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洲榕
(常熟協(xié)創(chuàng)紡織服裝技術有限公司,江蘇 常熟 215556)
目前,世界上尚無專門紡制羊絨高支紗的紡紗設備及工藝流程,因此,采用什么樣的紡紗設備及工藝才能將紗線順利地紡出來是必須研究及攻克的課題。通過對羊絨纖維進行分析,其纖維長度30~40 mm,長度不整齊,細度15 μm,單纖維強力不高,這些特點與棉纖維比較接近,而其化學結構又與羊毛纖維接近。充分了解羊絨這一些特性,結合多年來從事毛紡及棉紡生產(chǎn)控制的經(jīng)驗,設想應用棉紡和毛紡設備相結合的工藝方式紡制羊絨高支紗。
鑒于羊絨纖維的特性,其纖維長度整齊度較差,長短不一,纖維與纖維之間的抱合力較差,短絨率偏高,在紡紗工藝過程中很不好控制,對關鍵設備梳理機和細紗機要求較高。
梳理機的調整改造要滿足3個要求:(1)減少對羊絨纖維的打擊和損壞;(2)羊絨纖維順利轉移;(3)保證羊絨纖維的主體長度。在現(xiàn)有梳理機上經(jīng)過長時間多次調整優(yōu)化實驗,同設備供應商一起對關鍵部位進行摸索改造,達到3方面要求,研制出了適合羊絨紡紗的梳理設備。優(yōu)化出了滿足羊絨梳理要求的設備工藝配置,既保證了羊絨纖維的梳理質量又提高了羊絨纖維的制成率。最終,其梳理設備采用羅拉式和蓋板式聯(lián)合梳理機,很好地減少了梳理過程中對纖維的損傷并去除了較短的羊絨纖維。
結合棉紡紡紗和毛紡紡紗經(jīng)驗,直接細紗機采用緊密紡裝置和牽伸區(qū)滑溜牽伸改造,并采用變頻調速和高耐磨鋼領和鋼絲圈,抗靜電處理皮輥和皮圈。實驗驗證效果明顯,較好地解決了高支羊絨紗斷頭多、難紡的問題。細紗機紗毛羽減少,提高了制品的抗起毛起球效果。
無毛絨→和毛→梳理機→頭道針梳→二道針梳→三道針梳(帶自調勻整裝置)→四道針梳→五道針梳→頭道粗紗→二道粗紗→細紗(緊密紡)→絡筒→并線→捻線(蒸紗)。
和毛機采用毛紡合毛機,梳理機是毛紡和棉紡相結合改造混合型梳理機,針梳機為毛紡(前隔距25 mm),頭道、二道粗紗機是毛紡無捻粗紗機,細紗機是棉紡環(huán)錠紡進行緊密紡改造細紗機。
纖維梳理若采用單純的梳棉機,由于刺輥速度太快容易使纖維損傷嚴重,單純的梳毛機又不能去除少量的短絨,采用聯(lián)合梳理機既達到了良好的梳理效果又可以去除少量的短絨。
采用小隔距針梳機有利于在混條的過程中減少纖維的損傷,同時比棉型并條機更易使纖維富有彈性。
粗紗機是使用無捻粗紗機,所以經(jīng)過二道設備以提高粗紗的強度和光潔度。
細紗機采用緊密紡和滑溜牽伸工藝以減少纖維損壞及紗線毛羽,增加紗線的耐磨性和強力。
絡并捻工序,絡筒時應合理控制清紗器的工藝參數(shù),若使用不當易使紗線成本上升,并線時要保持單紗張力均勻,捻線時生產(chǎn)車速要偏低掌握。
在紡針織紗時,可以根據(jù)后道工序要求選擇蒸紗。如果不蒸紗,其單、雙紗的捻度配置要適當,否則羊絨制品會出現(xiàn)扭斜現(xiàn)象,這點必須高度注意。若生產(chǎn)機織紗,由于雙紗捻度偏大,一定要蒸紗[1-2]。
在高支羊絨紡紗工藝流程中,梳理工序和細紗工序尤為重要,工藝設備合適與否對羊絨紗的紡制起到關鍵作用。梳理機采用梳毛機短絨排不出;采用梳棉機羊絨纖維損傷大,制成率低,纖維轉移不暢;采用毛紡和棉紡聯(lián)合改造后的梳理機能達到理想效果。細紗機若使用毛型細紗機,由于纖維偏短,浮游區(qū)較長,不利于控制纖維,對條干不好,若使用棉型細紗機,其控制纖維能力較強,但由于不是滑溜牽伸,易將纖維拉斷,使紗線的強力降低、毛羽增加。因此,采用棉型細紗機進行緊密紡裝置和滑溜牽伸改造,使紡紗達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