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學報》編輯部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北京 100871
方英,2007在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目前,她是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研究員。她的研究興趣包括:納米生物傳感器,活體神經(jīng)分析技術,納米生物界面。
實驗網(wǎng)站鏈接http://www.nanoctr.cn/qch/hyjj/201603/t20160331_4578017.html
問題1:能否請您先簡單介紹一下您課題組的科研工作以及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回答:我課題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發(fā)展應用于腦機接口的新型柔性電極技術,前期我們發(fā)展了植入式高密度柔性神經(jīng)流蘇電極和多功能柔性納米神經(jīng)界面技術等。
問題2:目前我國神經(jīng)界面研究在國際上處于什么水平?
回答:我國的神經(jīng)界面研究起步較晚,但是近幾年涌現(xiàn)出一批非常出色的青年科學家,希望我們國家能在神經(jīng)界面領域有越來越多的突破。
問題3:在科研的道路上,有什么難忘的人和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回答:在我的科研生涯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的博士生導師Charles M.Lieber教授。他對科研的熱愛和堅持,讓我充滿敬意,也影響我至今。
問題4:馬斯克最近宣布Neuralink無損植入豬腦,您認為植入人腦還有解決哪些問題,植入人腦能解決什么問題,可能存在什么問題?
回答:Neuralink希望能夠發(fā)展低損傷、高帶寬的腦機接口技術,已經(jīng)在系統(tǒng)集成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近期Neuralink在豬腦中植入了1024通道的柔性神經(jīng)電極和芯片,實現(xiàn)了對一些簡單肢體動作的解碼。但電極要植入人腦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首先電極在豬腦中只植入了幾周,時間太短,還需要考察電極和芯片至少一年以上的長期穩(wěn)定性。另外,人的免疫反應和豬或者鼠的免疫反應非常不同,因此還需要充分評估植入手術和電極在靈長類動物上引起的急性及長期免疫反應。最后柔性腦機接口技術還是一種侵入性技術,手術植入及取出過程都可能會對腦組織造成傷害,因此開展相關的研究需要嚴格遵守倫理規(guī)范。
問題5:您對于物理化學學報有何期待?對該期刊進一步推動相關領域的發(fā)展有何愿景?
回答:希望物理化學學報能給“小眾”領域的科研人員更多展示自己工作的機會。
問題6:科學工作之余,您最大的愛好是什么?以及您是怎樣實現(xiàn)工作與生活平衡的?
回答:工作之余,我最大的愛好是給女兒做飯。像大多數(shù)女性科研工作者一樣,我其實經(jīng)常感到?jīng)]辦法平衡工作和生活,感謝家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理解。
問題7:您對準備從事神經(jīng)界面研究的青年學者有何建議?
回答:神經(jīng)界面是一個非常交叉的學科,希望大家和不同背景的人多交流、多合作。
方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于2002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2007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2007-2008年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后研究。2008年2月加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方向為可用于記錄大腦神經(jīng)電活動的新型柔性電極技術,在植入式高密度柔性神經(jīng)電極、多功能柔性納米神經(jīng)界面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成果,在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上發(fā)表多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