少年的憲法教育,尤其對小學生進行憲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點,青少年憲法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和重要標志。因為愛國主義教育不是抽象的、外在的教育,而是一種讓每一個社會個體,特別是青少年熱愛國家的教育。那么怎么培養(yǎng)青少年熱愛國家呢?要讓他們學習憲法!因為國家的基本制度、發(fā)展目標、價值、國家機構的運行方式都寫在憲法中,因此想要讓他們真正對自己的國家產(chǎn)生熱愛,就應從了解憲法開始。對青少年實施憲法教育,可以為愛國主義教育打下扎實的基礎。
第四點,對于青少年來說,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是非常重要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辈欢脷v史,就沒辦法了解現(xiàn)在的制度,更不要提形成對民族的自豪感了??墒菤v史在哪里讀呢?歷史可以在憲法中讀,因為憲法是最好的歷史教科書。憲法中的序言,憲法中規(guī)定的制度,都記載著一個國家的歷史發(fā)展,透過憲法序言,透過憲法文本,我們可以讀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從中華文明起源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從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廢除了封建帝制、中國人民進行自由民主的斗爭到1949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掌握了國家權力。憲法用很精練的語言對這些歷史進行了概括,雖然簡潔卻濃縮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學生閱讀憲法,特別是憲法序言部分,相當于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歷史教育。所以,憲法教育除了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之外,我覺得還是一個很好的歷史教育范本。
教育部在全國組織開展的“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有利于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主流價值觀,因為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青少年認同國家的價值。我國憲法非常強調(diào)國家價值觀,特別是在2018年,通過修改憲法,我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了憲法文本中,讓它成了憲法的具體制度。通過憲法來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比原來單純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有規(guī)范的基礎。這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說,不但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也有助于強化他們對國家主流價值觀的認同。所以青少年要閱讀憲法,學習憲法知識,這關系到我們國家的未來,關系到國家的年輕一代是不是真正認同國家的價值觀,是不是真正堅持國家的主流價值。
青少年法治教育:請您對全國大中小學生學習憲法和法律知識提一些建議。
韓大元: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已經(jīng)成為全國各地大中小學生學習憲法的一個很好的平臺,但青少年學習憲法不應只拘泥于一個“活動”,而是應把它變成一個日常化的、常態(tài)化的學習項目。比如,在學校的“道德與法治”課上講一講憲法,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憲法,這是我們要提倡的,把憲法學習日?;?、生活化、常態(tài)化。
在不同的年齡段,學生對憲法和法律知識的認知程度是不一樣的。相對來說,小學生的接受程度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我們無論是寫教材,還是在課堂上講憲法,要根據(jù)他們的需求,用生動、立體、生活化的語言來講述憲法。我覺得在這個方面,針對小學生的憲法教學方式可以創(chuàng)新,摒棄一般課堂上傳授知識的方式,通過一些信息化的技術,實現(xiàn)憲法教育的轉(zhuǎn)型和升級。據(jù)我所知,現(xiàn)在有些地方已經(jīng)開始這么做了,使用諸如多媒體、漫畫、手工、圖片等方式,讓小學生更易接受憲法知識。對于中學生,他們已經(jīng)開始想了解社會、了解現(xiàn)實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很旺盛,這個階段也是價值觀的塑造階段,所以這個時候?qū)λ麄冞M行正確的憲法教育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比起過去,現(xiàn)在的中學生能夠獲取更為完整的知識信息,所以他們對問題的看法也比較成熟。但是,有的時候,會出現(xiàn)他們所獲得的一些碎片化信息中包含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信息的情況。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要通過憲法教育讓他們知道哪些信息是健康的,哪些是有害的,讓他們開始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學習憲法可以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在社會問題的看法上,能夠判斷這是主流價值觀還是非主流的價值觀,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我們再看大學生,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已經(jīng)形成一定的價值認識和看法了,但是對于“90后”,特別是2000年之后出生的“00后”學生來說,他們面臨著信息化、社會價值多元化、全球化的現(xiàn)狀,處于國內(nèi)、國際形勢不確定的環(huán)境。在這種情況下,怎么讓他們保持對國家價值觀的認同、對國家發(fā)展的自信,除了專業(yè)的憲法教育之外,我認為社會的憲法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時代的大學生,很容易在價值多元化的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困惑,對一些已經(jīng)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概念,比如:正義的概念、自由的概念、人權的概念、權利的概念,提出一些疑問;也會對已經(jīng)成為社會共識的一些概念,比如:行使權利的同時要履行義務,并不贊同。大學生是社會共同體的成員,要參與社會、參與公益活動,幫助同學,培養(yǎng)集體主義榮譽感。但是,由于現(xiàn)在社會的各種變化,有些大學生還是強調(diào)自我,不愿意履行社會責任。如果在大學階段,我們不能通過憲法和法治教育讓他們具備社會責任感,明白權利和義務是相統(tǒng)一的,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那么進入社會以后,面對更加多樣化、更加復雜的社會價值時,這些大學生就會更加迷失、更加難以對現(xiàn)狀做出判斷了。所以說,大學時代的憲法教育,承載著培養(yǎng)一個合格共和國建設者的艱巨任務。如果說小學時進行的憲法教育是打基礎,中學時的憲法教育是扣人生的第一??圩?,那么,大學時進行的憲法教育就是為社會輸送合格建設者,為學生們塑造正確價值觀。所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我們在憲法教育上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其更加貼近青少年的生活,能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讓他們自愿接受,而不是作為課程知識灌輸給他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不愿意接受有灌輸性的知識,所以要求憲法老師能夠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和他們不同的需求,來講憲法。
我還有一個建議,在日常的憲法教育當中,要避免形式化。雖然可以通過知識競賽等形式,讓學生通過立體化的方式來了解、學習憲法,但是如果不堅持憲法教育自身的使命,就很容易把憲法教育變成一種形式化的東西。另外,即使進行了憲法教育,但如果學生獲得的不是理念上的認同,而只是掌握了某一個知識點,那么這樣也不符合憲法教育的本質(zhì)。現(xiàn)在借助于信息化手段的教育形式很多,但是我們要把握一定的界限,過分娛樂化、形式化的東西并不利于學生認真、嚴肅地對待憲法學習。所以憲法的教學方式、比賽方式,跟一般的內(nèi)容是不一樣的,在這個方面我希望大家可以適當注意一下。
最后一個建議,培訓憲法老師也非常重要。中國人民大學的青少年憲法教育研究中心今年(2019年)舉辦了對全國百位小學、初中老師的憲法教育教學培訓。通過與這些老師的接觸,我了解到全國各個地方的憲法教育發(fā)展是不平均的。有的學校有專職的憲法老師,可有的學校卻是體育老師兼任憲法老師。當然,這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講憲法的老師一定能夠準確地了解憲法的要義、憲法的制度。如果講憲法的小學老師、初中老師,不能準確了解憲法的精神、原則、制度、程序,那么給學生傳遞的信息就是錯的。所以,提升小學、初中憲法老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我認為還是十分必要的。專職老師的講授制度還是要推廣,像學外語一樣,如果講憲法講不準確,會影響學生的一輩子,即使到了大學之后可以再調(diào)整、改變,也比較難且收效甚微。所以,如果人生的第一??圩邮菓椃?,老師就要負起責任來,把憲法講好。
青少年法治教育:您認為憲法解釋對青少年學習憲法會起到哪些作用?
韓大元:憲法解釋是對憲法文本的內(nèi)涵、界限做一些說明。它有兩種解釋方式,一種是“有權解釋”,由憲法規(guī)定的特定機關,通過特定的程序?qū)椃ǖ奈谋緝?nèi)容作出一個解釋。在我們國家,全國人大常委會才能對憲法進行解釋,其他的機關是不能解釋憲法的。還有一種解釋叫“學理解釋”,是學者和研究者在教學、研究中,對憲法某一個條文,比如憲法中出現(xiàn)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人身自由”“通信自由”等內(nèi)容在學理上做出一個說明,但是這種說明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雖然學理解釋不具備法律效力,但它對公民學習憲法是具有引導性作用的,這是因為有權進行憲法解釋的機關不可能經(jīng)常性地去解釋憲法,但是憲法的條文相對來說又比較抽象,導致有些內(nèi)容不好理解。比如“通信自由”,雖然現(xiàn)在的信息很發(fā)達,但在1982年“八二憲法”頒布的時候,文本中的“通信”指的是那些比較傳統(tǒng)的方式,比如電話、電報等─現(xiàn)在電報已經(jīng)沒有了。那么,現(xiàn)今出現(xiàn)的郵件、手機包含在通信自由里面嗎?這時就需要一個學理上的解釋,讓人們知道現(xiàn)在通信自由保護的范圍擴大了。但是這種學理解釋沒有法律效力,如果要具備法律效力,就要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憲法中的“通信自由”出一個明確的解釋,列明通信自由包括哪些。
憲法解釋有可能對青少年產(chǎn)生意義的情況是在有權解釋數(shù)量比較少的時候,此時的學理解釋對青少年理解一些抽象的憲法條文是有幫助的。比如,憲法中規(guī)定的勞動者有休息權,這一權利說的是“勞動者”有休息權,卻不是“公民”有休息權,這是為什么呢?還有,憲法規(guī)定婦女在社會生活中跟男子有平等地位,那么“婦女”這個詞要怎么理解呢?小學生是不是婦女?婦女到底有沒有年齡的限制,有沒有特定的含義?像這樣,在社會生活中,如果發(fā)生對一些憲法條文認識不一致的情況,通過學理解釋能夠讓更多的公民理解概括性規(guī)范的背后具有的廣泛內(nèi)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每一個憲法條文未來都會有解釋的空間,一旦做了解釋,人們就對憲法規(guī)定的內(nèi)容有了統(tǒng)一的認識了。另外,新的解釋也會更適應新的變化,使得人們可以更加開放地看待一些特定的憲法條文,將新形勢下憲法的新變化作為生活的指導,繼而引導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在這一點上未必是直接解釋,但是對未來通過憲法確立一些新的規(guī)則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