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恩
一、微課教學對教師教學的幫助
1.提煉教學重點
在寫字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在教學設定中要把基礎知識教學作為教學重點。微課的課型特點短小精煉,片段式的單個知識點不僅符合低年段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長短的特點,也能準確地有針對性地提煉寫字教學的重點。
2.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微課教學是近年較新型的一種教學方法,是教育教學和信息技術融合的產(chǎn)物。微課教學是現(xiàn)代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方法,它彌補了很多傳統(tǒng)教學缺陷。微課的制作不僅要考慮到情境設計,還可以給學生留一部分想象的空間和發(fā)揮自我的空間。
二、微課在低年級寫字教學中對學生的幫助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微課教學對于小學階段的教師來說并不陌生。寫字教學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只是對文字了解的初步階段,因此學生對漢字學習的學習能力和感受也各不相同。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合理地利用微課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
學生的寫字第一課就是學會如何握筆、起筆、運筆、收筆。因此,制作或選用一個具有針對性的正確的寫字姿勢微課視頻,這不僅能讓教師在課堂上彌補了示范無法全面展示的缺憾,還能讓學生在課下可以反復觀看,在對照模仿視頻中教師握筆的姿勢。
三、結合信息技術開展寫字基礎教學
1.展示漢字書寫的過程,規(guī)范書寫標準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金木水火土》中,金字的書寫順序是:撇、捺、橫、橫、豎、點、撇、橫。教師的微課中運用“洪恩識字”app讓學生了解的金字的書寫順序,從第一筆開始就把過程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觀看字的衍變過程更能激發(fā)起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
2.明確字的結構
人教版版《春夏秋冬》中的“冬”字和“夏”字的偏旁講解難度相對于“秋”字的偏旁是禾和“春”字的偏旁是日。很多學生通過觀察很難了解“冬”字和“夏”字的偏旁是夂,“夂”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是很常見。其實夏和冬也是上下結構,只是學生對漢字的偏旁部首了解還不夠多。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把春夏秋冬這幾個字用flash軟件做成動畫微課,然后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便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3.思維識字
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可通過微課引導學生去思考漢字的結構、漢字的筆畫、漢字的字形,讓學生自己主動掌握漢字的難點,以培養(yǎng)學生字族識字的能力。如“大”字,微課展示其像一個人張開雙手。那么在大字的下面加上一個點就是太字,在大字的上面加上一個橫就是頂天立地的天字。學生就可以通過這樣的思考模式去降低識字的難度。
四、結合信息化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講解漢字的組成可以先為學生講解漢字的由來和漢字的發(fā)展史。漢字“馬”的衍變就可以看成中國文字的發(fā)展史,甲骨文發(fā)展到草書經(jīng)歷了七次衍變,整個衍變的過程行程的字體被人們稱為“漢字七體”。在識字學習中學生需要了解漢字的字理,比如說有一些漢字是由偏旁部首和另一個漢字組成的,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利用運用多媒體教學,在教學課件當中添加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圖片、動畫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
2.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以及突出教學重點
教師在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把漢字的結構、含義通過畫面感呈現(xiàn)給學生。比如人教版一年級《場景歌》教學目標的第一項就是認識“灘、艘”等12個生字。教學“園、孔、艦、帆、船”等10個生字,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大海、帆船、艦艇、公園的照片和視頻,讓學生去說一說誰在生活中去過或者見過這些地點和事物,通過多媒體把靜態(tài)的字變成動態(tài)的視頻,然后在去引導學生去了解這些字的結構和書寫順寫。
五、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方法
1.示范書寫直觀形象
如人教版一年級《日月明》,教師就可以利用flash軟件用鼠標進行操作,學生可以看到更細致的書寫過程以及正確的握筆、起筆、頓筆、收筆動作。
2.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寫字教學的反饋以及評價
教師在課余時間用掃描儀把比較典型的作品找出來,對于比較優(yōu)秀的作業(yè)教師可以提出表揚,對于問題比較多的作業(yè)教師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問題點予以糾正。
責任編輯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