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隨著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老年CHD病人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2]。健康行為是指個體為達到健康狀態(tài),實現(xiàn)自我滿足而采取的行為。有研究表明,CHD是一種與行為相關的疾病[3],一些不健康的行為可能會增加老年人群發(fā)生CHD的風險[4]。本研究通過了解蘇州市吳江區(qū)老年CHD高危人群的健康行為以及其影響因素,從而為老年CHD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預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調查小組隨機抽取吳江區(qū)4個街道的268例居民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60~80歲;在吳江區(qū)常住>5年;意識清晰,神志正常者。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疾病及認知功能障礙者;合并惡性腫瘤者;不愿參與調查者。參照《冠心病患者運動治療中國專家共識》[5]中的建議篩選出CHD高危人群,包括吸煙者、高血壓及DM病人、高熱量高膽固醇飲食者(每日大量攝入油炸食品/烘焙類食品/肥肉/動物內臟等食品)、伴CHD家族遺傳史者、肥胖者(BMI≥28.0)等人群。268例居民共篩選出89例CHD高危者(高危組)和179例健康者(對照組)。高危組中,男49例,女40例;年齡60~78歲,平均(69.1±5.9)歲。對照組中,男95例,女84例;年齡60~75歲,平均(67.9±5.2)歲。2組性別、年齡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調查方法 采用一次性橫斷面調查方法,由專人發(fā)放調查問卷,在得到調查對象的同意后,向其解釋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由調查對象獨立填寫問卷,填寫完成后,問卷當場收回,并當場核對,進行質量控制,保障問卷質量。最終問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達到100%。
1.2.1 一般資料問卷:應用我院自行設計的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有無吸煙史、飲酒史、高血壓病史、DM病史、CHD家族史等。
1.2.2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6]:采用HPLPⅡ評價調查對象的健康行為。該量表由健康責任、自我實現(xiàn)、運動鍛煉、人際關系、營養(yǎng)狀況、壓力應對6個維度52個條目組成,采用4級評分法??偡譃?2~208分,得分52~90分記為健康行為差;91~129分記為一般;130~168分記為良好;169~208分記為優(yōu)秀。
1.2.3 蒙哥馬利抑郁量表[7](MADRS)評分:由10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得分0~6分,總得分<10分記為無抑郁癥狀;11~35分記為輕、中度抑郁;>36分記為重度抑郁。
1.2.4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8](SSRS)評分:用于測定調查對象的社會支持程度,由主觀/客觀支持以及對支持的利用度3個維度10個條目組成,得分<35分記為低水平社會支持;35~45分記為社會支持程度一般;>45分記為高水平社會支持。
2.1 2組健康行為比較 2組在自我實現(xiàn)、人際關系、壓力應對方面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危組在健康責任、運動鍛煉、營養(yǎng)狀況方面得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2組健康行為比較分)
2.2 吳江區(qū)老年CHD高危人群健康行為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婚姻狀況、BMI、吸煙史、高血壓病史、DM病史、MADRS評分、SSRS評分均是吳江區(qū)老年CHD高危人群健康行為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2。
表2 吳江區(qū)老年CHD高危人群健康行為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分)
2.3 吳江區(qū)老年CHD高危人群健康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CHD高危人群健康行為是否差為因變量,將上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納入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后發(fā)現(xiàn),離異/喪偶、BMI異常、吸煙史、高血壓病史均是吳江區(qū)老年CHD高危人群健康行為差的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吳江區(qū)老年CHD高危人群健康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CHD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會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9]。據(jù)WHO統(tǒng)計,CHD是引起老年人最常見的死亡原因[10],被稱為影響老年人健康的“第一殺手”。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以及高血壓、DM患病人群的增多,我國老年CHD的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成為影響到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成為影響社會公共衛(wèi)生的重大隱患。
3.1 吳江區(qū)CHD高危人群的健康行為現(xiàn)狀 本研究通過對吳江區(qū)268例常住居民進行CHD高危篩查,發(fā)現(xiàn)CHD高危人群占比為33.21%(89/268),說明吳江區(qū)老年群體的CHD高危人群所占比例較高,該部分高危人群將來患CHD的概率較大。目前已有研究多集中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篩查,尚無關于CHD高危人群篩查的研究,本研究為吳江區(qū)CHD高危人群占比情況提供了理論參考。高危組的HPLPⅡ總分為(89.38±5.13)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34.74±8.23)分,提示健康行為與老年CHD高危狀態(tài)的形成密切相關,CHD高危人群的健康行為要差于正常人群。筆者分別對2組HPLPⅡ評分中的6個維度得分情況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高危組在運動鍛煉、健康責任、營養(yǎng)狀況這3個維度中的健康行為得分要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公共衛(wèi)生服務工作中,應指導老年群體進行合理的運動鍛煉;對老年群體進行積極的健康教育,增強老年人的健康責任感;指導老年人進行健康飲食,補充營養(yǎng)及維生素。
3.2 影響吳江區(qū)CHD高危人群健康行為現(xiàn)狀的因素 CHD是一種與行為相關的疾病,不健康的行為會增加機體CHD的發(fā)病概率。本研究發(fā)現(xiàn),離異/喪偶、BMI異常、吸煙史、高血壓病史均是吳江區(qū)老年CHD高危人群健康行為差的危險因素。分析原因為:(1)配偶不僅能起到監(jiān)督個體建立健康行為的作用,還能給予個體建議及指導,從而增強老年個體的健康狀態(tài)。(2)Xu等[11]的研究證實,BMI異常的老年群體,其CHD的患病概率要明顯高于BMI正常人群。BMI異常與個體飲食及鍛煉情況密不可分,積極有效的鍛煉和合理飲食能對個體健康起到促進作用。(3)煙霧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會抑制Hb釋放氧氣,造成血管壁缺氧,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12]。(4)高血壓已被普遍認為是CHD發(fā)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相關研究證實無論是SBP還是DBP,都是CHD發(fā)病的獨立預測因素[13]。因此,在公共衛(wèi)生服務工作中,應將加強鍛煉、戒煙、合理飲食等作為老年群體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同時對老年高血壓人群應采取積極的降壓治療,以改善老年人群的健康行為,減少CHD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吳江區(qū)老年CHD高危人群的健康行為水平較低,離異/喪偶、BMI異常、吸煙史、CHD病史均是老年CHD高危人群健康行為差的危險因素。臨床應加強對該類老年群體的健康教育工作,從而改善老年群體的健康狀態(tài),減少CHD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