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語境下,“工具人”隨處可見,甚至在官場一一顯形。而“工具人”投射到官場,是一種不良上下級關系的表現(xiàn),會對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上下級關系、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進行反噬。官場“工具人”到底是如何產(chǎn)生的?又該如何避免成為“工具人”?
何為官場“工具人”
近日,山東乳山黨史辦主任徐華偉打下屬的視頻經(jīng)曝光引起公憤。除了“徐大人的官威”引人憤怒外,被打下屬唯唯諾諾的樣子也引起網(wǎng)友感慨——妥妥一個官場“工具人”誕生了。
何謂“工具人”?即有用時叫來做事,無用時就愛理不理的人。也指毫無保留地付出,卻不會得到任何回報,就像工具一樣存在。
當數(shù)據(jù)時代方興未艾、物化時代迅速崛起時,“工具人”屢屢被提及,“工具人”現(xiàn)象也無可避免地投影到體制內(nèi)。無論是“被工具人”還是自甘淪陷,不管職位高低,體制內(nèi)的似乎總能在以下類型中對號入座。
忠犬型? 蘭州市委原副秘書長金晉哲是典型的“忠犬型”下屬,跟隨“老領導”虞海燕從國企酒鋼到黨政機關,從地方到省城。為了“盡忠”,他對虞海燕言聽計從。虞海燕在擔任蘭州市委書記期間整合成立了一個督查室,由金晉哲主管。金晉哲在培訓時,一味向青年干部灌輸效忠觀念,要求他們聽話,撰寫“洗腦”思想?yún)R報等。
出氣筒型? 安徽省司法廳原黨委委員、副廳長程瀚是出了名的霸道官員。他在擔任合肥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時,言語粗魯、喜怒無常,想罵誰就罵誰。某縣公安局政委開會時看手機,程瀚大罵“滾出去”;到基層派出所視察,某民警起立敬禮慢了,程瀚上去就是一耳光,罵其“不長眼”。當年程瀚的這些下屬,只能以超強的抗壓力忍耐著,有的則主動成為程瀚耍官威的“工具人”。
主動背鍋型? 湖南某區(qū)級事業(yè)單位中秋節(jié)時集中購買了一批3萬元的購物卡,用于節(jié)日給上級主管部門領導送禮。這一事情被發(fā)現(xiàn)后,區(qū)委巡察組找相關人員談話。辦公室李主任為了討好領導,主動將所有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充當“背鍋王”,說送禮數(shù)額不大未向領導請示就自行決定了。單位領導也樂見有這么一個“工具人”扛下所有責任。巡察組調(diào)查核實后發(fā)現(xiàn)單位領導有參與。替領導“分憂”不成,李主任卻因對抗組織調(diào)查背了一個嚴重警告的處分。
“工具人”是如何養(yǎng)成的
其實,上述“打人事件”僅僅勾勒出官場“工具人”現(xiàn)象的冰山一角?!肮ぞ呷恕蓖渡涞焦賵觯且环N不良上下級關系的表現(xiàn),會對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上下級關系、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進行反噬。
官場“工具人”到底是如何產(chǎn)生的?
吉林大學王立峰教授認為,從一些單位的小環(huán)境來看,不正常的上下級關系是一些公務員成為“工具人”的主要原因。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成為“工具人”,都有使用“這個工具”的人——個別威權化的領導,而正派的領導絕不會把下屬當工具看待和使用。
一些公務員透露,感覺自己是“工具人”的時刻,莫過于領導只看重他們某方面的用處,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從來不在意他們的個人感受。不過,他們吐槽歸吐槽,大部分時候還是照樣執(zhí)行了。在王立峰看來,職位高、權勢優(yōu)導致下屬聽使喚,甚至表忠心都很常見。如果拍馬逢迎在一個單位沒有市場,那么也不會有人主動淪為領導的“工具人”了。
如何避免成為“工具人”
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韓建力認為,工具化的個體身上都有悲劇色彩,不僅本職工作被耽誤,還會因自我成長緩慢產(chǎn)生認同危機。這類人在心態(tài)上放任自流,從不主動思考,干工作僅僅滿足于“我在場”的表面形式。
“不做‘工具人,就把自己當人看?!表n建力認為,沒有自我的人,走到哪里都是“工具人”。自我意識的覺醒就是對自己有認同感,對你所從事的事業(yè)有認同感,對你周遭的事有認同感。這樣你才會去洞察、去思考,這才是擺脫工具屬性的第一步。
在網(wǎng)上有一個“工具人康復中心”小組,有一則帖子談到:當工具有諸多好處,比如避免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偶爾獲得一些小恩小惠,塑造吃苦耐勞的形象便于升遷,等等。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交易思維,不能做任何事都要考量利益。當你凡事要求回報,想著好處時,別人自然拿住了你的軟肋,利用你的欲望把你反噬為工具。王立峰說,用相互協(xié)作的大格局替代以物易物的交易思維,才能不落“工具人”的窠臼。
(《廉政瞭望》2020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