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強 馮明亮 韓玉平
摘 要:HCB-2評價井位于С.Нуржанов油田西北褶皺東北區(qū)塊,屬哈薩克斯坦阿特勞州,距阿特勞400km,為西部在阿特勞新增市場,且設計井眼為直--增--穩(wěn)--降--穩(wěn)五段制結構,為穩(wěn)固市場,順利完成該井鉆探任務,研究HCB-2井快速鉆井技術、如何有效保證定向井取芯收獲率、研究特殊井復雜事故的預防尤為重要,通過以上技術的研究和現(xiàn)場實踐,在公司領導大力支持下,圓滿完成了該井鉆探任務。
關鍵詞:鉆井技術;取芯技術;預防
1 概述
HCB-2井為一口定向井,設計垂深3500m,斜深3700.39m,設計方位354.43°,最大井斜37.27°,水平位移716.34m,井眼軌跡設計為直--增--穩(wěn)--降--穩(wěn)結構,在第二穩(wěn)斜段取芯5筒。
2 地層巖性特征
該區(qū)塊所鉆地層為早第三記、白堊系、侏羅紀和三疊紀,主要巖性為泥巖、砂巖,夾煤層、石膏層及鹽層。
3 存在技術難點
3.1 快速鉆井技術難點
通過對該井設計地層巖性進行分析并與鄰井資料對比,該井施工中有以下鉆井難點:①下白堊紀及以上地層主要以泥頁巖地層為主,水敏性強,易水化膨脹,導致井下復雜,且地層中含有砂巖,普通PDC鉆頭容易磨損,使用壽命受限;②上侏羅紀和中侏羅紀地層中有煤層,易發(fā)生井塌,鉆進過程中極易造成上提鉆具遇阻、遇卡及起下鉆困難;③下侏羅紀地層主要以砂巖地層為主,砂巖膠結性好,機械鉆速低。
3.2 定向鉆井技術難點
該井1550m開始造斜,2109.04m增井斜至37.27°,后穩(wěn)斜鉆進至2712.35m,自井深2712.35m開始降斜鉆進,至井深3271.39m降井斜至0°,穩(wěn)斜鉆進至完鉆井深3700.39m,為典型的直--增--穩(wěn)--降--穩(wěn)結構設計,軌跡設計的特殊性給該井施工帶來了很多困難。井身剖面設計如表1。①該井自1550m開始控制軌跡至3700.39m,軌跡控制段長2150.39m,使用常規(guī)定向井工具托壓嚴重,穩(wěn)斜段鉆進中穩(wěn)斜穩(wěn)方位困難,鉆井至后期,定向施工會異常困難;②設計第一穩(wěn)斜段井斜為37°,而30°-45°井眼最容易形成“巖屑床”,極易造成井下復雜及事故;③1550m-2109.04m井段為造斜段,且地層顯示多為泥頁巖及砂巖地層,地層疏松,起下鉆頻繁易產(chǎn)生“鍵槽”,導致起鉆遇阻;④特殊的井眼軌跡決定了該井施工后期鉆進扭矩及鉆具摩阻居高不下,后期鉆進及起下鉆是該井成敗的關鍵階段。
3.3 第二穩(wěn)斜段取芯技術難題
①HCB-2井顯示層多為粗砂巖,巖石膠結致密,使用聚晶鉆頭機械鉆速低;②硬地層割芯困難,加上井眼軌跡特殊,停留時間過長易于粘卡;③在定向井取芯尚屬首例,如何有效保證取芯收獲率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技術難題。
4 針對性技術的實施及技術亮點
針對HCB-2井快速鉆井、定向鉆井、定向取芯等技術難題,制定了相應的鉆井技術方案及復雜事故預防措施:
4.1 快速鉆井技術亮點
上部地層優(yōu)選19mm復合片攻擊性強、抗研磨的PDC鉆頭,型號為SP1935D,并使用成熟的復合鉆井技術,使用井段114.00m-1501.00m,進尺1387.00m,平均機械鉆速8.46m/h。下部侏羅紀地層膠結致密,使用16mm復合片SP1635D鉆頭,鉆井井段3261.15m-3550.00m,機械鉆速2.82m/h。侏羅紀下部地層果斷使用渦輪鉆井技術,提速效果明顯,使用井段3568m-3700.39m,進尺132.39m,機械鉆速7.79m/h。
4.2 定向井新工藝技術應用
針對該井軌跡控制段長,普通定向井工具施工困難等問題,使用POWER-V旋轉導向技術,不但提高了機械鉆速,保證了井眼軌跡,而且避免了普通定向井工具擺工具面困難、托壓嚴重、穩(wěn)斜穩(wěn)方位困難、彎螺桿使用井下風險等技術難題。
POWER-V旋轉導向使用進尺2119.24m,平均機械鉆速6.09m/h。鉆具結構:216mmPDC鉆頭+174mmPower Drive+174mm信號接收器+171mm無磁鉆鋌(內置MWD)+212mm扶正器+171mm無磁鉆鋌*2+171mm過濾器+127mm加重鉆桿*24+165mm隨鉆震擊器+127mm加重鉆桿*6+127mm鉆桿。
4.3 取芯技術亮點
HCB-2井取芯使用休斯廠家進口10刀翼16mm復合片ARC427鉆頭取芯,取代了老式聚晶鉆頭及老式復合片取芯鉆頭,機械鉆速高,平均機械鉆速為2.49m/h,HCB-2井取芯4筒,收獲率均達到100%。
HCB-2井取芯過程中,因井眼軌跡特殊,加上使用215.9mm滿眼鉆頭取芯,取芯工具下至井底扭矩明顯增大,鉆進扭矩大,割芯時鉆具拉力無法有效傳遞至鉆頭。該井割芯過程中,釋放鉆具扭矩后,比原懸重(加摩阻)多上提300kN、400kN、500kN,最終上提鉆具600kN都不能割斷巖芯,下放鉆具至原懸重,發(fā)現(xiàn)轉動頂驅困難,增大扭矩轉活鉆具。通過嘗試停頂驅但不釋放鉆具扭矩上提鉆具完成割芯,上提鉆具多提300kN后巖芯割斷,探低無掉芯。后為保證井下安全,一直沿用旋轉割芯,保證了該井取芯收獲率。
5 操作規(guī)程的執(zhí)行
針對該井井眼軌跡的特殊性,在施工后期制定了詳細的技術措施,具體如下:①該井自定向鉆進開始,嚴格執(zhí)行短起下鉆措施,堅持“兩短一長”,及時清除井壁巖屑床;②煤層井段鉆進中,嚴格按煤層鉆進操作措施“進一退二”,順利鉆穿井眼后短起下鉆,保證了煤層段井壁穩(wěn)定;③由于泥漿服務為甲方外包,泥漿潤滑性差,鉆至3000m以后,接立柱過程中即有粘卡跡象,隨即規(guī)定在接立柱過程中使用轉盤轉動方式活動鉆具一次;④該井下鉆至井底提前1-2個立柱開泵循環(huán),但渦輪下至井底及后期通井下至井底都有不同程度的憋泵跡象,通過下鉆、開泵等技術規(guī)程的嚴格落實,避免了井下事故的發(fā)生;⑤鉆進至3500m以后,接立柱困難,接立柱前反復循環(huán)劃眼5遍,停泵接立柱過程中,在操作間歇使用轉盤活動鉆具3次,從而保證井下鉆具安全。
6 效益分析
HCB-2井是西部公司在阿特勞地區(qū)一口高難度定向井,很受甲方關注,通過各項技術措施的執(zhí)行,快速、高效完成了該井的鉆探任務,井眼軌跡控制、取芯收獲率等各項技術指標深得甲方滿意,該井順利完井,在鉆井市場持續(xù)低迷的環(huán)境下,為公司贏得阿特勞地區(qū)工作量做出了貢獻,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海忠,范成浪,王永國,劉龍林,楊興.南哈中科氣田快速鉆井技術研究與應用[J].西部探礦工程,2018,30(10): 48-50+53.
[2]陳秀明.塔河南區(qū)塊快速鉆井鉆井液技術[J].西部探礦工程,2017,29(11):34-36.
[3]姜相.深井鉆井液技術難點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20(03):185-186.
[4]楊光.長水平段水平井鉆井技術難點探討[J].石油和化工設備,2020,23(0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