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璇 圖/梁軍
對于張宇來說,藝術是“融于血肉,浸于骨髓間的氣韻”。這是一位曾長年行走在中外文化交流道路上的資深人士,一位胸懷熱情、肩負著使命感的藝術推廣者,他說:“人生的美妙就在于它的可塑性。人生帶給我們的是一切皆有可能,是凡事皆有希望?!?/p>
張宇,曾常年為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事業(yè)奔走忙碌,在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工作期間,參與策劃承辦了諸多重要對外交流活動,如1998年紫禁城太廟實景歌劇《圖蘭朵》、2000年至2016年歷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jié)、2008年相約北京奧運大型系列文化活動、2013年第27屆東南亞運動會開閉幕式演出、2014年北京APEC峰會水立方迎賓大型文藝晚會等。他的藝術人生是和一系列重大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動緊密聯(lián)系的。
張宇說,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文化建設方面的成就燦爛輝煌,受到國內(nèi)外的廣泛認可,并給世界藝術文化帶來重要影響,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之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這其中有對老一輩外交家的繼承。張宇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新中國成立初期,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被拍攝成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根據(jù)毛主席的要求,周總理把這部電影帶到1954年日內(nèi)瓦國際會議上,與各國代表團、新聞記者和藝術家們分享,以傳播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由于當時技術條件有限,影片無法匹配字幕,一度難倒了大家。但周總理對我國的藝術經(jīng)典有絕對的自信,讓外交部印出漂亮的請柬并特別說明:“中國總理周恩來請大家觀看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狈庞钞斕?,各國使團、藝術家們看了一場無字幕的彩色電影,雖然沒有字幕,也沒有翻譯,但觀眾們被劇情深深吸引,影片放映結束后,大家反響異常熱烈。世界著名電影大師卓別林在現(xiàn)場看完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被深深吸引,他感慨地說:“這是中國幾千年來文化藝術的結晶,我希望你們堅守下去,你們的藝術是可以贏得全世界的?!?/p>
在眾多走出去的藝術作品中,張宇對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印象最為深刻。他介紹,該劇以中國革命戰(zhàn)爭為背景,以反抗壓迫、反抗惡霸勢力的紅色戰(zhàn)士人生為內(nèi)容,將西方芭蕾技巧與中國民族舞蹈的表現(xiàn)手法相結合,在歐美和世界許多國家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和贊賞,英國把該劇作為唯一的亞洲劇目收入了《芭蕾百科全書》。精湛的民族藝術語言,懲惡揚善的正義精神,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中間都引起了共鳴。
北京東方書畫研究會副會長趙增幅對張宇分享的故事有頗多感慨,他說:“《紅色娘子軍》用芭蕾舞的形式演繹,使用西方藝術形式來展示中國文化。演出在國內(nèi)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共鳴,一個重要原因是《紅色娘子軍》對于南霸天這類惡霸勢力的強烈反抗精神,具有跨越國界的普遍意義?!?/p>
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也與日俱增。張宇回顧自己的工作過往時指出,中國的藝術成就在全世界有目共睹,有著大國擔當和大國情懷。2013年,中國政府應邀援助緬甸舉辦的第27屆東南亞運動會,張宇是本次文化援助項目的負責人,負責策劃籌備本次東南亞奧運會的開閉幕式演出。300多人組成的中國優(yōu)秀專家團隊,在歷時一年堅持不懈的艱苦奮斗中,與緬甸藝術家們緊密合作,在節(jié)目編排、舞美燈光、演出服裝、音響、視頻等方方面面作出了巨大和卓有成效的努力。開幕式當天傳播,震撼世界。法國《費加羅報》評論:“緬甸通過這場成功的開幕式演出,在世界舞臺實現(xiàn)了華麗的轉身?!睆堄罨貞洠骸伴_幕式的現(xiàn)場數(shù)萬緬甸觀眾歡聲鼎沸,很多人感動得落下了熱淚。中國援助的精彩絕倫的演出編排與視頻制作,把緬甸古老的文化與蓬勃的活力展示給世界,讓世界看到了緬甸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力量?!?/p>
張宇說,中國有句古話“君子以成人之美”,世界各國都有其歷史、有其文化、有其魅力。中國援助緬甸的文化建設,將中國成人之美的大國情懷和大國擔當留在緬甸人民的心中,同時也向世界展現(xiàn)出一個“與鄰為伴、為人做事”的大國形象。中國人民期望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交融互惠,是天下大同。
張宇(前排中)來到陶然亭街道文體中心,走進書香驛站,分享自己與書的故事
張宇的藝術人生里有聲光舞美,也有詩詞歌賦。絢麗的舞臺之外,他最愛的是閱讀與寫作。
關于讀書,張宇認為:“人生要有兩種體驗,一是生活本身行事坐臥的身體體驗;二是心靈的精神體驗,讀書讓人看到更遼闊的世界,體味到更豐富的情感共鳴,感悟到更深刻的宇宙真理。讀書讓人的生命得到延展,將生命的邊界不斷延伸,走向更高緯度的精神高地。古人云:‘百戰(zhàn)歸來再讀書?!辛素S富人生體驗后的讀書,是對世界更深刻的領悟,是對生命更本質的渴望。蘇東坡詞曰:‘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诵菀院蟮淖x書,每每會有一種回到故鄉(xiāng)的感覺?!?/p>
張宇好讀書,也會讀書。“讀書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泛讀,二是精讀。人生總要讀幾本基本的書,像古人熟讀四書五經(jīng)一樣。讀基本的書從而建立起基本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建立出一個基本的知識架構、人生架構和價值判斷,這也是為人的基礎。讀書的目的還是人生,為人生而讀,否則就只是個‘兩腳書櫥’。讀書明理,中國人的‘修齊治平’這四件事都離不開讀書。”
提到北京市西城區(qū)書香驛站,張宇高度評價書香驛站對營建平安社區(qū)、和諧社區(qū)的重要作用。他說:“老年人退休后,有時無法從原有的工作節(jié)奏中脫離出來,對于休閑的時光反倒無所適從,甚至有的老年人還出現(xiàn)了抑郁的情況。讀書的一大好處便是能夠持續(xù)不斷地學習、不斷了解新知識新事物,耳目常新,學習是大有樂趣的休閑娛樂方式。老年人在讀書的過程中,放松身心,享受書籍帶來的愉悅,與書友會心交流,對于調整心境、健怡身心大有裨益。”
張宇還提倡老人們拿起筆來。他說:“傅雷先生曾教導兒子傅聰,你想明白一件事,就要動筆把它寫下來,往往只有寫下來,你才知道這件事我并未想明白。其實動筆就是對思考、感悟的復盤,在一遍遍的復盤中,對這個世界便會理解得越發(fā)透徹。”
對于人生美學,張宇說:“人的成長好似攀登長城,需要一步一個臺階,走向一座又一座烽火臺。過程中,我們歷經(jīng)四季,一覽風景,體味酸甜苦辣,品嘗人情冷暖,凡是你所經(jīng)歷皆是你所獲得。”
張宇欣賞老而彌堅的人生態(tài)度。他說:“人生,就是一個我們要去不斷完善的創(chuàng)造空間。面對挑戰(zhàn),我們要有再奮斗一次的果敢、再拼搏一次的勇氣以及再堅持一把的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