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靠近,倆人都自覺地停下來了,差不多隔了一米遠,寒暄著。要在以前,一年沒見,非得來個熱情的擁抱,互相在對方身上拍一拍。聊了一會兒倆人握手道別,我看到一個人掏出了酒精噴霧快速、熟練的左右手各噴了幾下,另一個老哥掏出了消毒紙巾反復擦手。這些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習慣,真的在改變著很多人。
成都車展的人流比以往各屆都少了很多,盡管人們都憋了很久,但仍然能從參展的人次上看出大家還是有著擔心,有著比較強的防護意識。甚至有些展臺,干凈的就像馬上閉館時的人流量。而在展廳外凳子上休息的人們,大多自覺保持了一個位子的間隔,很少有直接挨著坐的。從這些展會的略顯清冷的程度,以及人們的防護措施上看,很多出行和日常習慣都被改變了。
在餐廳吃自助餐,我們盡量找了一個靠近窗戶和角落的座位,也許心里覺得陽光明媚,溫度高些有助消毒吧。盡管是個角落的位置,一頓飯的功夫,仍然有幾撥人繞過屏風望向這邊,估計都是想盡量坐在不和別人接觸的地方。而拿自助餐食物,和廚師對話,人們都戴著口罩,也避免了大多數(shù)飛沫等落在食物上,這是十分直接,也是相當有效的避免問題的好方法。而酒店洗手間也經常排隊,一部分是排在洗手池前面,準備洗過手才去用餐的人。
機場安檢時,各自展示著手機中的健康碼,被檢查的人都很配合,檢查的人也不會催那些翻找健康碼的人。飛機上,雖然避免不了人們挨著坐,但兩個座椅中間的扶手已經沒有那么“搶手”了。能看到有些人掏出消毒紙巾擦著小桌板,然后才放上電腦和水杯,還有一部分人則全程不動面前的航空餐食。
在成都的街道走一走,雖然會有一些人不戴口罩,但也會盡量和別人保持距離。外賣軟件上的商家都清晰且用黃色字標出“廚師”、“店員”、“配送員”身體健康。而有些叫車軟件還有司機師傅的核酸檢測查詢。這些種種防護措施,讓人心安,但還是有些人盡量避免外出就餐,盡量不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其實,人們有些生活習慣已經下意識的被改變了。
特殊時期,人們對以前不是很注意的手口衛(wèi)生,和家人朋友不是那么在意的就餐習慣,甚至在碰到一些事,思想上的第一反應和狀態(tài)都被改變了,這是好事。人們都有著各自的生活習慣,甚至不良習慣,在經歷過特殊時期的轉變后,不但改變了自身,甚至讓下一代都改變了。記得以前和朋友閑談,早期日本也有不少人騎摩托車不戴頭盔,但是罰得重,人們就嚴格遵守交通法規(guī)了,慢慢的,孩子們看到騎摩托車要戴頭盔,那怕是踏板小摩托也不例外,也就漸漸地形成了安全意識。所以,這次的情況希望也能給成年人和孩子們的生活習慣帶來改善。
而一個醫(yī)生朋友也聊到,大家都佩戴口罩了,保持接觸距離了,勤洗手了,早休息了,愛吃雞蛋了,也堅持喝牛奶了,她可能也快要“失業(yè)”了。一句玩笑話卻是透露出不少信息,人們佩戴口罩,減少了很多呼吸道的疾病,比如常見的感冒。勤洗手了,很多孩子有時拉肚子的問題也突然好了。早休息了,清晨起來總覺得有力氣了,精力更足了。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吃雞蛋,喝牛奶,孩子變得結實了,長高了。預防遠遠大于治療。
雖然特殊時期之后,一些人的好習慣會慢慢變淡,但大多數(shù)人可能仍會保持著良好的衛(wèi)生、作息、飲食習慣等。并且對一些藥品的理解,對一些醫(yī)學科普知識也有了正確的判斷和了解。希望這些改變會形成身體的記憶,延續(xù)給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