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鵬
(青海省大通種牛場,青海西寧 810100)
牦牛主要生長在高寒缺氧、枯草期與冰封期等各種嚴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通過長期的自然選擇與自身適應進而產生一種全新的特殊畜種,抗逆生存能力極強,具備“見青上膘”的特質。牧民按照地區(qū)生態(tài)特點與牦牛生活特性來組織開展耗牛的飼養(yǎng)管理。因為時代以及科學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導致傳統(tǒng)管理辦法比較落后,無法滿足現代化畜牧業(yè)的需求。
大部分的牦牛育肥都是在露天的牛舍當中完成,育肥場的成本投資較小,容易移動,同時能夠根據實際需求來進行規(guī)模的調整,然而這樣的育肥場占地面積較大且糞尿收集相對困難。普遍而言都是選擇在一公里以外的位置建設育肥場地,具備便捷的交通條件,便于運輸飼草料,育肥場應當具備一定坡度,方便進行排水,場地周邊需要建設圍欄,食槽與水槽設置在靠近圍欄的地方,方便牦牛進行采食與飼喂。還有,應當做好育肥牦牛的科學選擇。育肥牦牛的選擇屬于牦牛育肥當中的關鍵,直接的影響到耗牛育肥的經濟效益以及飼料的報酬率。選取健康且無疾病的公牦牛進行育肥,母牦牛的育肥生長相對緩慢,屠宰之后的酮體表面會堆積大量脂肪。公牦牛育肥的生長發(fā)育比較快,有較高的飼料報酬率,在屠宰之后具備較高的瘦肉率。因此,可以選擇年齡處于3~10 周歲的沒有去勢的公牦牛進行育肥比較好,料肉比非常的明顯,整體經濟效益較高。1周歲的公牦牛整體生長發(fā)育相對較快,然而會快速的消耗飼料,因此不選擇。
按照牛群的飼養(yǎng)規(guī)模來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群飼養(yǎng),將體況大小相似的分為一群,將體質瘦弱的耗牛分為一群,最后將個體較小的分為一群。如果飼養(yǎng)了公耗牛與母牦牛,那么便應當堅持分群飼養(yǎng)模式。在利用散養(yǎng)模式飼養(yǎng)個體較大的公牦牛的過程中,應當把公牛的角尖再鋸短2~3cm左右,進而避免公牛之間出現互相的抵傷,對耗牛的育肥造成影響[1]。
在育肥之前應當針對養(yǎng)殖場內部的全部牦牛進行嚴格且全面的驅蟲工作,一般情況下都是選擇皮下注射的方式,為耗牛注射伊維菌素注射液,或者是口服驅蟲藥實現驅蟲目的,在注射與口服過程中,應當嚴格的按照藥物的說明書來服用或者是注射,不應當隨意的更改藥品的用量。比較常用的廣譜驅蟲藥包括鹽酸左旋咪唑與丙硫咪唑等等藥品。螨病具備極大傳染性,如果發(fā)現耗牛感染螨病便應當馬上進行隔離治療,利用殺螨劑來進行牛舍與被污染之后的所有用具的全面消毒。
牦牛在育肥的過程當中應當科學合理的飼喂飼料,飼養(yǎng)的飼草料應當主要在當地采購或種植,耗牛日糧當中的精粗飼料應當具備科學合理的結構,同時應當按照各個時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相應的調整。普遍而言,在育肥初期的時候,飼草料當中的粗飼料應當占比70 %左右,而精料應當占比30%。育肥中期的時候,耗牛飼草料中的粗飼料應當占比30%,而精料應當占比70%。育肥末期的時候,耗牛的飼草料中粗飼料的占比應當保持10%,而精料應當占比90%左右。飼草料應當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如果突然更換飼草料,便會造成牦牛瘤胃內部環(huán)境的相應變化,進而直接的影響到瘤胃微生物區(qū)系以及發(fā)酵活動等,降低了發(fā)酵度以及飼草料的有效消化率與吸收率,嚴重的還會導致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對于新引進的牦牛,應當先為其飼喂品質良好的青干草,對于不愿主動采食的牦牛,應當單獨進行隔離,同時在優(yōu)質青干草當中噴灑相應的淡鹽水,使耗牛能夠自由的采食,防止驅趕與驚嚇造成耗牛的應激反應,這樣持續(xù)到牦牛能夠采食大量的青干草才能夠就結束,隨后便可以逐步的增加精飼料,整個過渡期一般需要維持30d左右。在耗牛肥育的階段,應當按照飼料的性質與具體飼養(yǎng)方式來為牦牛提供合理的飲水量,當耗牛能夠自由采食之后,應當在圈舍內設置飲水槽,讓耗牛能夠隨渴隨喝。當放牧或者是栓系的時候,應當定時的為耗牛提供飲水,保持每日兩到三次即可,飲水應當經常更換,確保其清潔性[2]。
育肥牦牛必須及時有效的注射免疫疫苗,在入欄之后的15d左右應當為耗牛接種??谔阋叩娜齼r疫苗,一頭耗牛的注射量是1ml。牛出敗疫苗的接種量是每頭耗牛注射6ml。養(yǎng)殖人員應當實時常備各種胃腸道保健類的藥物,而重大疾病應當及時的讓獸醫(yī)人員進行科學的診治。
肥育牦牛在滿足了相關的要求與標準的時候,養(yǎng)殖人員應當及時的出售,如果沒有及時的出售耗牛,就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在牦牛經過了肥育期的飼養(yǎng)之后滿足了膘肥體胖的時候,增重的速度會比肥育前期以及育肥中期的增肥速度要慢,養(yǎng)殖人員應當盡可能的防止低增重且高消耗的飼養(yǎng)期,避免增加飼養(yǎng)的成本。
綜上所述,牦牛育肥期應當注意牛群日常管理與檢疫等工作,及時診治疫病牛。同時,應當做好飼料草的科學配比,確保耗牛的營養(yǎng)均衡,做好養(yǎng)殖場內部的日常管理工作,科學的選址,做好疫苗接種工作,確保耗牛的健康生長,提升耗牛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