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
教育,是孩子心智發(fā)展的基石,在各項教育中,家庭教育扮演著相當?shù)挠绊懥?。父母親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行為的反應等,攸關著孩子人生觀、人格優(yōu)劣、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
有一則故事,正好說明了這個道理。美國有位醫(yī)藥發(fā)明家,自小就愛喝牛奶。有一回,他打開冰箱想拿牛奶喝,一沒抓穩(wěn),整罐牛奶潑了一地??粗鴿M地的牛奶,他惶惶無措,不一會兒,媽媽朝廚房走來,他更是膽戰(zhàn)心驚。只見媽媽驚喜地說道:“好漂亮喔!你看,多壯觀的牛奶海洋?!眿寢尩姆磻?,讓他原來的膽怯,頓時煙消云散。
媽媽摸了摸他的頭說:“來!我們來玩?zhèn)€游戲,你跟媽媽一起將牛奶海洋送到門外,好不好?”他高興地點點頭。隨后,媽媽帶著他將廚房徹底地打掃一番,又教他如何拿,才不會打翻牛奶。以鼓勵的教導代替責罵,能培養(yǎng)孩子心理世界的平靜與積極性,遇到挫折時,他們懂得以平和的心情處理和面對;面對自己的過失,他們勇于承擔;對于世事,他們知道包容、謙讓的可貴。
在教育問題上,嚴格管教與慈悲愛護都是必需的,因為不嚴則不敬,不愛則不服,禪門祖師教導弟子之心,正可以供大家借鑒。
仙崖禪師以關懷感化夜游學僧;良寬禪師以一句“年紀大了,鞋帶都系不動”,巧妙地化導浪蕩的侄兒;趙州禪師以一句“小便別人無法代替”,警惕學人須直下承當;南隱禪師運用一句“茶杯滿了”,點撥行者不可以自滿;乃至佛陀教導弟子,絕少打罵、拒絕、責備、否定,大都用鼓勵和關懷的方式,讓弟子知錯能改。
曾國藩說:“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以德熏人,是以善養(yǎng)人。”運用智慧、慈悲、關愛、鼓勵教育孩子,必定能在無形之中發(fā)揮潛移默化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