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第一中學 李早華
對事物或問題的抽象概括、綜合、分析等都屬于理性思維范疇,可給人們高效解決問題提供良好指引。高中數(shù)學是一門與理性思維密切相關的學科,授課中既要重視基礎知識講解,又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將理性思維培養(yǎng)落到實處,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理性思維習慣,盡快找到解題突破口。
為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理性思維,意識到理性思維的重要性,在學習中注重理性思維的養(yǎng)成。一方面,將理性思維知識灌輸?shù)綌?shù)學知識講解中,要求其在思考問題時全面考慮,既不能以偏概全,又要做到深入,能夠透過表象看本質,才不會被一些無用的知識迷惑,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少走彎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糾正學習態(tài)度。授課中鼓勵學生將理性思維應用到實踐中,即解答數(shù)學問題時應實事求是,從給出的已知條件出發(fā),切不可思維定勢,不假思索便急于解答,如此容易走進解題誤區(qū)。
例如,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數(shù)學的重要內容,相關習題靈活多變,學生容易忽略等號成立的條件,解題中出錯率較高。為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可設計相關習題,要求學生理性分析,認真作答,使學生認真反思等號成立的條件,回顧所學,理性分析,靈活應對,如等號不成立則不能使用基本不等式求解,而應使用函數(shù)知識解答。
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需注重持續(xù)性,才能使其養(yǎng)成理性分析問題的習慣。為獲得預期的理性思維培養(yǎng)效果,應做好學習引導。一方面,課堂上認真觀察,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解題習慣,及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如部分學生思考問題時不深入,回答問題隨大流。解題時不認真審題,未充分理解題意、挖掘隱含條件便急于動筆,這些都是不理性的表現(xiàn),要求學生積極改正。另一方面,給學生做好分析問題示范。圍繞具體數(shù)學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所學,剖析怎樣從題干中找到蛛絲馬跡,使其認識到每一步的推導以及結論的得出均應有充分的證據(jù)。
例如,基于函數(shù)奇偶性求解定義域取值范圍類的題目,在各類測試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授課中為引導其理性分析,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試題,為其逐一分析題干中給出的已知條件,深挖隱含條件,為順利解題做好鋪墊,即應結合題干先證明函數(shù)的奇偶性,而后利用給出的函數(shù)表達式加以正確轉化,認真計算,如此便不難得出正確結果。
高中數(shù)學授課中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時,營造良好的授課氛圍可使其更好地展開聯(lián)想、打開思維,獲得更為理想的培養(yǎng)效果。一方面,注重師生溝通。為提高學生學習體驗,更加配合教師的授課,講解數(shù)學知識時不能直接告知其結論,而應通過設置問題,不斷給予啟發(fā),使其理性思考、認真分析,歸納總結出相關結論,加深其印象的同時,更為深刻地理解知識本質。另一方面,預留充分思考時間。在講解習題時,應給予其留下思考以及自由討論的時間,鼓勵學生間相互指正分析中的不足,及時完善解題步驟,保證解題過程更加客觀、全面。
例如,直線與圓錐曲線交點問題是熱門題型,授課中可以拋物線為例,設計直線與其交點類型的試題,要求其分析解答。期間通過設置以下問題,與學生積極互動,引導其更加縝密地思考:(1)只有一個交點一般的解題思路是什么?(2)在設直線方程時是否考慮斜率不存在的情況?(3)直線斜率為零時是否滿足題意?如此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其認識到解答相關問題應注意分類討論,充分考慮每一種情況。
在數(shù)學授課中培養(yǎng)理性思維,應做好日常的訓練工作。通過訓練使其養(yǎng)成理性思考問題的習慣。一方面,做好訓練試題篩選。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有效的方法之一,授課中應嚴把訓練質量關,即結合以往教學實踐,篩選以往出錯率高的習題,對其進行專題訓練。另一方面,鼓勵其做好訓練總結。訓練時應要求其不能認為得出正確結果就認為完全掌握,應分析解題思路,看思考是否縝密、有漏洞。針對訓練中做出的題目,更要引起足夠重視,要求其建立專門的錯題本,分析出錯原因,對解題思路進行整理,避免以后再次出現(xiàn)類似錯誤。
例如,數(shù)列是高中數(shù)學的重點內容,試題難度較大。為在授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訓練中可基于等差數(shù)列、等比數(shù)列知識篩選更為靈活的訓練試題,使學生不僅從形式上認識等差數(shù)列、等比數(shù)列,而且還應保證思維的嚴密性,尤其在確定公比時應注重考慮其是否為1。相信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思維水平會得到顯著提升。
總之,理性思維在提升學生學習成績,養(yǎng)成良好思維習慣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高中數(shù)學授課中應注重有意識地培養(yǎng)理性思維,既要灌輸理性思維知識,提高學生對理性思維重要性認識,又要給予其針對性引導。同時,通過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使其更好地打開思維。另外,注重借助經(jīng)典習題,給予學生針對性訓練,不斷提高其理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