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雄發(fā) 龐 雅
廣東省信宜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525400
2型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主要病理特征為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腎臟肥大、系膜區(qū)細胞外基質增多、腎小管基膜增厚,腎臟損害會發(fā)生持續(xù)性蛋白尿,病情無法逆轉,隨著疾病進展可發(fā)展為慢性腎衰竭,危害性極大[1-2]。目前臨床尚不十分清楚糖尿病腎病的具體發(fā)病機制,但早期診治對延緩或逆轉腎功能損傷至關重要。血脂代謝異常和炎癥反應是2型糖尿病腎病發(fā)生、進展的主要影響因素。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屬于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敏感型、炎癥相關細胞因子,其與肥胖、動脈粥樣硬化、2型糖尿病(T2DM)、胰島素抵抗等密切相關[3-4]。本文分析糖尿病腎病患者SAA水平與血脂代謝相關性,旨在為臨床防治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T2DM患者,均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5]中相關診斷標準。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為3組,單純T2DM組(UAER≤20μg/min)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52.52±3.67)歲;病程5~12年,平均病程(7.24±0.64)年。微量白蛋白尿組(UAER為21~200μg/min)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齡35~79歲,平均年齡(52.48±3.65)歲;病程4~12年,平均病程(7.22±0.60)年。臨床白蛋白尿組(UAER>200μg/min)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1.96±3.84)歲;病程5~12年,平均病程(7.36±0.45)年。選擇同期在我院行常規(guī)體檢的25例健康者為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52.47±3.61)歲。對比4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分別采集所有受試者空腹靜脈血3ml,行10min的4 000r/min離心操作,取血清,使用乳膠增強免疫比濁法測定SAA,試劑盒購自重慶中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中元);使用GPO-PAP法檢測甘油三酯(TG)、CHPO-PAP法檢測總膽固醇(CHO),直接法—過氧化氫酶清除法測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直接法—表面活性劑清除法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脂代謝試劑盒均購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雅)。儀器為美國雅培ARCHITECT Ci8200全自動生化免疫分析儀和美國雅培ARCHITECT Ci16200全自動生化免疫分析儀。正常參考值:SAA為0~10mg/L;TG為0~1.7mmol/L;CHO為3.12~5.17mmol/L,HDL-C為0.83~1.96mmol/L;LDL-C為0~3.10mmol/L。
1.3 觀察指標 對比各組SAA、TG、CHO、HDL-C、LDL-C;分析SAA與TG、CHO、HDL-C、LDL-C相關性。
2.1 4組各指標比較 臨床白蛋白尿組SAA、TG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組、單純T2DM組、對照組,CHO高于單純T2DM組、對照組,LDL-C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組、對照組,HDL-C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組、單純T2DM組、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微量白蛋白尿組SAA、CHO高于單純T2DM組、對照組,HDL-C低于單純T2DM組、對照組,TG高于對照組,LDL-C高于單純T2DM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單純T2DM組SAA、TG、CHO、LDL-C高于對照組,HDL-C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組SAA、TG、CHO、HDL-C、LDL-C水平比較
2.2 SAA與TG、CHO、HDL-C、LDL-C相關性分析 SAA與CHO呈正相關,與HDL-C呈負相關(P<0.05);SAA與TG、LDL-C無相關性(P>0.05)。見表2。
表2 SAA與TG、CHO、HDL-C、LDL-C相關性分析
2型糖尿病腎病屬于臨床常見的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其發(fā)生可能與長期高血糖、氧化應激反應所致的微循環(huán)障礙、蛋白激酶糖基化、血小板聚集功能亢進、腎小球濾過壓增高、基底膜電荷改變等有關[6-7]。2型糖尿病腎病病情呈慢性進展性發(fā)展,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因素。隨著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長其發(fā)病率明顯增加,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金標準,但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T2DM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癥狀態(tài),SAA是由脂肪、肝臟、腎臟產生的具有促進炎癥反應的蛋白,能趨化誘導各種免疫活性細胞大量產生炎性細胞因子,影響胰島B細胞,誘發(fā)胰島素抵抗,減少葡萄糖利用、攝??;可刺激機體免疫反應,聚集單核細胞、T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直接參與炎癥反應過程,高血糖能促進炎癥反應,大量產生炎癥細胞因子,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8-9]。本文中,臨床白蛋白尿組SAA、TG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組、單純T2DM組、對照組,CHO高于單純T2DM組、對照組,LDL-C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組、對照組,HDL-C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組、單純T2DM組、對照組;微量白蛋白尿組SAA、CHO高于單純T2DM組、對照組,HDL-C低于單純T2DM組、對照組,TG高于對照組,LDL-C高于單純T2DM組;單純T2DM組SAA、TG、CHO、LDL-C高于對照組,HDL-C低于對照組,提示糖尿病腎病存在血脂異常,SAA參與糖尿病腎病發(fā)生、進展。血脂異常會增加血液黏度,激活凝血機制,使腎臟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進一步加重,增加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蛋白尿排泄,阻礙腎毛細血管微循環(huán),造成腎組織缺氧、缺血,對腎小球硬化起到促進作用,增加腎功能不全發(fā)生率。本文中,SAA與CHO呈正相關,與HDL-C呈負相關,提示SAA升高可促進糖尿病腎病發(fā)展。SAA能經結合高密度脂蛋白,置換載脂蛋白A-1,對高密度脂蛋白降解起到促進作用,而高密度脂蛋白可參與膽固醇運輸,通過此途徑,SAA能促使組織大量釋放游離膽固醇,誘發(fā)高膽固醇血癥[10]。
綜上所述,SAA是2型糖尿病腎病與血脂代謝間相互溝通橋梁,其水平升高參與2型糖尿病腎病發(fā)生、進展,檢測血清SAA水平可判斷2型糖尿病病情嚴重程度和預測預后,為臨床治療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