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報道,瑞士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年輕時,其表面可能被巖漿海洋覆蓋,而從沸騰的海水中升起的氣體構造的大氣層可能與如今金星上的大氣層一樣有毒。
研究指出,在地球誕生初期,被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了一下腰”,產生了這些巖漿海洋。此外,撞擊產生的熱量也將年輕行星的不少地方融化并創(chuàng)造了月球。此后,隨著巖漿海洋逐步冷卻,一些化合物從熔融混合物中凝結出來,形成大氣層。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一個充滿二氧化碳且氮含量相對較低的密集大氣層與我們的地質記錄最匹配,這有點類似現(xiàn)在金星的大氣層。
研究人員解釋稱,地球比金星涼,這使液態(tài)水得以保留在地球表面,從大氣中提取二氧化碳,并阻止地球經歷失控的溫室效應——金星正是經歷了這一溫室效應而變成了現(xiàn)在炎熱的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