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開發(fā)區(qū)小海小學 崔文芳
文本是語文閱讀的材料,是學生開展閱讀的基礎。學生只有潛心于文本、專注于閱讀、積極地思考,才能達到閱讀訓練的目的,不僅可以獲得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夠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認識閱讀的價值,逐漸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在組織閱讀活動時,需要高度重視文本的價值,加強對學生的督促與引導,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文本上,主動獲取有用的信息,全面深入地進行思考與分析,從而實現(xiàn)閱讀的目的,有效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提升核心素養(yǎng)。
高效的閱讀離不開學生的熱情參與,對于文本的深入理解更加需要學生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積極地進行思考分析。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閱讀是一項復雜的學習任務。所以,參與閱讀的熱情較低,缺乏完成閱讀任務的信心。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在組織小學生開展課堂閱讀活動時,需要緊密結合閱讀文本,選擇小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事物作為切入點,采用直觀的形式導入閱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讓學生產生參與閱讀的激情,增強完成閱讀的信心。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童年的發(fā)現(xiàn)》一課時,教師根據課文的內容,考慮到小學生對于很多事物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在學生正式閱讀文本之前,選擇了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閱讀:“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人類是怎么來的嗎?”教師這個問題一出,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成功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將要跟隨一個孩子去看看他在童年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呢。”學生熱情高漲,迫不及待地打開文章開始閱讀。
根據學生的喜好設計導入閱讀的方式,選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資源,可以投其所好,能夠更好地迎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引起學生對閱讀的關注。教師借助恰當?shù)氖侄渭訌妼W生思想上的刺激,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調整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為順利完成閱讀任務做好充分的準備。
強勁的閱讀動力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自覺性,增強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參與度。疑惑是學生參與閱讀、探究主題的動力,對于學生的閱讀行為具有強勁的激勵作用。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基于對學生語文知識基礎和學習水平的了解,根據學生存在的疑問和困惑,選擇相應的閱讀材料,設計適合的閱讀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刺激,促使學生產生閱讀的內在動力,激勵學生主動地通過閱讀解疑釋惑,讓學生獲得有用的信息,達成閱讀訓練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牧場之國》一課時,教師出示了課文的標題“牧場之國”,并且呈現(xiàn)了一組牧場的圖片,然后提出問題:“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的頭腦里閃出什么問題了呢?”有學生說:“牧場之國在哪兒?”還有學生說:“我想知道為什么叫牧場之國。”教師表揚學生提出了很好的問題,并且根據學生的疑惑,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閱讀?!斑\用集體的智慧,一起閱讀探討這個疑問。”教師布置了閱讀任務。學生們快速地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讀完了課文,圍繞著“牧場之國這個名稱的由來”進行了深入交流,增強了學生參與閱讀的動力,形成了對課文內容的初步理解。
結合學生存在的疑惑,設計有針對性的閱讀形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換,促成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讓學生自發(fā)形成閱讀動力,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教師需要對學生情況進行清晰的了解,立足學生實際,依托閱讀文本,開展課堂閱讀活動,激勵學生的閱讀行為,讓學生快速地理解文本。
閱讀技能的訓練不僅是學生應對閱讀理解問題的必要措施,也是學生閱讀能力形成與發(fā)展的必備基礎。小學生正是學習閱讀技能形成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快速地抓住文本的主要內容,深刻全面地理解文本主題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根據日常考查學生閱讀能力的形式,立足教材中的文本,精心設計難度適中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閱讀的方向,有意識地訓練學生閱讀技能,使學生圓滿完成閱讀任務,促進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時,教師立足五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中心句可以幫助我們把握課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課文的主題。本文中心句在哪兒呢?”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快速閱讀課文。學生找到了本文的中心句在課文的開頭,“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縱橫交錯,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車?!睂W生完成了閱讀任務,教師點撥學生思考:“通常文章的中心句在哪兒?”學生們說在文章開頭,訓練了閱讀技能。
依據學生的基礎能力,設計適合學生水平的閱讀任務,可以引領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閱讀文本,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的基礎上,根據文本閱讀的實際需要,圍繞閱讀技能訓練目標,提升合理的閱讀任務,對學生的閱讀行為進行引導,使學生掌握并且熟練運用閱讀技能。
閱讀素養(yǎng)作為學生閱讀能力、思維品質、思想行為的集中體現(xiàn),是閱讀訓練的終極目標。不容否認,小學生在閱讀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體現(xiàn)出學生閱讀能力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教師需要針對學生閱讀速度、閱讀品質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新課標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引導學生認識自身的不足,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進行改進,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與完善能力,讓學生對文本形成全面的理解,受到思想上教育和啟迪,促進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時,教師按照本課的閱讀訓練目標,結合學生在閱讀古詩時存在的問題,組織學生再讀古詩?!肮旁娮畲蟮奶攸c是簡短而意深,需要同學們多讀多思,讀思結合,才能理解詩文的意境和情感?!苯處熞龑W生閱讀古詩,“同學們多次出聲朗讀,一邊讀,一邊想象詩文中描繪的場景,注重自己的獨特感受?!睂W生在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時,聯(lián)想到了農村安寧的生活場景,形成了對詩文主題的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圍繞閱讀素養(yǎng)這一閱讀訓練的總目標,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采取必要措施輔助學生改進自身閱讀中的不足,提升閱讀能力和綜合素質。教師需要精準地理解閱讀素養(yǎng)的內涵,有的放矢地引領學生,促使學生發(fā)現(xiàn)不足,及時加以改進,讓學生在反思中獲得發(fā)展的良好契機,奠定閱讀素養(yǎng)形成的基礎。
綜上所述,利用有效的方法和形式,讓學生在語文閱讀中潛心于文本,由淺入深,在獲取表層信息的同時,也形成對文本思想主題的深入理解,不但可以促使學生增長閱讀技能、鍛煉理解能力,而且能夠完成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作為小學閱讀課堂的組織者,首先自身需要具備優(yōu)良的文本意識,高度重視文本的挖掘,卓有成效地引導學生關注文本,促使學生依托文本完成閱讀任務,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和思維的深刻性,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獲得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