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紅梨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特色水果品種,經(jīng)濟效益較好,西洋紅梨的健康發(fā)展,對果農(nóng)脫貧致富有重要意義。近期,正值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做好個人防護、遠離病毒感染是大事。同時,也要不誤農(nóng)時,現(xiàn)提出西洋紅梨春季生產(chǎn)管理技術要點:
1.1 園址選擇 西洋紅梨適宜栽植的海拔為300~800 m。果園應選擇在生態(tài)條件良好,有機質含量在1.0%以上,地下水位在1 m以下,并具有可持續(xù)生產(chǎn)能力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區(qū)域。
1.2 栽植時間 可秋栽或春栽。秋栽一般在11月份前后,春栽一般在3月份。
1.3 栽植方式與密度 平地、灘地和緩坡地為長方形栽植,坡地按水平等高栽植。栽植密度應采用寬行密植一般喬砧密植,株行距為(1.2~1.5)m×(4~5)m;培養(yǎng)簡約化的細長圓柱形或紡錘形。
1.4 栽植方法 在栽植溝內(nèi)按株距挖深寬50 cm的栽植穴。將苗木放入穴中央,砧樁背風,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縱橫成行,邊填土邊提苗、踏實,直到嫁接口略高于地面。
1.5 品種選擇 以西洋紅梨(陜州紅梨)為主,兼顧其他優(yōu)良西洋梨品種。具體建議選擇:紅星、派克漢姆斯(丑梨)、紅巴、三季梨、阿巴特等品種。
整形采用“四促一控”技術,促進主干又高又粗生長(1 cm粗、2 m高),促進主干上多分枝(25個分枝),促進分枝開展角度(與中心干成70°~80°),促進早結果(第3年1 000 kg),控制分枝生長(50~60 cm)。經(jīng)2~3年培養(yǎng),達到理想的樹體結構在發(fā)芽前要盡快完成冬季整形修剪。
修剪以夏季修剪為主,掌握六度,高度(主干0.8 m、中心干2.5 m),密度(結果枝組間距0.1 m),長度(結果枝組長0.6 m),角度(70°~80°),粗度(0.02 m、中心干的1/3)。修剪原則多長放少回縮不短截,結果枝組呈單軸延伸、3~5年基部更新,剪除背上直立枝和剪除過密枝。
春季氣溫回升,果園中的病蟲害開始活躍。所以此時,要進行二次清園,徹底清除樹上殘葉、僵果和掛枝拉枝物,清掃地面落葉、落枝、病果和紙袋及包裝廢棄物,清除腐爛病樹、枝,解除誘蟲帶,集中燒毀并深埋于樹盤內(nèi)。也可全園噴布3~5°Be石硫合劑,或噴施45%戊唑醇4 0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800倍液,力求做到全面徹底。萌芽前要用12%溴氰菊酯噻蟲嗪懸浮劑2 000倍液+氨基酸肥800倍液藥劑防治梨木虱,蚜蟲,梨莖蜂等。同時,也可以進行刮老翅皮、花前復剪、物理防蟲等措施防治病蟲害。
春季是梨樹開花坐果的時期,這個時候需要施足花前肥和坐果肥。萌芽至開花前,根據(jù)樹齡、樹勢和目標產(chǎn)量,以氮肥為主結合施少量磷肥施足花前肥,促春梢生長和幼果發(fā)育,施肥量占全年的20% 。在花芽分化及果實膨大期期,以磷鉀肥為主,氮磷鉀混合使用,施肥量占全年的20% 。另外,干旱地方還要在施肥后進行灌水,適時根據(jù)天氣情況澆透水。
春季雖然氣溫回升了,但回升太快,卻容易出現(xiàn)倒春寒,當氣溫上升到5℃以上時,果樹就開始萌芽生長,花期如果遇到0℃以下的低溫,花期、幼芽易遭受凍害,致使坐果和生長不良。所以,這個時候需要采取灌水、熏煙、噴藥、涂白等措施預防凍害。
當樹體花芽量少、缺少授粉品種或遇凍害時,應進行人工授粉、花期放蜂、噴施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和礦質肥料進行保花保果。而當花量過大或者坐果率過高,為了確保合理負載,需要通過人工疏花疏果或者化學疏花疏果等方式進行疏花疏果,要及早疏除過量花果和病蟲花果。每隔20 cm左右留1個花序,每個花序留中心果或1個發(fā)育良好的邊果。注意留優(yōu)去劣,疏去病果、蟲果、小果、歪果、葉磨果,保留大果、壯果。為預防早春凍害,可按疏花定果“三步法”進行,花后追肥、灌水、松土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