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
摘 要?九一八事變后,全國掀起了抗日熱潮,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廣大愛國學生積極投身抗日活動。在此背景下,福建協(xié)和大學的師生也積極投身抗戰(zhàn),他們的努力在該校出版的期刊中有所呈現(xiàn)。本文通過整理期刊中的史料對福建協(xié)和大學學生組建的抗日社團——反日救國會進行研究,展現(xiàn)福建協(xié)和大學師生抗日活動一個縮影。
關鍵詞?福建協(xié)和大學 反日救國會 抗日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全國范圍的抗日浪潮高漲,在此背景下,福建協(xié)和大學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抗日救亡活動,如先后成立多個抗日社團,開展形式多樣的抗戰(zhàn)宣傳,響應號召投身抗戰(zhàn)前線。從現(xiàn)有成果看,學界對此已有一定關注,如黃新憲:《抗戰(zhàn)時期的福建協(xié)和大學師生》[1],彭淑敏:《為國育才 自強不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福建協(xié)和大學(1938—1945)》[2],羅德里克·斯科特:《福建協(xié)和大學》[3],福建協(xié)和大學校友會:《福建協(xié)和大學史料匯編》[4],黃濤:《大德是欽——記憶深處的福建協(xié)和大學》[5],這些成果對福建協(xié)和大學的抗日活動多有闡明,揭示了福建協(xié)和大學的抗日活動的廣泛性和多層性,對于從整體上認識和評價福建協(xié)和大學的抗日活動提供了諸多啟示,然而就具體和微觀層面而言,有關該??谷丈鐖F的研究還有許多需要深入探討的方面。本文通過對館藏期刊中相關史料的梳理和挖掘,以福建協(xié)和大學反日救國會為研究對象,揭示該組織成立的背景、結構、宗旨、活動及解散過程,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充福建學生抗戰(zhàn)社團問題的研究,提升館藏福建協(xié)和大學相關史料的價值。
一、反日救國會成立的背景
1931年9月18日晚10點20分,日本關東軍炸毀了沈陽柳條湖附近的鐵路,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隨后,日本關東軍轟擊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隨后,日軍侵占沈陽,又陸續(xù)侵占了東北三省。“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次日,全國各大報紙就對這一震驚世界的事件進行連篇累牘的報道,世界為之震驚,國人為之嘆息?!盵6]事件爆發(fā)后,全國學生積極行動起來,舉行游行示威,反抗日本侵略,如九一八事變后,在南京召開了一次全國學生抗日救國會議,當時上海、南京、北平、天津、廣州、武漢、福建、山東等省市都派出了自己的學生代表參會。會議成立了“全國學生抗日救國聯(lián)合總會”以加強對全國學生抗日救國運動的領導[7]。福建省內的學生抗日救國運動也風起云涌,“9月25日福州各中小學聯(lián)合召開反日救國運動大會,號召全省學界人士投入抗日運動,開展抗日救國宣傳并且要求福州師生員工一致抵制日貨,加強軍事操練,時刻準備抗日殺敵。9月30日,福州學生又召開反日救國大會,號召熱血青年奮起,堅持抗日斗爭?!盵8]在這樣的背景下,福州高校紛紛建立反日救國會,福建協(xié)和大學學生也響應此號召成立了類似組織。
二、反日救國會成立的經過
1931年出版的《福建教育廳周刊》刊載了《福建教育廳全省各級教育機關抗日救國實施方案”》一文,其中第二部分記載了:“本省各中等學校教職員學生校工應在當?shù)攸h部及政府指導之下組織某某學??谷站葒鴷崃覅⒓涌谷站葒\動,其工作可分為宣傳、義勇軍訓練、對日經濟絕交、研究設計等部,各部工作大綱及實施事項分別規(guī)定如后。”[9]在《協(xié)大半月刊》反日運動新聞中記載一則《反日救國運動中之新聞片張》:“本校為本省最高學府,平日對于愛國運動極為熱誠注意,而且每能以根本解決之精神提出對付。此次日本帝國主義者,乘我中華各省水災風災,救死扶傷不暇之際,妄動干戈,犯我國境,東北一帶痛遭蹂躪侵略,屠殺人民掠奪財物,奸淫婦女,凡屬獸性行為,無所不用其極,我中華無故受此空前奇辱,萬世浩劫,莫此為甚,誰無血氣,其能不怒發(fā)沖冠,切齒痛恨哉。本校學生自治會哀鑒及此,爰即協(xié)同校內教職員組織反日救國會負責辦理一切反日救國事宜。全體于負辱忍痛時,矢心矢志誓復國仇。茲將日來該項運動進行經過略志一二以餉國人,萬祈各界共起赴難,國是挽頻,在此一著,嗚呼哀哉!”[10]在此,第一次出現(xiàn)了反日救國會的字眼,也交代了建立此組織相關背景。根據期刊記載可推斷,福建協(xié)和大學反日救國會應在1931年10月7日之前成立,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全體學生選出的代表四人(沈省愚、林興良、林元溪、王師復)、學生自治會代表三人(吳士衡、宋尚和、陳庚蓀)、教職員黨義研究會代表三人(曾克熙、李宜瀛、楊錫圭)。反日會成立后,制定了該會的工作計劃?!霸摃闪⒑?,當即積極擬工作計劃,以便于分期進行,該項計劃,據聞系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工作計劃為救急之務,重在臨時宣傳,喚醒民氣,其集中地點在本校附近之鄉(xiāng)村,第二期工作計劃為治本之務,重在持久反之工作,研究對付日本之根本大計?!盵11]根據工作計劃,“急救工作分為三日進行,第一日為十月七日,全體學生并教職員共分為三十大隊,每隊,擔任馳赴數(shù)村宣傳,第一日各隊特備紅色紙聯(lián)印反日標語:‘日本殺我民占我地 殺你日本三千刀 同胞食其肉寢其皮 雪我中華萬古仇。該項紅色紙聯(lián)系用以替代普通標語,既美觀,又能適合鄉(xiāng)民心理,故按戶粘貼時,鄉(xiāng)民極表歡迎,爭相查問該對之意義,同學于此時便號召鄉(xiāng)民做宣傳演講。第一日到之鄉(xiāng)村共百余,鄉(xiāng)民臨場聽講者無數(shù);第二日為十月九日,本日宣傳工作系用個別談話式,由同學分向鄉(xiāng)村與農民個別談話報告此次日本侵略東北三省之經過,及我國民對此國仇應具之態(tài)度,簡為敘述鄉(xiāng)村均覽憤激,所到之鄉(xiāng)村每日鄉(xiāng)民狂呼大叫曰:‘日本仔,確實欺負我們太夠又曰:‘要亡,大家要性拼他一拼,要死齊死。亦可見民氣受同學宣傳后,帛張之一班也,本日同學分帶標語,畫報四處粘貼,民眾爭先想后往觀,至形熱切。第三日為十月十二日,系向城市居民宣傳,集中點在倉前山,外人居住一帶,本校同學帶赴粘貼之標語除普通用者外,復備英文布標語四大幅,中寫標語如次:1.Down with Violators of world peace;2.Down with imperailism;3.I eaques Intervention wanted;4.Appeal for Justice”[12]。
計劃中提到的治本之務,以“治本工作之預備”進行說明:“該項工作須以遠大之眼光,下澈始澈終之決心,一切計劃又須有整個之籌謀,以收前后一致之勞。故擬于本次大宣傳后再作從長計議,內容如何未得而知?!盵13]
1931年10月14日,協(xié)大反日救國會形成了該組織的執(zhí)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各科科員。協(xié)大反日救國會還明確了各科的主要任務。研究科:組織一個日本研究會邀請同學自由參會,并于圖書館撥出一書架將館內所有關于日本研究之書籍排列以資參考;講演科:組織講演隊按期分向本校附近鄉(xiāng)村如魁岐、下岐、廉浦等鄉(xiāng)作反日宣傳,每次備有標語、傳單、壁報等以引起鄉(xiāng)民之注意;出版科:擬出反日運動特刊,兩期材料正在搜集中;戲劇社:擬往省會作公開表演,已托由青緣社積極籌備一切;文書科:發(fā)表各次會議議案,并將會務進行經過時向省總會報告,并于各報館聯(lián)絡;會計科:擬定本會預算,并募集本會經費;事務科:辦理本會臨時各種事務;青年科:加緊本校軍事訓練,組織學生義勇軍,計分兩大隊,除原定訓練時間外,每隊每星期另加三小時操練;救護科:組織救護基本隊,先以三人為限,在相當時間內積極給予急救之普通常識,訓練畢由三人轉向同學募集救護隊,分別訓練。
反日救國會成立以后,對前期尚未明確的治本工作進行了籌劃?!半加诘诹纬e行時特派總務部長會同研究及出版兩科擬定具體草案,該項草案經于十一月十六日第七次會議時提出報告,旋由大眾討論,僉 認該草案尚屬可行,當即議決通過照辦,茲將該草案附錄如左?!盵14]草案的內容分為原則、工作種類、工作分配法三個部分:
原則方面:一、以民眾公民教育與鄉(xiāng)村生活的改進為本校救國運動的中心。二、校內各項活動均以此種運動為依歸。三、先定魁岐鄉(xiāng)為工作對象,并在可能范圍內兼下岐鄉(xiāng)事業(yè)。
工作種類:(甲)在魁岐:一、油印土腔刊物,內容以簡易為原則。二、每月兩次舉行公開聚會,秩序分以下數(shù)種。(一)演講會:個人衛(wèi)生、公共衛(wèi)生、農業(yè)改進、公民常識;(二)幻燈演講;(三)電影;(四)戲劇,本校戲劇團表演,指導小學兒童表演;(五)音樂會;(六)露天電影;(七)時事。三、創(chuàng)設民眾教育館,內置報紙地圖、各種圖書及娛樂品——棋乒乓。四、研究鄉(xiāng)村生活各方面。(乙)下岐鄉(xiāng):一、分派刊物,二、每月舉行集會一次。
工作分配法:為了實行反日救國會的各項措施,教職員工積極行動起來,提倡節(jié)儉,抵制日貨?!敖搪殕T提倡穿著制服,本校學生組織反日救國會,全體教職員熱烈參加,共同努力標識一致。經過情形均經本刊錄志最近教職員為提倡實行儉樸生活,抵制外貨,實用國貨起見,決定全體改穿制服,布料須以純粹國貨裁制。式樣系采用學生裝。聞已托由王調興、李宜瀛二君負責搜尋布樣,再交全體酌定,即便付制云。”[15]
三、反日救國會的被迫解散及意義
“自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劫掠我國東北的事件后,舉國人民普遍掀起了反日的斗爭;福建省內各地亦是一樣。但蔣介石政府處處壓迫人民這種行動,同時肆無忌憚地在進行爭權奪利的內戰(zhàn)與反共?!盵16]
1932年5月5日,南京政府與日本簽訂了《淞滬停戰(zhàn)協(xié)定》,協(xié)定規(guī)定雙方自簽字之日起停戰(zhàn);蔣介石南京政府承諾取締一切抗日活動。在此協(xié)定的影響下,蔣介石開始全面禁止抗日,取消各種抗日社團。1932年福建協(xié)和大學“救國十人團組織新聞”中記載:“本校自前學期組織反日救國會以后,各種救國計劃均經全體教職員學生協(xié)力辦理已略具端倪,本擬繼續(xù)進行,冀得效果。熟料反日救國會近被政府取締,禁止進行?!盵17]
福建協(xié)和大學反日救國會迫于形勢被解散,但是在其成立之后,有分工明確的組織機構、有具體的活動計劃和方案,積極發(fā)動學生組織各種形式的抗日宣傳活動,通過各種形式抵制日貨,尤其是針對協(xié)和大學的地理位置確定了把鄉(xiāng)村宣傳作為重點,對于凝聚福建協(xié)和大學的抗日斗志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也為后續(xù)各抗日社團的建立提供了經驗。
參考文獻
[1]黃新憲.抗戰(zhàn)時期的福建協(xié)和大學師生[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5(4):42-44.
[2]彭淑敏.為國育才 自強不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福建協(xié)和大學(1938—1945 )[J].民國研究,2013(1):75-95.
[3]羅德里克·斯科特.福建協(xié)和大學[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
[4]福建協(xié)和大學校友會.福建協(xié)和大學史料匯編[M].福州:海峽出版發(fā)行集團/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
[5]黃濤. 大德是欽:記憶深處的福建協(xié)和大學[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7.
[6]董學升.九一八事變及東北淪陷后國人的反應[J].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2018(2):85.
[7]林魯文. 民族主義社會思潮與民國時期福建學生運動歷次高潮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4:60.
[8]肖學信.九一八事變后福建學生的反日愛國斗爭[J].黨史研究與教學,1984(4):33.
[9]福建教育廳全省各級教育機關抗日救國實施方案[J].福建教育廳教育周刊,1931:24.
[10][11][12][13][14]反日運動新聞:反日救國運動中之新聞片張[J].協(xié)大半月刊, 1931,1(19):6,6,6-7,7,9.
[15]校務概況一束:教職員提倡穿著制服[J]協(xié)大半月刊,1932,2(3):7.
[16]徐天胎.福建民國史稿[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147.
[17]救國十人團組織新聞.[J]協(xié)大半月刊 193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