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桂錦,夏成興,黑煒翔,楊宗盛,楊德林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二病區(qū),云南 昆明)
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癌癥,前列腺癌惡性傾向極高,嚴重危害男性健康,為了改善患者的生存及預后,需要早期對該疾病進行診斷及治療。目前,臨床在對前列腺癌進行診斷時,采用的主要方法為PSA以及穿刺活檢。近年來研究又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的腫瘤診斷標志物,如尿PCA3、TMPRSS2-ERG融合基因等,現(xiàn)對這些診斷標志物在前列腺穿刺活檢中的應用進展情況進行綜述。
PSA是一種絲氨酸蛋白酶,主要由前列腺腺管及腺泡上皮分泌,能夠?qū)е虑傲邢偕掀ぜ毎錾蚯傲邢偕掀ぱ琳掀茐牡囊蛩鼐梢鹧錚SA水平升高。PSA檢測陽性率比較好,而且操作簡便,是臨床診斷前列腺惡性腫瘤及其預后復發(fā)的一種最為常用的標志物,但PSA水平變化受多種因素影響,會造成血清PSA水平升高的情況包括前列腺炎、急性尿潴留、膀胱鏡檢查、DRE或按摩等,其他如年齡、前列腺體積也會對其造成一定的影響。當以血清PSA>4ng/ml為參考值時,臨床漏診率為25%;當PSA值位于臨床診斷灰區(qū)的4-10ng/ml時,僅有30%的患者被診斷為前列腺癌[1],此時若盲目地行診斷性前列腺穿刺活檢術(shù)會給70%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因此,臨床上引入FPSA/TPSA、PSAD用以進一步提高診斷前列腺癌的敏感指標,研究證明FPSA/TPSA比值越小,越有較大的惡性可能。劉欣等[2]認為TPSA結(jié)合FPSA/TPSA<0.16,可以在保證檢測敏感性和特異性的前提下,使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鑒別水平提升,讓一些TPSA升高的不明顯的患者不用急于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痛苦。謝贛生等[3]選擇非前列腺癌且年齡≥40歲的22055例患者進行體檢,發(fā)現(xiàn)0.18-1.00為我國男性FPSA/TPSA的正常范圍。但Kang等[4]指出,F(xiàn)PSA/TPSA值會受到前列腺體積的影響,患者的前列腺體積<40ml時的TPSA為4.0-10.0ng/ml,在前列腺癌與良性前列腺疾病的鑒別中,F(xiàn)PSA/TPSA測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前列腺體積>40ml時,F(xiàn)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良、惡性疾病間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表明這時進行FPSA/TPSA比值的測定對于診斷前列腺癌沒有作用,可以適當將穿刺針數(shù)增加以提高陽性率。PSAD即血清總PSA值與前列腺體積比值,PSAD正常值<0.15,當PSA在正常高限或輕度增高時,可用PSAD來決定是否進行活檢或隨訪。
PCA3是由Bussemakers 等在1999年借助基因展示技術(shù)發(fā)現(xiàn)的[5],最開始以DD3(differential display code,3)命名,定位于常染色體的9q21-22,在前列腺上皮內(nèi)表達一種非編碼mRNA。PCA3具有前列腺組織特異性,PCA3 mRNA在前列腺癌細胞和轉(zhuǎn)移灶中均呈特異性高表達,在正常前列腺、BPH組織中不表達或低表達,而在心、肺、肝、腎等10多種人體組織及外周血淋巴細胞均未檢測到PCA3 mRNA表達,為目前已知的特異性診斷前列腺癌腫瘤標志物[6,7]。在臨床上,通過RT-PCR法對患者前列腺按摩后得到的尿液樣本進行檢測,并準確量化PCA3mRNA水平,可以對前列腺穿刺活檢結(jié)果進行有效預測,另外這種檢測方法不具有侵入性,因此臨床應用價值較高[8]。有研究還表明,PCA3mRNA的水平會隨著前列腺癌病情的加重呈現(xiàn)出升高的趨勢,表明在前列腺癌病例分級的確定上PCA3可能有潛在的作用[9]。而關(guān)于選取PCA3的最佳截斷值作為穿刺指征還有爭議,如果選擇較低的PCA3截斷值,在使診斷前列腺癌的敏感性提高的同時,會使診斷的特異性下降,而且不會使總的診斷準確性提升[10,11]。相反,另外有些學者認為截斷值高,那么特異性也更高,能夠?qū)⒁恍┎槐匾拇┐瘫苊?,但會相應提高侵襲性前列腺癌漏診率[12]。Crawford等[13]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當PCA3評分10作為最佳截斷值,其敏感性為86.5%,特異性為36.6%,陽性預測值為49.6%,陰性預測值為79%;Merdan等[14]發(fā)現(xiàn),如果患者初次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呈陰性,當PCA3取值20時,能夠使將近一半的患者避免再次進行穿刺活檢;Roobol等[15]發(fā)現(xiàn),當PCA3評分35是最佳截斷值,其敏感性為68.0%,特異性為55.7%,陽性預測值為48.5%,陰性預測值為81.4%??傊?,在診斷可疑前列腺癌患者時,PCA3檢測的效果更好,應用價值更高,而尿液檢測PCA3不具有侵入性,使患者診療的依從性有效提升。由此可以看出,PCA3是對指導是否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較好的腫瘤標志物。
Tomlins等[16]于2005年采用熒光原位雜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xiàn)ISH)方法所證實,在前列腺癌中會出現(xiàn)跨膜絲氨酸蛋白酶2(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2,TMPRSS2)基因和成紅細胞病毒E26致癌物(er ythroblastosisvirus E26 oncogen,ERG)基因的融合現(xiàn)象,形成TMPRSS2-ERG(T-E)融合基因。該基因有大約50%的發(fā)生率,具有前列腺癌特異性且出現(xiàn)在腫瘤發(fā)生早期,在前列腺癌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可參與調(diào)節(jié)細胞增生、分化、凋亡以及血管生成等多個過程。T-E具有較高的前列腺癌特異性,在肺癌、腎癌、膀胱癌等腫瘤中都沒有檢測出,該基因也不會在正常前列腺上皮細胞中出現(xiàn),但是能夠在各種病理類型的前列腺癌及其癌前病變中檢測出來,所以T-E檢測可以作為前列腺癌鑒別診斷的特異性指標[17],在前列腺癌患者的尿液中能夠檢測到該基因,研究表明,TMPRSS2-ERG融合基因作為單一標記物應用時,診斷前列腺癌的特異性較高,但是具有較低的敏感性。Sanguedolce等[18]在對前列腺癌進行診斷時,聯(lián)合檢測血PSA、尿PCA3及TMPRSS2-ERG,最終達到80%的診斷靈敏度,90%的特異度。Selin等發(fā)現(xiàn)聯(lián)合使用尿液TMPRSS2-ERG評分(尿液TMPRSS2-ERG與PSAmRNA的比值)能夠使不必要的重復穿刺減少64.7%。說明T-E對指導前列腺穿刺活檢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總之,PSA的數(shù)值判斷及經(jīng)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仍是作為PCa診斷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即使臨床上引用了FPSA/TPSA、PSAD等數(shù)值,PSA作為前列腺的早期診斷,敏感性仍有所不足,而對尿PCA3及T-E的研究提高了對PCa診斷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隨著人們對新的前列腺腫瘤標志物的研究,制定一套標準化、規(guī)范化、個體化的操作方案,避免更多不必要的穿刺及減少漏診率,將極大提高PCa早期診斷能力及減輕廣大患者不必要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