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軍(湖南文理學院)
關鍵字:VR 虛擬 現實 繪畫 造型 維度
一直以來,繪畫都在二維空間中展開,雖然有基于各種媒材的繪畫形式出現,但大體上,繪畫的工作界面是平面的,而且是限定了高度和寬度的平面。在具體的承載媒介上,平面可能換成布、紙、墻壁、某種現成物體的表面甚至于人體表面。畫家驅動畫筆使各種形式的色彩媒介附著于表面,形成五彩斑斕的繪畫世界。于畫家來說,畫布、畫筆及各種色彩媒材都是真實存在的,這能通過手感真實地觸摸到。然而,當我們開始使用 VR 系統(tǒng),并且開始在其中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一切可能會變得有所不同。首先是繪畫的表面。在 VR(Virtual Reality 虛擬現實)空間中,并不存在所謂的表面,因為一切都是在空間中進行的。因此,當我們點擊手柄上的按鈕使用姿態(tài)傳感器定位到虛擬空間中的調色板,并且開始在虛空中開始繪畫的時候,你會發(fā)現所畫的一切都將穩(wěn)固地懸浮在空間中,無論是厚重的油彩,還是輕薄的水分都在虛空中獲得它應有的位置。而且,在你目之所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直接進行繪畫,沒有任何關于介質和色彩的限制。從這一角度來說,VR 中的繪畫似乎使創(chuàng)造的沖動獲得了解放。但是,當你戴上 VR 眼鏡,一臺具有強大算力的機器正在你的身邊運行。這臺設備以光的速度任你驅使,以使你的創(chuàng)作靈感達成現實——然而這一切是虛幻,人類借助現代科技的力量才能在真實的物理世界和感官之間創(chuàng)造一條能隨時被信號篡改的橋梁。所以,真實和虛擬在 VR 系統(tǒng)中的談論似乎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如果基于感官展開似乎一切又是另一番模樣。
“維度”一詞,在很多時候,人們能夠從物理的直覺體驗得到四維及以下的直覺體驗,維度在數學上是有著定義的,如下:
上式為豪斯多夫維度,通俗地講,上式中的 N 為基本單元的覆蓋數量,而 M 則是整體與單元之比。當物理世界到達人類感官系統(tǒng)的通路被 VR 系統(tǒng)篡改之時,維度這樣一個關于人類存在的基本屬性也就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甚至可以稱之為歧義。因為在 VR 系統(tǒng)中的造型游走與真實世界中的造型游走進行了雙重疊加(目前 VR 系統(tǒng)都存在有物理世界的限制,具體會在虛擬的 VR 世界中顯示邊界)。
目前具有各種各樣的基于 VR 的繪畫軟件與硬件,本文中以 HTC Vive(為 HTC 公司的產品)+ Tilt Brush(為 google 公司的產品)這樣平臺來作為具體的工具展開。Tilt Brush 的工作界面類
Titl Brush 界面
似于數字繪畫軟件,有良好的筆刷及調色板設置。具有數字繪畫經驗的人是可以很容易上手的。所需要克服的是在 VR 空間中的定位問題,由于與實際的物理空間體驗的不同,VR 空間中的定位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在適應之后,一種暢快的繪畫體驗便會油然而生。HTC Vive 是目前比較主流的 VR 硬件平臺,其構成由頭戴式 VR 眼鏡、操作手柄及相應的信號線路構成,如果不是采用無線系統(tǒng),則在操作時頭部會帶有一條稍顯笨重而冗長的線路,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自由繪畫的體驗,甚至在某些特殊的時刻會令你絆倒。但無線傳輸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目前的 VR 系統(tǒng)雖然能夠達到某種程度上的感知篡改,但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運動感官失調癥,這種問題的存在使得 VR 系統(tǒng)的部分操作者出現類似于暈車的癥狀。
VR 系統(tǒng)作為一種已經在被使用的繪畫創(chuàng)作工具,某種程度上已經模糊了二維繪畫與三維造型的界限,這實際上已經引發(fā)了維度歧義,而VR 系統(tǒng)的感知篡改和虛擬本質再次加深了這種歧義。盡管如此,正如前文所述,如果一切在感觀上展開,則基于 VR 系統(tǒng)的繪畫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具有極大自由度的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