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部 江蘇 南京 210000)隨著社會逐漸步入快速"/>
曲國紅 智俊娜( 通訊作者) 談震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老年醫(yī)院<江蘇省省級機關醫(yī)院> 藥學部 江蘇 南京 210000)
隨著社會逐漸步入快速老齡化階段,我國高齡老年人、慢性病老年人、失能老年人、空巢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老年人通常情況下會存在有多種疾病,故而往往需要多重用藥治療。多重用藥目前在臨床上尚未給出明確的定義,在國外研究中一般以老年人同時用藥種類不低于5 種為準,目前我國老年人用藥不低于5種患者所占的比例可高達86.4%[1]。多重用藥存在著非常高的潛在不適當用藥風險性,會影響到患者的最終治療效果[2]。本次研究主要以老年多重用藥患者為對象,分析潛在不恰當用藥的實際情況。
調查本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老年多重用藥門診就診的100 例多重用藥患者,分析100 例患者的不適當用藥情況。100 例患者中有男56 例,女44 例,平均年齡為(82.28±9.024)歲。納入標準[3]:不低于65 歲患者;至少有1 種慢性疾病患者;日常用藥不低于5 種患者,其中包括處方藥,不含有保健品以及非處方藥。排除標準[4]:終末疾病或者是重癥疾病患者;同時存在有認知功能或者是精神障礙患者。本次調查患者和患者家屬均知情。
調查100 例患者的臨床用藥資料,詳細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各項用藥信息等,總結患者的人口學資料、實際患病情況、具體用藥情況以及存在的潛在不恰當用藥情況等。
分析100 例患者患病情況和用藥情況,對其所患疾病種數(shù)和用藥種數(shù)進行記錄,計算出用藥總數(shù)5 ~10 種、11 ~20 種、超過20 種患者所占比例和平均用藥種數(shù);采取美國老年醫(yī)學會(AGS)新增修訂版Beers 標準分析100 例患者的潛在不恰當用藥發(fā)生情況,對患者的潛在不適當用藥情況進行判斷,本次研究100 例患者的藥物處方中需要至少擁有一種 Beers 標準中的不適當用藥,并將其作為觀察指標;采取依從性調查問卷分析100 例患者的多重用藥依從性,調查問卷主要包括四項問題,分別為有無忘記服藥現(xiàn)象發(fā)生?有無有時不注意用藥現(xiàn)象發(fā)生?在自身臨床癥狀呈現(xiàn)出好轉趨勢時有無私自停藥現(xiàn)象發(fā)生?當自身臨床癥狀呈現(xiàn)出惡化趨勢時有無私自停藥現(xiàn)象發(fā)生?依從性佳表示患者四項問題回答結果均為否定,4 個問題中有任意一項回答為肯定即代表依從性差,服用依從性=依從性例數(shù)/總例數(shù)。
通過Excel 表格展示患者的潛在不恰當用藥發(fā)生情況,藥物主要包括苯二氮?類藥物、質子泵抑制劑、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抗膽堿藥物、α1 受體拮抗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觀察記錄各項潛在性不適當用藥發(fā)生例數(shù),計算占比;展示100 例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同時計算出各項所占比例。
100 例患者中所患疾病最少種數(shù)為2 種,所患疾病最多種數(shù)為11 種,最少用藥數(shù)量為5 種,最多用藥數(shù)量為20 種。100 例患者中用藥總數(shù)5~10種有51例,占51.00%;11~20種有25例,占比25.00%;超過20 種有24 例,占比24.00%,平均用藥為9 種。
100 例患者中有55 例患者存在有潛在不恰當用藥情況,發(fā)生率為55.00%;占比位居前三的藥物分別為苯二氮?類藥物,占比28.00%,超療程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占比12.00%和抗膽堿藥物,占比8.00%。詳見表1。
100 例患者的多重用藥總依從率為26.00%;四項問題中依從性最高的是有無有時不注意用藥現(xiàn)象發(fā)生,為60.00%,最低的是有無忘記服藥現(xiàn)象發(fā)生,為50.00%。詳見表2。
表2 100 例患者的多重用藥依從性分析
目前老年人大多患有多種疾病,需要服用多種藥物,為了提升患者服用藥物的依從性,為了改善患者多重用藥合理應用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幫助患者合理應用藥物,有助于對老年人的臨床病癥進行控制[5]。
老年患者大多具有多種疾病共存現(xiàn)象,需要接受多種臨床藥物治療,當患者所服用藥物中如果有一種藥物存在的潛在危害要高于該藥物本身給患者帶來的醫(yī)療益處,即意味著為潛在不適當用藥物[6]。老年患者需要避免長時間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該藥物會對患者的胃腸道黏膜功能造成損傷,容易提升患者發(fā)生胃潰瘍的概率,相對比于其他患者來說,長期服用該藥物患者發(fā)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要高很多;苯二氮?類藥物會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造成損害,會提升患者出現(xiàn)骨折、跌倒、譫妄等癥狀的發(fā)生率。在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過程中,相關醫(yī)護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各項臨床癥狀的重視程度[7]。醫(yī)院需要定期為醫(yī)師展開培訓,需要確保相關醫(yī)護人員能夠對老年多重用藥患者存在的潛在不恰當用藥現(xiàn)象進行識別,最大程度上減少臨床不合理用藥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另外醫(yī)院需要以老年患者為中心,建立起適宜用藥清單,為患者臨床合理用藥打下良好基礎[8]。本次研究結果表明100 例患者中所患疾病最少種數(shù)為2 種,最多種數(shù)為11 種,最少用藥數(shù)量為5 種,最多用藥數(shù)量為20 種,平均用藥為9 種;100 例患者中有55 例患者存在有潛在不恰當用藥情況,發(fā)生率為55.00%;100 例患者的多重用藥總依從率為26.00%。說明老年多重用藥門診患者現(xiàn)階段潛在不恰當用藥發(fā)生情況嚴重,給予針對性干預具有積極意義。
表1 100 例患者的潛在不恰當用藥發(fā)生情況分析
綜上所述,老年多重用藥門診患者具有比較嚴重的潛在不恰當用藥情況,臨床上需采取適宜的方式進行干預,為患者健康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