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凱 劉金新
摘 要:高層建筑對提升空間利用率、解決土地資源緊張等問題有著積極的作用,但因為高層建筑的特殊性,在火災撲救上會有極高的難度,一旦沒有及時撲滅火災,必將造成巨大的損失,給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帶來嚴重影響。為此,本文就基于對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難點的分析,重點探究了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關鍵技術應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火災;應急救援
引言: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高層建筑的數(shù)量正在不斷增加,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由于高層建筑的結(jié)構復雜、高度高、滅火劑供給難等特點,使得高層建筑的火災處置會比較艱難。對于高層建筑的火災撲救,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相關領域的專家與學者均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從多個角度提出了一些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的關鍵技術,這對有效處置高層建筑火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難點
在探究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關鍵技術之前,需要先對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難點予以了解,對此筆者將其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滅火劑供給難。在撲救火災的過程中,通過需要通過一定量的滅火劑進行火勢的控制和撲滅,但由于高層建筑的高度比較高,一般消防車根本無法滿足滅火劑供給的需要,此外即便可以也需要消耗大量時間鋪設水帶,對火災撲救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影響。第二,火勢控制難度大。高層建筑的結(jié)構是比較復雜的,其中有電梯井、樓梯間、管道井等許多通道,一旦發(fā)生火災很容易出現(xiàn)火勢垂直蔓延的情況,不利于對火勢的快速控制[1]。第三,對消防員的素質(zhì)要求較高。一方面需要消防員具有很強的體能,可以攜帶各種器材裝備參加火災撲救工作;另一方面,消防員要有豐富的火災撲救經(jīng)驗,以便高效執(zhí)行消防指揮員提出的任務,及時控制火災。
二、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關鍵技術
1.高層建筑火場滅火劑供給技術
保證滅火劑供給的有效、快速是順利開展火災撲救工作的重要基礎,目前在此方面的相關技術主要有兩種:第一,固定消防設施供水技術。作為火災撲救工作的重要供水手段,其優(yōu)勢在于可靠、穩(wěn)固、省力和省時,所以在開展火災撲救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先利用固定消防設施進行供水,其中常見的有室內(nèi)消火栓供水、水泵接合器供水等。需要注意的是,為保證固定消防設施的有效使用,消防隊必須要加強對相關單位的監(jiān)督與指導,切實做好固定消防設施的檢查、維護與保養(yǎng),同時還要定期開展相關的演練,了解固定消防設施的設施與使用,以便在發(fā)生火災時能夠及時、快速進行供水。第二,移動裝備滅火劑供給技術。由于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工作的特殊性,僅依賴固定消防設施很難滿足滅火的需要,所以還要有移動裝備滅火劑供給,其中主要涉及滅火劑供給能力、水帶鋪設技術和舉高類消防車泡沫液供給技術,對于具體采取哪種技術,最終還是要結(jié)合火災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以及其他的因素,經(jīng)過綜合考慮之后選擇最為有效、可靠與經(jīng)濟的技術進行應用[2]。
2.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登高與火場救人方法
第一,登高方法。在發(fā)生火災后,通常高層建筑的電梯是被停用的,所以在此情況下,為最大限度節(jié)省消防員的體力,保證后續(xù)滅火撲救工作的高效開展,在實施登高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帶防煙前室的消防電梯,假如沒有消防電梯,則要選擇室外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以此保證消防員的安全。倘若沒有上述的登高選擇,只能從敞開式或封閉樓梯間實施登高的話,則必須在水槍掩護的情況下實施登高。必須指出的是,在登高中消防員要密切關注空氣呼吸器的余量,并注意控制登高節(jié)奏,最大限度節(jié)省體力。
第二,火場救人方法。首先,內(nèi)攻救人。這是最有效的救人方法,也能提高火災撲救的效率,但體力消耗會很大,且存在極大的危險性。所以,在運用這種方法的過程中,務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應組成最少三人的行動小組,并注意合理利用固定消防設施。另外,實施救人的過程中,要明確重點,以保證救人的效率。其次,搭建外部救人通道。一般情況下,外部救人通道的搭建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舉高類消防車的方法,一種是架設消防梯的方法。此外,還應結(jié)合建筑結(jié)構的情況,進行救人通道的搭建和救人方法的選擇。
3.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火勢控制技術
在發(fā)生火災之后,對于火勢的控制極為重要,一旦沒有及時控制住火勢,造成火勢蔓延,就會產(chǎn)生更為嚴重的后果,且救援難度會更大。因此,火勢控制技術的有效運用對火災撲救工作的開展十分關鍵。首先,煙氣控制技術。在火勢蔓延中,高溫熱煙氣是最為主要的一種途徑,為有效控制高溫煙氣,需要結(jié)合火災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如火災發(fā)生在相對開闊的公共建筑,在阻截煙氣是可以通過排煙設備、防火卷簾與水槍陣地等;如果是在居民樓內(nèi),則需要將水槍陣地、排煙機與門控戰(zhàn)術相結(jié)合的方法,以便控制煙氣的流動。在煙氣控制中,應注意對建筑結(jié)構的分析,便于有效引導煙氣流通。其次,火勢堵截方法。針對消防力量不足、火勢相對較大的情況,需要先控制住火勢,不能任其蔓延,在此過程中,就要將主要力量放在堵截火勢蔓延方面。一般火勢蔓延的途徑主要是通過電梯井、樓梯間、管道井等,所以應對這些重點區(qū)域進行陣地設置,有效實施堵截[3]。最后,火災撲救技術。在擁有充足消防力量的情況下,則可以通過有效使用固定消防設施與移動裝備,將火災及時撲滅,以降低火災帶來的損失。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移動裝備時,不能通過水泵接合器輸送壓縮空氣泡沫,否則會影響到A類泡沫的效能,影響火災撲救效率。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層建筑火災的撲救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難點,因此,在提升高層建筑火災處置效率的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能從多個方面加強對火災撲救關鍵技術方法的研究,從而為消防隊有效處理高層建筑火災提供一定的幫助,以降低火災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1]張慶利.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關鍵技術應用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9,38(1):4.
[2]焦瀟瑋.高層建筑火災撲救行動幾個關鍵問題的研究[J].2021(8):41-44.
[3]李偉.對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的幾點思考[J].今日消防,2019,4(1):3.
作者簡介:原凱(1979年9月—),男,山東萊州人。大學本科,助理工程師,消防工程專業(yè)。
第二作者:劉金新(1982.08.06),男,甘肅天水人,助理政工師,本科,研究方向:應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