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波
河北省順平縣的嶺后村,是塊盆地,四面環(huán)山,山背后還是山,一條340米的穿山隧道是村里與外界連接的唯一通道。如今嶺后村出名了,因為嶺后小學出了一位網(wǎng)紅校長。
多年來,嶺后小學因交通不便,地處偏僻,外地老師不愿意來,教學質量不斷下降。隨著村民對山外面世界的渴望和學校資源的匱乏,嶺后小學的生源逐年流失,先后轉走170多名學生,老師先后走了5人,留下來的老師也都在打報告要求調離。村民開始擔心嶺后小學會被關閉。
2014年,陳文水臨危受命調往嶺后小學擔任校長。暑假開學的前幾天,陳文水用力推開學校銹跡斑斑的大門,隨著“吱吱呀呀”的開門聲,映入眼簾的是操場上的滿目瘡痍,雜草叢生。雖然校舍還能看到修葺的痕跡,但教室里的桌椅已經(jīng)破舊不堪,用磚頭支起一條腿的講桌上散落著粉筆頭。
跟在身后的教務主任告訴陳文水,教研室里唯一的電教設備,是一臺慢得像邁不動步子的老黃牛、開機需要半個小時的電腦。陳文水雙手抱在胸前,坐在一把快要散架的椅子上,感覺自己的眼睛仿佛飄進了沙子,他用手揉了揉眼睛,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曾經(jīng)的母校,曾經(jīng)生機勃勃的嶺后小學,為什么幾年間就如此敗落?他習慣性地咬了咬嘴唇,在心里暗暗地說:“嶺后小學不能再這樣了!”
開學后,陳文水主持召開了一個特別的教職員工會議,議題是“嶺后小學怎樣能留住生源,留住老師”,他把所有的意見收集在一起,用手機拍下校園的現(xiàn)狀,一次次地穿過340米的隧道去縣教委,去縣愛心辦,尋求幫助。經(jīng)過他的努力,慢慢地教室的墻粉刷了,教學儀器更新了,縣愛心辦向嶺后小學捐贈的書也到位了,老師要求調走的呼聲小了。村里有人把在山外上學的孩子也接回嶺后小學了。
2016年,為了給學校打一口井,讓孩子們喝上干凈的水,陳文水帶著4名老師5名學生去北京參加一家銷售公司的年會。他把學校的飲水視頻播放給公司老板看,當看到全校師生們艱苦的環(huán)境后,老板只提了一個要求“把改造以后的飲水情況拍成視頻發(fā)過來”,就把愛心款項打到小學的賬戶上。在改造過程中,陳文水每天把工程進度拍成小視頻用QQ發(fā)給老板,工程隊的人勸他:“你這樣做累不累呀?改造完了發(fā)一個就可以了?!标愇乃α诵φf:“我這樣做就是讓獻愛心的人放心,看到嶺后小學的每一個變化?!?/p>
2018年9月的一天,陳文水看兒子玩手機笑得前仰后合,就批評兒子不好好學習。兒子說是在刷抖音,是新的信息傳播方式,屬于正能量。陳文水突然生出一個念頭:嶺后小學的學生80%是留守兒童,我也注冊個抖音號,讓更多的人看到孩子的現(xiàn)狀,看到大山里孩子求學的辛苦。
陳文水拍的第一條抖音視頻,是孩子們中午吃飯的場景,好多人除了點贊和轉發(fā),還要求向嶺后小學捐助。陳文水在收到捐助后,把捐助的落實情況逐一拍成短視頻上傳到抖音。通過一條條短視頻的互動、交流與反饋,網(wǎng)友們不僅認識了嶺后村以及嶺后小學的學生,也知道了在嶺后小學有這樣一位充滿愛心的校長。短短幾個月,陳文水的粉絲超過15萬,獲贊近300萬。
越來越多愛心人士的關心改變了學校的面貌,如今走進嶺后小學,微機室、實驗室儀器、文體器材一應俱全,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飲水機、空調柜機等山村家庭并不多見的電器也出現(xiàn)在教室里。在陳文水的努力下,從2014年年底至2019年,有關部門對嶺后小學總投入超過200萬元,學校辦學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外出求學的孩子回來了,全校學生由過去的幾十人增加到了近300人。可喜的是,5年來,村里孩子無一輟學。
2019年10月19日,以“看見每個你”為主題的抖音美好奇妙夜在廣州成功舉辦。晚會上,陳文水說:“通過鏡頭,大山深處的嶺后小學被更多人看到,是抖音改變了孩子們的生活?!敝鞒秩苏f:“是的,抖音成了嶺后小學通往外界的第二條路,抖出了愛心,也抖出了大山深處的網(wǎng)紅校長。”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