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勇 曾令兵
據(jù)新京報報道,北京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負責人表示,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而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這一信息將三文魚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全國多家大型商超、餐飲店聞風而動,連夜迅速下架三文魚及其相關產品。許多群眾也對是否可以食用三文魚、甚至是食用水產品表示焦慮。
但目前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三文魚攜帶新冠病毒。
6月12日,北京市開展了農貿批發(fā)市場、大型超市等排查,新發(fā)地市場發(fā)現(xiàn)40件環(huán)境陽性樣本,45人咽拭子陽性。目前,北京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涉及三文魚的9名相關人員已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對京深海鮮市場區(qū),特別是三文魚的交易攤位以及公共區(qū)域進行抽樣檢測,其中人員咽拭子樣本186件,環(huán)境樣本283件,結果均為陰性。已有檢測結果顯示,近日北京新增的5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與北京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有關聯(lián),且在該市場發(fā)現(xiàn)40件環(huán)境陽性樣本(包括切割進口三文魚案板上的樣本),而該市場涉及三文魚相關的人員新冠病毒檢測呈陰性,作為三文魚貨源地的京深海鮮市場中人員和環(huán)境樣本的檢測結果也均呈陰性。根據(jù)上述結果可以分析得出,北京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受病毒感染人員的數(shù)量較多,環(huán)境中病毒含量相對較高,切割進口三文魚案板上的病毒可能不是來自于三文魚,而是感染者的飛沫、手接觸或銷售的其它物品帶有病毒污染案板等。
冠狀病毒具有相對嚴格的宿主特異性,只能感染天然宿主和親緣關系及其相近宿主。對人危害嚴重的冠狀病毒主要有重癥急性呼吸綜合癥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癥冠狀病毒(MERS-CoV)和新冠肺炎病毒,都屬于β-冠狀病毒,主要感染人和其他多種哺乳類動物。SARSCoV是從蝙蝠傳染到果子貍,再由果子貍傳染給人,后通過和被感染者密切接觸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MERS-CoV是起源于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經單峰駱駝傳給人。人、蝙蝠、果子貍、駱駝都屬于哺乳類,目前已報道2019-nCoV的自然宿主也是蝙蝠,根據(jù)β-冠狀病毒具有宿主特異性的特點,2019-nCoV的中間宿主很有可能是一種哺乳動物?;谏鲜龇治?,完全可以排除水產品是2019-nCoV宿主的可能。
2019-nCoVS蛋白的細胞受體也是ACE2,2019-nCoV對細胞的入侵依賴于細胞受體ACE2。利用生物信息學軟件對來源于人、小鼠、大鼠、蝙蝠、果子貍、斑馬魚的AEC2氨基酸進行遺傳距離分析,結果顯示,哺乳動物間ACE2氨基酸的相似性,在77.7%-91.3%之間,而斑馬魚與其他哺乳動物的ACE氨基酸的相似性,在74.7%-78%之間。對不同動物ACE2氨基酸序列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與哺乳動物相比,斑馬魚被單獨為一簇。上述結果表明,魚和哺乳動物間有較遠的親緣關系,且魚與哺乳動物的ACE2氨基酸序列差異較大,推測其蛋白的結構也一定存在較大差異,從而影響2019-nCoVS蛋白與魚類細胞的結合。因此,魚類ACE2很難介導2019-nCoV進入魚體細胞,2019-nCoV不能利用魚體細胞進行增殖,從而進一步證明了水產動物不可能是2019-nCoV的宿主。
迄今為止,全世界范圍內尚未發(fā)現(xiàn)有魚類感染新冠病毒。一方面是因為人和魚類的親緣關系遠,另一方面也與生活環(huán)境差異大。水產養(yǎng)殖動物包括魚類,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水產品是健康的,食用水產品是安全的,水產品不可能也不會傳播新冠肺炎病毒。至于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頻繁與農貿市場、市場動物產品、市場人員關聯(lián),提示在某種程度上新冠病毒感染的發(fā)生可能與農貿市場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環(huán)境因素多及衛(wèi)生狀況相對較差等有關,但需要系統(tǒng)研究。
(信息來源:《中國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