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天生港小學 錢鈴鈴
教學的模式和理念隨著時代的遷移和進步,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以前我們所司空見慣的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被生態(tài)課堂的教學模式取而代之,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起到了極其積極的作用。
對于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對話式教學”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具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其表現主要為:
為了提高生態(tài)課堂教學效果,我們必須摒棄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因為它已經難以滿足現今教學質量的快速發(fā)展進程,而此時對話式教學也由此應運而生。由于小學生具有強大天然的好奇心,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當中,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教學方法,將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老師可以結合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內容,從學生的生活中舉例來聯系數學知識。為了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教師還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使學生積極活躍地思考問題,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
比如在講述“平面圖形——三角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特征,可以準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物品,讓學生更直觀地進行觀察。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有哪些。此時,課堂氛圍已經被教師帶動起來了,學生會爭先恐后地回答與三角形相關的生活物品。這主要是在于將教學內容和設計相結合,提出開放性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從而漸漸激發(fā)出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思考和理解。而后,教師在講述三角形性質的時候,可以再次向學生發(fā)問:“為何日常生活的屋頂是三角形的?”同時可以舉出反例,“若房頂是其他形狀,該當如何,若是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會怎么樣?”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認真地思考三角形所具有的特性。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用積木搭建長方形、三角形會有什么樣的區(qū)別。當學生漸漸對于“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這個特性具有初步了解時,即可開始課堂知識點的解析,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記憶。
數學的教學必須重點注意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學習課堂知識,對課堂知識進行深刻思考。不僅僅如此,教師更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準確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不應該是知識反復重復的過程,更多的是一個探索未知、了解知識并運用的過程。數學學習也需要結合一些其他的方式,例如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生只有經歷了了解、觀察、理解、運用一系列過程,學習才達到了應有的作用和效果。小學階段數學的思維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學會如何給予學生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點點地將自身的理解強加給學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教師經常需要向學生提出課堂數學相關的問題,并指引學生相關的思考方式,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間的合作交流,從而打造一個真實溝通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例如,在教學“分數”這一部分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發(fā)問,并結合實際生活的例子增強理解?!靶∶魍瑢W有6 塊蛋糕,但是需要分給5 個同學,應該如何分配?”教師給出時間讓學生組成小組自行探討解決方案,不僅可以切實增加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更是可以幫助學生對于分數的知識概念深刻理解,運用到生活實際中。隨后,老師可以對以上問題進行改編,進行提問“小明有6 分鐘的空余時間,需要處理5 件事,應當如何分配?每件事情花費多長時間?”通過教師的引導和題目的改編,可以讓學生思考這兩道題目的不同之處,從而找到分數的共性。而小組的討論可以切實提高學習的質量,加強合作學習的效果。
在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上,通過對話式教學,可以在課堂中迅速有效地總結出課堂零碎的知識點,并進行匯總。比如說,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小學生輪流回答,這種形式可以較為委婉、較為強制性地叫一些不愿意表達的學生回答問題。課堂上,常常存在一些學生其實內心是想要表達想法展現自己的,但是由于較為膽怯常常會被那些積極的學生掩蓋。所以教師不僅在上課時要認真教授知識,還需要用心去讀懂每一個孩子內心所想。并且,孩子回答錯了,需要教師有效地挽回孩子的自尊心,給學生一點耐心以及展示的舞臺,學生是可以感受到溫暖并且積極響應的。
教師可以從數學探究的不同方向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總結。學生進行總結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合作,用語言進行一定的引導,對于一些較為關鍵的詞語進行提示,學生得到點撥可以總結得更為準確。
例如,在教學“平面圖形”這一部分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我們已經接觸過的平面圖形有哪些?周長的計算公式是什么?各個圖形都有什么樣的特性?”然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引導學生們形成清晰的數學知識總結思路。
對于對話式教學來說,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小學生具體的數學學習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較為細化的調整,才可以得到更好的運用。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重視小學生內心上的一絲絲轉變,從而改變授課技巧和內容,避免只存在于較為淺層次的師生溝通交流,找到師生相處最理想的狀態(tài),并以此真正地實現對話式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教學“位置與坐標”這一內容時,可以通過和學生的互動和較為形象的活動進行課堂講解。教師可以讓一名學生上臺來和自己互動展示,讓學生和自己站在一起,在班級里提問兩人所處的位置,讓其他學生進行判斷和解釋。也可以讓學生兩兩一組互相站位,指出對方的位置所在,并且全班學生可以同時并且同步地參與到這個課堂當中。有效的互動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運用這樣的教學,不僅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學習興趣,更可以幫助學生輕松地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及重點內容,對數學生態(tài)教學課堂的效果有一個明顯的積極作用。但是,教師需要具備相關的管理技能,需要控制好學生收放自如。小學生較為活潑,課堂互動稍有不慎可能就是玩笑的樂園,教師需要時刻調整課堂氛圍和教學動態(tài),保證每一個學生處在一個活潑愉快的氛圍當中,認真且高效地吸收課堂知識。
綜上所述,在現今對話式教學還沒有達到非常普及和成熟的情況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計劃和內容,要重視學生內心的發(fā)展變化,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課堂氛圍,使得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的想法見解勇于表達出來。同時,教師尤其要重視和學生課堂上的交流溝通,給予學生綜合性的科學評價,切不可片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定,這也使得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生態(tài)教學課堂進一步發(fā)揮作用,從而促使小學數學生態(tài)課堂教學可以向著預期的效果和結果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