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利
(湖北省利川市民族中醫(yī)院,湖北 利川)
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因為病毒或者細菌的感染所導致,受到相關病原菌侵襲后患者的呼吸道出現炎癥反應并誘發(fā)系列臨床癥狀,根據炎癥反應出現的具體位置可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1],在其中較為常見的呼吸道感染類型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對呼吸道感染患者當前主要治療方式為應用抗生素藥物,但侵襲病菌種類多樣,如果隨意濫用抗生素藥物可能引發(fā)耐藥性情況[2],因此對于此類患者的病原性細菌有一個系統完整的分類并了解耐藥性是針對性治療的重要基礎。為達到上述目的并為后來收治此類患者提供有效的臨床參考依據,將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數據進行梳理后報道如下。
分析對象選取本院2017~2019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群體,在其中以盲目隨機的方式抽取320例臨床數據,所納入研究對象患者均與《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2001年試行版)中關于呼吸道感染診斷內容相符合。收治患者中男性201例,女性119例;年齡在38~87歲,平均(61.1±2.7)歲;住院時間 4~29 d,平均(14.5±3.6)d。
所有納入研究對象均在清晨起床后用無菌生理鹽水漱口,使用已經完成滅菌處理的吸痰管將患者的深部痰液順利吸取出來之后放置到無菌容器當中,送檢。應用型號為VITEK-32的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器完成對于細菌的鑒定,另外藥敏實驗應用K-B紙片法進行,根據CLSI的相關依據完成實驗結果判斷[3]。
測定抗革蘭陽性菌所用藥物包括如下:復方新諾明、克林霉素、萬古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測定抗革蘭陰性菌所用藥物包括如下:氨芐西林、環(huán)丙沙星、頭孢曲松、阿米卡星、慶大霉素、妥布霉素、頭孢他啶、亞胺培南、氨曲南。
對納入研究患者進行菌株分離,所得菌株有546株,在所納入研究對象當中共提取出546株病原性細菌,根據其所占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以及肺炎鏈球菌,具體情況如下。
280株為革蘭陽性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屎腸球菌,株數對應為124株、102株、54株,所占比例為22.7%、18.7%、9.9%。
232株為革蘭陰性菌,包括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株數對應為134株、62株、22株、14株,所占比例為 24.5%、11.4%、4.0%、2.6%。
有34株為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熱帶念珠菌,株數對應為28株、6株,所占比例為5.1%、1.1%。
針對革蘭陽性菌中耐藥性相對最為明顯是針對青霉素藥物,耐藥率70.1%~96.4%;克拉霉素耐藥率35.5%~95.5%;左氧氟沙星耐藥率28.7%~95.3%;四環(huán)素耐藥率25.5%~45.6%。普遍并無耐藥性的藥物為利奈唑胺、萬古霉素。
針對革蘭陰性菌中耐藥性相對最為明顯的是針對氨芐西林藥物,耐藥率范圍超過90%;頭孢曲松耐藥率48.1%~62.9%;氨曲南耐藥率74.5%~88.7%;慶大霉素耐藥率40.6%~91.8%;妥布霉素耐藥率58.2%~75.8%。對于包括左氧氟沙星之內的多種抗生素藥物有耐藥性,程度不一。
真菌普遍的耐藥性均偏低,主要表現出部分耐藥、敏感。
臨床上呼吸道感染屬于常見多發(fā)疾病,不但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甚至還有致死的風險,對于此類患者應該保持足夠的重視并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4]。
結合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可知,在多種可能誘發(f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當中革蘭陽性菌所占比例相對較高,在培養(yǎng)的菌株當中占據比例達到51.3%,在革蘭陽性菌當中前三位病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以及屎腸球菌。其次則是革蘭陰性菌,在所分離的菌株當中占據比例達到42.5%,在各種病原菌當中占據前四名的分別是肺炎克雷伯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以及鮑曼不動桿菌。相對于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而言,真菌所占比例相對少見,在真菌當中主要成分為白色念珠菌、熱帶念珠菌。
通過更進一步的細化以及分析可知對于細菌培養(yǎng)檢測提示了革蘭陽性菌是致病菌中的主要來源,在革蘭陽性菌中占比最高的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但不同的地域之間有著不同的差異,有相關研究[5]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并不是最高比例。而在本次納入研究數據當中排在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第二主要致病菌為銅綠假單胞菌,結合長時間的耐藥性檢測工作相關數據,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在近年來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了患者身體健康以及康復治療進程。在整個研究數據當中肺炎克雷伯菌所占的比例相對較低,與有關文獻[6]所得數據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可能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諸如:為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在使用抗生素的時候并沒有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內容;因為地域差異的因素而導致的差異;檢測病原菌的時候采取了不同的手段。
在對納入研究患者病菌耐藥性分析之后,相關數據提示了應用青霉素藥物的情況下,大部分革蘭陽性菌均有較高的耐藥性,但是這種致病菌對于應用萬古霉素藥物的耐藥性卻相對較低[7]。而對于氨芐西林藥物的使用過程中,大部分革蘭陰性菌表現出來較高的耐藥性,超過90%,同時對于頭孢曲松的耐藥性也引起臨床的注意[8]。
綜上所述,當前醫(yī)院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菌占據比例相對最高的為革蘭陽性菌,常表現為多重耐藥性,在給予抗生素藥物治療的時候需要結合病菌培養(yǎng)實驗數據,根據相關數據提示對于呼吸道感染患者在選擇抗生素藥物的時候優(yōu)先考慮亞胺培南,對于呼吸道病原菌在監(jiān)測的時候應該有完全系統的方法,醫(yī)院需要保持高度重視,特別是針對革蘭陽性菌監(jiān)測,此外對于應用喹諾酮類抗生素藥物檢測的敏感性也要有所重視,確保治療的針對性,為臨床監(jiān)測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