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結核病防治所,內蒙古 呼倫貝爾)
肺結核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流行性傳染性疾病之一,其發(fā)病率高,治療周期長,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危害巨大[1]。由于本病需要長期服用抗結核藥物,加之結核桿菌的變異性較大,極其容易出現耐藥的情況。耐多藥肺結核病是指患者對于異煙肼、利福平及其他藥物產生耐藥性的結核病,此類型結核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標準短程化療方案或復治失敗所致。
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由于長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加之治療失敗因素的影響,常常會產生焦慮、抑郁、恐懼、悲觀及消極的不良心理因素?,F代研究認為,負面情緒的產生會對機體免疫功能產生嚴重不良影響,直接影響臨床治療效果[2-3]。因而,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實施積極、主動的心理護理對于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我所于2015 年5 月收治1 例耐多藥肺結核病患者,經過積極有效的心理疏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明顯改善,治療依從性明顯提高,現將相關資料及護理措施整理如下。
患者王某,47 歲,男性,于2015 年5 月11 日因“反復咳嗽、胸痛1 年,加重7 d”來我所就診。外院診斷為肺結核,自行服用抗結核藥物9 個月,癥狀緩解后自行停藥1 月余后病情出現反復,再次出現咳嗽、胸痛、盜汗情況,復服用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2 月余,臨床癥狀略緩解,7 d 前勞累后出現咳嗽明顯加重,伴胸痛、盜汗情況,無明顯發(fā)熱,遂于門診就診。門診胸部CT 顯示,右肺下葉后基底段斑片狀高密度影,局部鈣化灶,伴縱膈淋巴結腫大,少量胸腔積液。相關腫瘤指標,如CEA、SCC、NSE、Ca125、AFP 等檢查均為陰性,肝腎功能、電解質、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均大致正常。查體:體溫、血壓、心率均正常,面色潮紅,呼吸平穩(wěn)發(fā)育正常,營養(yǎng)中等,神志清,精神可,自主體位,查體合作。全身皮膚及粘膜無黃染、皮疹及蜘蛛痣??诖讲唤C,咽無充血,扁桃體無腫大,伸舌居中。頸軟,氣管居中,甲狀腺無腫大。胸廓對稱,無畸形,雙側呼吸動度一致,節(jié)律規(guī)則,未觸及胸膜摩擦感,語顫減弱,聽診左肺呼吸音清,右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可聞及少許濕性啰音。心前區(qū)無隆起及凹陷,未觸及震顫,心濁音界不大,心音低鈍,心率78 次/min,心律齊,A2<P2,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病理性雜音,無心包摩擦音。腹部平坦,觸軟,肝脾未觸及,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腎區(qū)無叩痛,無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正常。門診持續(xù)治療半個月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在與本例患者的溝通過程中,我們發(fā)現,患者由于長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及多次檢查、治療,飽受精神及經濟雙重負擔的壓力,患者情緒極其不穩(wěn)定,煩躁易怒,溝通困難。同時,患者本身對于本病的認知較差,對本病的認知嚴重不足。對于這種情況,我們醫(yī)護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如圖片、視頻、短文)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讓患者了解耐多藥肺結核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治療過程中所需要的注意事項。盡可能讓患者了解其心理因素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及特殊性,讓患者認識到負面情緒對疾病治療的不良影響。同時,在與患者溝通時,注意講解以往其他患者治療成功的案例,為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創(chuàng)建良好的護患關系是進行積極有效心理護理的基本前提。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流的過程中,需要尊重患者的興趣、愛好,結合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經濟情況及社會因素,掌握及正確判斷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輕松、愉快的語氣與患者進行溝通,溝通過程注意語言、肢體相結合,創(chuàng)建一種朋友式的護患關系,讓患者體會到來自護理人員的關心與照顧,從而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
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不僅僅要有護理人員的配合,更需要得到患者家屬的支持?;颊哂捎谒技膊〉奶厥庑?,多數患者家屬對于患者都有一定心理顧慮,導致與患者的交流與關懷均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對于此種情況,護理人員一方面要與患者家屬溝通,使患者家屬了解心理支持的重要性。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多給予患者鼓勵及支持,使患者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及支持,從而緩解其心理負擔,提高治療依從性。
醫(yī)護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注意隨時傾聽患者的傾訴,將疏導、安慰及支持等多方面的心理護理工作相結合[4]?;颊咴谶M行傾訴的過程中能夠將自身的不良情緒進行一定的發(fā)泄,從而緩解其心理負擔情況,使其精神得到放松,由悲觀、焦慮逐漸轉變?yōu)檩p松、愉快,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從而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改善治療效果。
合理有效的心理護理不僅僅維持在門診治療階段,同時也主要注意患者的日常家庭心理護理工作?;颊哌B續(xù)治療半個月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此時患者心情放松、愉悅,然而也有一定的擔憂,恐怕還會再次反復。此時,我們門診護理人員分析患者的心理情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囑患者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對患者進行日常飲食指導、注意休息及結核病相關防治措施,積極緩解患者心中的擔憂,指導患者正確面對疾病,并指導患者在出現癥狀變化時及時就診,為患者解除后顧之憂。
對于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而言,心理護理措施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預后的必要保障[5]。對于本例患者,我們從創(chuàng)建護患關系、心理支持、心理疏導、認知干預及家庭心理護理等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消除了其心中的擔憂及恐懼,使其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得以消退,調整為愉悅狀態(tài),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為身體的康復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從心理護理的結果看,患者在接受心理護理后,其治療的依從性明顯改善,這對改善其預后是極其重要的。研究表明,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是保障患者治療成功的重要保障[6]。
因此,我們認為,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而言,實施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治療依從性,有助于改善預后,促進患者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