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歡
(陜西華臻車輛部件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200)
關鍵字:商用車;隔熱罩;Catia;結構設計
隨著發(fā)動機的動力升級,對發(fā)動機的隔熱技術也有了更高要求,急需要更高效的隔熱降噪技術,以提高整車的可靠性與舒適性。為有效隔絕發(fā)動機工作過程中的熱量及噪音傳遞,提升駕乘舒適性,故在汽車白車身底部鈑金上安裝隔熱罩[1]。由于隔熱罩的產品設計需綜合考慮底盤散熱器、發(fā)動機等零部件安裝空間,產品的有效厚度,安裝定位點的合理性,成型時出現起皺、開裂缺陷等多方面因素,借助 Catia軟件完成隔熱罩的結構設計,滿足其曲面造型復雜,并指導模具開發(fā),縮短開發(fā)周期。
文中選取的是設計一款商用車隔熱罩產品,其設計流程見下圖1。
該隔熱罩采用復合材質模壓成型[2],其材料為黑色阻燃性無紡布+毛紡再生纖維氈+壓花鋁箔+離心玻璃棉[3],結合產品成型工藝要求及性能要求,初定產品的要求如下:
(1)整體厚度為22±2mm,零件切邊公差為±2mm;
(2)安裝孔直徑為12±2mm,位置度公差為±3mm;
(3)該件在-40℃-200℃范圍內使用,其外觀應無裂紋、翹曲、分層、嚴重變色等現象;
(4)耐燒性能應符合GB8410《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的規(guī)定;
(5)導熱系數應符合 GB/T10295《絕熱材料穩(wěn)態(tài)阻熱及相關特性的測定》的規(guī)定。
該隔熱罩在白車身底部的安裝邊界見下圖 2,設計步驟如下:
圖1 設計流程圖
圖2 隔熱罩邊界區(qū)域
(1)明確隔熱罩的設計邊界如圖所示的線框范圍內。
(2)為保證隔熱罩與白車身貼合度好、利于裝配,借助Catia軟件中的【創(chuàng)成式外觀設計模塊】,采用【多重提取命令】提取與白車身需貼合的曲面,保證 B面大面與白車身貼服,實現基礎曲面的設計。
(3)針對白車身筋部位置,分析設定避讓曲面的拔模斜度為 30°左右,與側筋的最小距離≥5mm即可;采用【創(chuàng)成式外觀設計模塊】的【掃掠曲面定義命令】完成避讓曲面的創(chuàng)建(圖3)。
因考慮到該隔熱罩壓型深度變化較大,最大深度可達450mm,將白車身鈑金側面的隔熱罩增大拔模,利于產品成型,防止局部起皺;同時將側面隔熱罩與白車身之間保證間隙約 5mm左右,避免成型后的隔熱罩因過硬不易變形而出現裝配困難等問題。
(4)根據以上步驟設計完成的大面與避讓面接合,形成隔熱罩B曲面,見下圖4,側剖示意圖見下圖5。
眾所周知,隔熱罩若過厚不僅成本增加,也不利于汽車輕量化設計理念,過薄其隔熱隔音效果欠佳。根據以往經驗,隔熱罩設計厚度為22mm較合適,故在A面設計時,采用【創(chuàng)成式外觀設計模塊】的【偏移命令】將 B曲面均勻偏移22mm,形成A面基礎面,將破碎面重新創(chuàng)建,修補并接合。
圖3 掃掠曲面命令
圖4 隔熱罩B曲面
圖5 B面?zhèn)绕适疽鈭D
因隔熱罩材質為復合材質,避免邊緣位置出現脫層現象,故將隔熱罩邊緣厚度進行壓薄至3mm,壓薄區(qū)域不可過深,會出現碳化現象。因此設計時,周圈壓薄區(qū)域保持在10-12mm即可。
將形成的A面和B面進行封閉曲面,進入Catia軟件的【零件設計模塊】,采用【封閉曲面命令】,實現曲面實體化。
圖6 最終隔熱罩三維數模
合理布置安裝點,遵循“周邊多定位,中部均布”原則,避免因定位點過多安裝費時費力,定位點過少安裝效果不貼服現象。最終設計完成的隔熱罩數模見圖 6,壓薄區(qū)和定位孔局部效果見圖7。
圖7 隔熱罩壓薄區(qū)及定位孔局部剖視圖
結合產品設計數據,制作成型模具并生產輸出產品樣件,產品實物成型質量較好,無拉延開裂、脫層、碳化等缺陷,實物見圖8。
圖8 隔熱罩實物圖
優(yōu)化設計的商用車隔熱罩滿足生產及裝車要求,裝車效果見圖9。
圖9 隔熱罩裝車驗證
本文簡要介紹借助 Catia軟件完成一款商用車隔熱罩的設計。在設計過程中需綜合考慮產品邊界條件、成型工藝要求,材質厚度等因素;注意避讓筋與產品B面間隙適當,確保裝配方便;產品邊緣周圈適當壓薄,避免出現脫層現象等,通過優(yōu)化設計結構,輸出三維數模,可有效指導模具開發(fā),避免質量事故,縮短新品開發(fā)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