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干部具有普通學生和學生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干部培養(yǎng)對于高校管理教育與服務工作的開展有重要意義。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運用在高校學生干部培養(yǎng)工作中,有助于準確把握學生特點和需求。運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學生干部需求進行逐一闡釋,有助于提高學生管理的工作成效。全面分析學生干部各種需求的內在邏輯關系,有針對性地提出培養(yǎng)路徑和建議。
關鍵詞:需求層次理論;學生干部培養(yǎng);層次邏輯
一、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概述
需求是指個體在沒有得到基本滿足時的一種感受狀態(tài)。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美國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所著的《人的動機理論》一書中提出的著名理論。該理論將個體需求分為五種,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在自我實現(xiàn)需求之后,還有自我超越需求,但通常不作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必要的層次,大多將其合并至自我實現(xiàn)需求當中。
該理論的內涵在通俗意義上可被解釋為:假如個體既缺乏食物,又沒有安全感,那根本談不上感受到愛和受到尊重,此時個體對食物的需求愿望是最為強烈的,其它兩個方面的需要則顯得不那么突出和重要。因為他的大腦意識已經(jīng)被饑餓感占據(jù),所有個人意識和能量都集中在如何裹腹。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他的主要訴求或愿望是填飽肚子,其它不重要。故對于個體而言,只有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人體才可能出現(xiàn)更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二、學生干部培養(yǎng)的意義
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質、強有力的學生干部隊伍,是新形勢下高校思政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學生干部不僅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協(xié)助者和參與者,還是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倡導者。在現(xiàn)行高等教育體制下,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學生干部是先進校園文化的組織者、倡導者及實施者。學生干部在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或者班級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作用,既能夠使得優(yōu)良的校風校紀得以傳承,精髓深刻的文化思想不斷被宣傳并發(fā)揚光大,在此過程中,學生干部個體的綜合素質能夠得以提升,奮發(fā)向上的人格得以培養(yǎng)。
(二)學生干部參與教學管理秩序的維護。高校生源地域廣泛、學生的社會及家庭背景差異大,而且大學生自身的多樣性文化和多元化價值觀念等差異明顯,這些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都極有可能成為管理工作的制約和阻礙。學生干部本身具備和學校領導、老師溝通的便利條件,在朋輩群體交往過程中,能夠及時充分了解同學思想動態(tài),有利于化解學生矛盾、遏制暴力事件以及處理突發(fā)狀況等,阻止不良態(tài)勢蔓延,維護校園穩(wěn)定。
(三)學生干部是師生溝通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從客觀角度講,高校領導老師和學生對教育目標的要求是一致的,學校的立場和學生的根本利益也是同向同行的,但在現(xiàn)實的教育過程中,師生之間則會因為角色不同、閱歷不同、認知差異或溝通交流不暢等,產(chǎn)生分歧或矛盾,學生干部的意見建議、上傳下達能力及溝通表達技巧等就能夠極大程度促使師生在集中問題上達成共識。
三、高校學生干部的需求層次邏輯
(一)生理需求
人類個體最基本的也是最強烈的需求就是生理需求,個體在轉向更高需求層次之前,總是以首先滿足這一需求為前提。貧困生是高校學生群體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家庭貧困的學生干部。雖然他們的整體綜合素養(yǎng)較高,班級管理、活動組織等方面工作能力也很強,但如果他們的吃飯、穿衣、學費住宿費等問題不能夠得以解決,那么學生干部也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身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去。
(二)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指對人身財產(chǎn)安全和穩(wěn)定生活的追求。人們通常會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以求滿足個體需要。學生干部不僅渴望擁有舒適的生活空間、便捷的班級工作環(huán)境,而且還要努力維護班級利益不被剝奪或榨取、個人工作環(huán)境或管理體制不被干擾或侵入,尤其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時,學生干部希望能夠受到領導老師的關心關注。當他們面對較為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學生干部則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工作和生活。
(三)愛和歸屬需求
愛和歸屬需求也稱社交需求,即希望自身能夠在社會交往中及班級中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并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同。學生干部接觸的人群豐富,人際交往需求往往更為強烈,在這一驅動力下,他們渴望通過各種途徑與輔導員、同學,甚至是學院、學校領導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社交關系,增強集體歸屬感、獲得友誼和認可。
(四)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意為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求。如果個體尊重需求得以滿足,那么人們就會對自身社會價值有強烈的獲得感和體驗感。學生干部對于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求體現(xiàn)在,班級管理和建設的自主權,尤其是取得成績時的被認同。學生干部除了從事上傳下達的事務性工作以外,還渴望擁有平等對話的發(fā)言權和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和平臺。
(五)自我實現(xiàn)需求
自我實現(xiàn)是最高層次的需求,屬于精神需求的范疇,主要體現(xiàn)在人們希望能夠最大限度發(fā)揮個人聰明才智,實現(xiàn)人生的理想。學生干部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主要表現(xiàn)為要求自己努力學習,認真高效完成學業(yè)作業(yè),還要求能夠通過參與班級管理、組織學生活動,發(fā)揮自身才能。進而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為人處世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追尋人生理想,取得全面發(fā)展。
四、需求層次理論對學生干部培養(yǎng)的啟示
(一)堅持以人為本,滿足學生干部的基本需求
滿足學生干部的生理需求是其各種行為的首要驅動力。在高校班級建設和管理中,應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滿足學生干部的基本的生活需求。一方面,輔導員在學校的“獎助貸補“中應優(yōu)先考慮學生干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為其申請生活補貼,免去 “溫飽”問題的困擾,為其正常學習、工作等創(chuàng)造條件。輔導員也可幫助貧困的學生干部推薦工讀崗位,校外社會實踐或兼職等。另一方面,學生干部所在院系也可成立學生干部活動室,無償為學生干部提供活動場地,開展娛樂文化活動,豐富課余生活。
(二)健全管理機制,增強學生干部的“安全感”
規(guī)章制度是班級管理建設的保障。輔導員需嚴格按照學校規(guī)定,建立和健全班級管理和班干部選拔的考核、監(jiān)督、管理等制度。首先,班級干部的選拔務必保證“三公”,即公正、公開、公平,確保每一個班干部的選拔和任用都是能夠促進班級積極發(fā)展的。其次,班級日常管理中,要做到無論大小班級事務皆有據(jù)可依,獎罰分明,不搞“特殊學生”,拒絕“關系戶”,在制度的支撐下,班干部具有較強的權威性,確保其工作范疇內的“安全感”。最后,輔導員也要制定監(jiān)督機制,保證學生干部的一言一行和班級整體利益、同學的利益是一致的,切忌出現(xiàn)濫用職權。
(三)營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讓學生干部找到歸屬享受愛
首先,學校管理者要通過各種方式營造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為班級管理以及學生干部的成長鍛煉提供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引導學生干部組織各類班級文娛活動,加強班級成員之間的交流,營造溫馨的班級氛圍,使學生干部對班級有強烈的歸屬感。其次,遵循情感心理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責任感。班級中可以組織各種情感專題交流會,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健康向上的情感和境界,也可以組織學生干部培訓、第二課堂等,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高校學生干部的使命感,增強其對組織的認同感。最后,鼓勵學生干部與班級成員乃,兄弟院系乃至校外組織等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一種團結友愛的校園文化。
(四)促進激勵模式多樣化,增強學生干部的工作動力
高校學生干部培養(yǎng)應貫徹以學生干部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多樣化的干部培養(yǎng)激勵制度,增強其工作動力。一方面要有明確的責任考核制度,獎懲分明。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干部的文化課成績、組織活動取得的名次或者活動績效進行目標考核,從而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使其充分發(fā)揮自身才能,使盡渾身解數(shù)為班級建設貢獻力量模范先鋒作用。對于在班級成績優(yōu)異,班級工作突出的學生干部可以大力表彰,并且在各種評優(yōu)評先活動中著重或者優(yōu)先推薦班干部;對于因自身原因而導致班級工作成效不顯著的,適當調整崗位或者由其他人代替工作,從而確保整個班級良性運轉。另一方面,對學生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也要制度明確,能力強的可以擔任班長或者團支部書記等統(tǒng)攬大局的主要干部,擔當班級管理的重要任務,對于其他某些方面能力突出的學生則可以擔任階段性工作或者局域工作。
(五)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和內容,強化學生干部的自我實現(xiàn)
現(xiàn)行高等教育中,要想使班級管理卓越而突出,作為班級管理者、學生干部培養(yǎng)人,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形式,拓寬班紀管理和學生干部培養(yǎng)的新領域和范圍,創(chuàng)新思維,正確引導學生干部全面鍛煉自己。首先,理論的學習不可或缺,大學生正處于學習的黃金年齡段,強有力的理論支撐才能讓他們在班級管理實踐中更加得心應手,組織學生干部學習如何管理、如何與人溝通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梢越o學生干部規(guī)定必讀書目,組織專題演講、讀書心得分享會或者座談,甚至是考試考核等。其次,鼓勵學生干部走出班級,多參加社團活動,甚至走出校門,參加各類專業(yè)大賽、社會實踐等,利用假期時間參與調研等,通過這些多樣化的活動提高學生干部的動手實踐能力,推動其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五、結語
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以生為本是學校工作的基本理念。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生干部不僅可以讓學生本身得到鍛煉和提高,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為學校管理班級管理帶來極大的便利,這就更要求高等教育管理者尤其要關注學生干部的,既要想辦法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又不能盲目的滿足,應當從學生干部的個體出發(fā),了解其具體情況,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整個學生干部培養(yǎng)體系中形成“人人有動力、事事有壓力、時時有機遇、進步靠成績”的良好競爭環(huán)境,為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提供堅實的基礎,營造和諧向上校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美)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
[2] 鞏雪松.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及其對大學生管理的啟示[J].西部素質教育.2018(11).
[3] 高玲.高校學生干部心理健康調查報告[J].法制與社會,2017(4).
[4] 姚思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下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管理對策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6(15).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鄭州大學)專項課題《基于實證的新時代民辦高校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為ZZUKFYB202013。
作者簡介:賈蓓(1985- ),女,講師,鄭州商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