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克慰
星鴉
說它是鴉類鳥,但總和鴉聯(lián)系不上,我是這樣認為的。它雖屬鴉科,但與寒鴉、禿鼻烏鴉、家鴉、大嘴烏鴉等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每次看到星鴉,我從沒覺得它們與烏鴉同宗。
在我看來,星鴉是美的。盡管它們沒有艷麗的羽毛,沒有動聽的鳴叫,但我依然覺得,星鴉是美麗的。盡管,它們的色彩有點單調。
對美的欣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的主觀情感。因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蘊含著感知、情感、想象、理解和喜好等多種心理因素,因此很難有一個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比如鳥,黃鸝鳥的美,在于鮮艷的羽毛和婉轉的鳴叫,在于嬌小玲瓏的身材。與星鴉相比,星鴉顯然沒有黃鸝鳥的優(yōu)勢,但是,黃鸝鳥再美,卻沒有星鴉的偉岸挺拔,沒有星鴉的端莊自律,沒有星鴉的溫文爾雅。如果把它們比作一對夫妻,星鴉就是嚴肅的王子,黃鸝鳥就是裊裊娜娜的貴妃。我的比喻似乎不太恰當,有點拉郎配的味道。
通過這樣的對比,你就突然覺得星鴉不丑,甚至是美的。是的,星鴉是美的??Х群稚挠鹈?,布滿了星星一樣的白色斑點。翅膀是黑色的,在飛翔時尤為耀眼。尾巴下的覆羽和尾端白色的羽毛,白得純凈。尤其是尖尖的喙,粗壯銳利,讓你感到一絲恐懼,你會想到它們啄到你身體后,那種尖銳的疼痛。
當然,你不必擔心,它們并不兇猛。你看它們的模樣,似乎有一些溫柔。是的,它們是溫柔的,既不會攻擊人,也不會主動攻擊其他的動物。它們活動時很斯文,動作輕盈。就是飛行,也起伏有致,帶有極強的節(jié)奏感。很多時候,我就想,星鴉,是鴉科鳥類的知識分子,素養(yǎng)極高。
早些年,老家的山坡上,到處都是松樹,到了冬天,漫山遍野的松樹上,掛滿了松果。每年的這個季節(jié),松樹林里,經??吹揭粌芍弧⑷逯?、十來只星鴉,在松林里飛來飛去,尋找果實。吃飽后,它們也會在林子里嬉戲,有時你啄我一口,我啄你一口,你扇我一翅膀,我扇你一翅膀,一來一往,吵鬧不休;有時為爭一顆松塔,你搶過來,它奪過去,打得不可開交??葱区f打架,總擔心鳥會受傷。其實不必擔心,它們就是鬧著玩的,不會打得你死我活,你傷我殘。
確實,星鴉玩起來很瘋的??吹竭^兩只松鴉,為爭食物,在地上廝打起來,相互用翅膀扇對方,用喙啄對方,邊斗邊“嘎——嘎——嘎”地鳴叫,像是在相互怒罵。打了一陣,似乎不解氣,就飛到半空繼續(xù)打。在空中,它們臉對臉,相互用爪子抓對方,那個兇勁,似乎是要斗個你死我活。打了一陣,打累了,就落下來歇息。然后又一起繼續(xù)在山坡上溜達,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過??戳司陀X得,星鴉這種鳥,真的很好玩。
星鴉不僅好玩,而且極為聰明。聽過一個關于星鴉的趣事,大概是七十年代末的事。老家喬端有個護林員,在一個大雪封門早晨,看到一只星鴉蹲在門前的樹枝上瑟瑟發(fā)抖,護林員知道這鳥吃松子,就找來一些松子喂食星鴉。喂了幾天,星鴉與護林員熟悉了,常常蹲在護林員的肩上、頭上,與護林員玩耍,有時還會撒嬌地在護林員的頭上啄幾下,用爪子為護林員梳理頭發(fā),把護林員的頭發(fā)梳得像雞窩似的,弄得護林員哭笑不得。
這鳥,就是這么可愛,可愛的讓人不忍心碰一下,生怕弄疼了它們。
最初認識它們時,覺得奇怪,很多鳥都是吃昆蟲和糧食的,堅硬的果子,很多雀鳥是不吃的,它們消化不掉。松子外殼堅硬,它們怎么吃?吃后能消化掉嗎?我的擔心似乎是多余的,星鴉的消化能力很強,消化不掉的食物,也會隨著糞便排泄出來。它們尋找松子,除了吃之外,還會把采摘的松子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星鴉吃松子,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帶殼吃下去。我后來看到過星鴉吃松子,成熟的松塔,會慢慢地松開包在外面的牙狀的外殼,露出里面的松子。星鴉蹲在樹枝上,用尖利的喙叨出里面的松子,然后叨著松子在樹干上用力磕,松子被磕破后,就吞下松仁??葱区f吃松子,看得我目瞪口呆。原來,星鴉吃松子,還是個難度不小的技術活。也有磕不破的,就囫圇吞棗地咽下去。
是不是這個吃法,我至今弄不清楚。因為我只是遠遠地站著看它們吃松子,沒有實地去觀察,樹下到底有沒有磕破的松子殼。至今想來,我對自己的疏忽,總覺得有點遺憾。不過我想,如果不是剝松子,星鴉為什么要叨著松子在樹干上磕呢?
星鴉也吃林子里的毛蟲和一些昆蟲。春夏的時候,昆蟲多起來,松鴉就吃一些昆蟲。到了秋冬,就吃糧食和其他果實。其實鳥跟人一樣,只要無毒無害,不論是松子,還是昆蟲、糧食、草籽、漿果,都是它們的食物。當然,松子是它們的主食,也是它們的最愛。
松子確實是美味的,不要說星鴉喜歡,人也很喜歡。松子含有大量的礦物質以及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yǎng)十分豐富。松子不僅美味,而且還有一定的醫(yī)療保健作用。尤其適合于病后體虛、燥咳痰少、皮膚干燥、頭暈目眩、口渴便秘,盜汗心悸等疾病,是食療的佳品。我想,星鴉儲藏松子,不僅僅是為了越冬,更多的是貪圖其美味。
每年松子成熟后,星鴉就開始儲糧。它們每天在大山里飛來飛去,從一片森林飛到另一片森林,采摘松子。據(jù)說,星鴉的舌頭下面有個小頰袋,采摘下來的松子,就放在小頰袋里。別小看這小小的頰袋,可以存放一百多粒松子。
頰袋里的松子盛滿后,星鴉就開始尋找松軟的土地,用尖利的爪子在地上挖個坑,把松子埋在地下儲存。每個坑里放5—10粒不等的松子,用泥土和枯葉把坑封平。它們很聰明,常常在儲存松子的地方,用小石子留作記號,便于以后尋找。
冬天,草木枯萎,大地一片蕭瑟,寒風中,雪花片片飛舞。大地上人跡罕見,天空中飛鳥寥寥。此時,星鴉出現(xiàn)了,它們在寒冷的季節(jié),開始覓食。它們從一座山飛到另一座山,尋找儲存的食物充饑。它們憑著記憶,尋找自己儲藏食物的地方,然后刨開泥土,慢慢地享受美味。
儲藏糧食的星鴉很多,不可能準確找到自己儲藏的食物,它們吃到的食物,可能是別的星鴉儲藏的。而其他的星鴉吃到的松子,很多可能不是自己儲藏的。但是,所有的星鴉都儲藏了食物,因此,在寒冷的冬天,星鴉們都能吃到美味的松子,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當然,大地太大,它們儲藏的松子太多,每只星鴉,每年可儲藏三萬多顆松子,分布在數(shù)千個地穴中,它們不可能找到所有的松子。數(shù)量如此巨大的松子,一只星鴉,是不可能吃掉的。于是,那些遺留在土地里的松子,在萬木復蘇、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破土而出,長出一棵棵幼小的樹苗。在民間,人們把星鴉稱作“植樹能手”!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無心栽樹的星鴉,不知不覺中,種出一片片林子,讓大山披上了綠裝,充滿了生機。說星鴉是“種樹能手”,一點也不為過。
可惜,很多年,我沒有再見過星鴉。
記得2008年,我去位于伏牛山腹地的石人山,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間小路上,在一片松林里,聽見“咔嗒——咔嗒”的鳥鳴聲,帶著哨音,帶著笛音,我甚至還沒來得及分辨是什么鳥的聲音,它就鉆進我的耳朵,我的腦瓜子里一片“嗡嗡”作響。
我想,這是星鴉。我停下腳步,四下張望,在一棵松樹上,終于看到了它們的影子,一只鳥露出個脊背,另一只鳥露出半截胸,下半部分被密密麻麻的松針遮掩。我看見它胸部黑色的羽毛上,布滿星星點點的白色斑塊,確實是星鴉。很意外,竟然能在這里遇到它們。印象中,星鴉膽子很大,我想靠近它,但是,這兩只鳥有點膽小,還沒等我靠近,忽扇一下翅膀,飛走了。
我后來多次陪文友去石人山,每次去,總是喜歡看看山上的鳥。我也看到過很多鳥,原來難得一見的紅夾嘴雀、太平鳥、紅肋藍尾鴝、紅嘴藍鵲、藍歌鴝、壽帶鳥、藍額紅尾鴝等鳥都見到過,但沒有星鴉。我一直在想,那么多稀罕的鳥,都出現(xiàn)在石人山的林子里,星鴉去哪里了?也許,作為景區(qū)的石人山,太過于熱鬧,驚擾了它們。
這么多年,我一直在關注著星鴉。每次回老家,常常抽出點時間,去山坡上轉轉,去沒有被砍伐的松樹林里轉轉,想看看那些陪伴我少年時寂寞歲月的鳥們??擅看慰偸菓阎Mィ瑤е麣w。那些可愛的小精靈,越來越少。
我所在的單位,在獨山腳下,白河之濱,單位附近,是大片的林子,可謂世外桃源。這里山清水秀、樹影婆娑、花草葳蕤,成群的鳥在單位附近活動。有的悠閑地散步,有的在林間草地覓食,還有的快樂地鳴叫。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鳥,走一批來一批,來來往往,鳥聲鳥影,時時相伴??墒?,我希望看到的星鴉,卻了無蹤影。
獨山,山雖不大,但樹木茂密,遮天蔽日。整座獨山,到處都是松樹,一片接一片,一嶺連一嶺,把獨山覆蓋。站在遠處看獨山,除了松樹,你看不到一塊山石,一片裸露著的土地。我也曾多次走進獨山看鳥,獨山的鳥確實很多,獨缺了星鴉。
我知道,星鴉沒有離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它們正在覓食、鳴叫、吵鬧。
松鴉
春天,大地回暖,草青青,樹萌芽,萬物復蘇。這樣的季節(jié),是鳥們最忙碌的日子。它們在樹林里來回穿梭,開始筑巢、孵卵、育雛。松鴉,就是這些忙碌的鳥們中的一員。
在鴉科鳥類中,松鴉是比較俊俏的鳥。在我沒看到松鴉之前,我的想象中,松鴉是丑鳥,像烏鴉一樣討人嫌。甚至有人告訴我,松鴉很好看,我依然持懷疑態(tài)度。它總是讓我想起烏鴉。少年時代,我對烏鴉是反感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它長相,而是它名聲不好——兇鳥。
我那時就是這樣想的,一直認為烏鴉是兇鳥。大人說:“烏鴉叫,禍事到?!蔽液髞聿胖溃瑸貘f,并不是兇鳥。在唐代,烏鴉在民俗文化中是有著吉祥和預言作用的神鳥。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歷史常識傳說。長期以來,烏鴉是以“孝鳥”的形象出現(xiàn)的,曾有“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之說?!侗静菥V目·禽·慈鳥》中稱:“此烏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碧拼院?,才有烏鴉主兇的說辭。烏鴉之所以被視為兇鳥,恐怕與它的叫聲和吃腐肉有關。
我的少年時代,被灌輸?shù)亩际菫貘f主兇。受此影響,烏鴉在我的心中,是邪惡的鳥。由此延伸到所有的與“鴉”字有關的鳥。當然,這不是我的錯,我也是被誤導者。
有一次和小伙伴上山拾柴,在山林里,傳來“嘎——嘎——嘎——嘎”的叫聲。我說:“真倒霉,烏鴉叫呢。”同伴小明說:“不是烏鴉,像是松鴉?!蔽艺f:“這么難聽的鳥叫,不是烏鴉是什么?”小明說:“走,過去看看,到底是松鴉還是烏鴉?!?/p>
循著鳥聲,我們走了過去,在一棵柞樹上,站著一只鳥。頭紅褐色,頂部有羽冠,背部和腹部棕色偏紅,尾巴和翅膀黑色,摻雜著白色和藍色橫斑,在陽光映照下,黑白藍三種顏色發(fā)出亮眼的光。我想,這么好看的鳥,怎么是松鴉呢?我問小明:“這是松鴉嗎?”小明說:“這就是松鴉,很好看的?!蔽矣悬c不相信,我問:“這真的是松鴉嗎?松鴉能有這么好看嗎?”小明說:“我姐告訴我的,絕對是松鴉。”他姐是老師,是不會說瞎話的。我想。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松鴉。就這一次,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鳥,真美。但我總是想,這么美的鳥,怎么叫松鴉呢?為啥不叫松雀,松雀也比松鴉好聽。
作為林鳥,松鴉一年中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山上,棲息在針、闊葉林中。秋冬之交,多活動在闊葉林內,覓食成熟的堅果和漿果。平原和城鎮(zhèn)很難見到,它們遠離人居,到了冬天,偶爾會去林區(qū)附近的村莊和耕地里覓食,過著游蕩的生活。
每年的四五月份,乍暖還寒,成雙成對的松鴉,在林子里飛來飛去,它們忙忙碌碌,是在營造自己的家,為繁育下一代做準備。松鴉的巢一般筑在大樹的枝杈間,偶爾也會把鳥巢筑在農戶空置的房屋屋檐下,當然這很少見。鳥巢是用干枯的樹枝搭建,看起來十分粗糙,與喜鵲的巢有點相似。外觀雖粗糙,但巢內很柔軟,用草莖、細根、羽毛、苔蘚等編織而成。從雌鳥產卵開始,大約需要半月左右孵出幼鳥,再經過鳥夫婦二十來天的喂養(yǎng),小鳥就長大出窩,跟隨父母闖蕩江湖。
松鴉給子女喂食很奇特,它們把采集的食物吞到嗉囊里,回到鳥巢后,再把食物喂給小鳥。松鴉每次吐食物時,張開嘴,反復伸縮脖子,把食物從嗉囊里吐出來,喂到雛鳥的嘴里。松鴉的嗉囊一次能裝多少食物,不得而知,但至少每個子女都能吃到父母采集的食物。
哺育子女是很辛苦的,除了不停地采集食物,還要肩負著保護子女的責任。稍不小心,鳥巢里的卵就會被其他鳥類和動物吞食。本身松鴉也喜歡偷食其他鳥的鳥卵和雛鳥,它們自己的子女當然也會被偷食。比如蛇,就喜歡吃鳥卵和雛鳥,它們會悄悄爬到樹上,溜進鳥巢,享受美味大餐。
在網上,我看到一對松鴉大戰(zhàn)一條蛇,合力圍攻那條蛇,翅膀扇,用喙啄,嚇得那條大蛇狼狽逃竄。不過,真實的場景是不容易看到的。但我看到過松鴉與松鼠的戰(zhàn)爭,場面十分有趣,令人捧腹。
2015年春天,去喬端寶天大峽谷游玩,那天有點熱,爬到山半腰,累得渾身是汗,幾個人就坐在小溪邊歇息。突然,小溪對面?zhèn)鱽硪魂嚰贝俚摹案隆隆隆甭?,原來兩只松鴉正在追趕一個小動物。走近看,是一只松鼠,被松鴉攆得在樹上跳來跳去。春天正是鳥繁育的季節(jié),小松鼠可能誤撞到松鴉的領地,而正處在繁育期的松鴉,面對入侵的松鼠,感到了危險的威脅,就拼力驅逐小松鼠。
松鴉十分兇猛,又是翅膀扇,又是用喙啄,小松鼠上躥下跳,左閃右躲,但松鴉緊追不舍,窮追猛打。但松鼠身材小巧,善于攀爬,看到松鴉撲過來,迅速從一個樹枝跳到另一個樹枝,騰挪閃移,功力非凡,躲開了松鴉襲擊。一只松鴉在追趕時速度過猛,撞到了樹枝上,可能是疼痛吧,就蹲在樹枝上大聲地尖叫。另一只松鴉繼續(xù)追打松鼠,但由于樹枝的遮擋,幾乎次次落空。就在松鼠高興得“吱吱”大叫時,蹲在樹上的松鴉飛撲過來,對準松鼠狠狠地啄了一口,因為樹葉遮擋,沒看到是否啄到松鼠,但松鼠嚇得不輕,“吱”的一聲,縱身一躍,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上,灰溜溜地逃跑了。
此時,作為勝利者的松鴉,蹲在樹枝上,忽扇著翅膀,大聲地鳴叫。這只叫罷那只叫,你一陣我一陣,此起彼伏,那刺耳的“嘎——嘎”聲,傳得很遠。松鴉,它們真的很有趣,也很討人喜歡。
松鴉食性較雜,與一般的鳥類一樣,春夏季節(jié),食物以昆蟲為主,以金龜子、螞蚱、天牛、松毛蟲、地老虎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蜘蛛、鳥卵、雛鳥等其他動物。秋冬與早春,以堅果和漿果為主,松子、橡子、栗子、漿果、草籽等植物果實與種子都是它們的美食。松鴉不結大群,經常成雙成對出現(xiàn)在林子、草地、耕地里覓食。到了秋天,它們會結成小群活動在一起,棲息在樹枝上,而秋天,也是松鴉最活躍的季節(jié)。
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這個時候,橡子、毛栗、松子等植物果實開始成熟。三五成群的松鴉,就出現(xiàn)在闊葉林和針葉林中。它們四處游蕩,有的棲息在樹頂上,有的躲藏在樹葉叢中,不時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發(fā)出粗獷而單調的叫聲。這是松鴉們美好的時光,山林里各色各樣的果實,散發(fā)著淡淡的果香,誘惑著它們。
與星鴉一樣,松鴉也喜歡收藏果實。但與星鴉不同的是,松鴉喜歡收藏橡子。我曾一度認為,松鴉最喜歡的是松子,但出乎意料的是,松鴉更喜歡橡子。松鴉吃橡子,但不是直接把橡子啄開吃,而是讓橡子發(fā)芽,讓芽把堅硬的橡殼拱開,慢慢啄食里面的橡肉。橡子不可能剛成熟就發(fā)芽,為了讓橡子發(fā)芽,聰明的松鴉把橡子埋在地下,讓橡子慢慢發(fā)芽,這就是松鴉奇特的儲糧方式。
每年的秋冬之時,松鴉開始儲藏食物。它們在樹林里來來往往,采集果實,然后再把采集的果實儲藏起來。它們搬運果實的方法,超出人們的想象。就是把采集的果實和種子儲藏在嗉囊中,運到選好的儲糧地點,在地上挖洞,把果實和種子埋在地下。據(jù)說,松鴉的嗉囊很大,能儲存較多的種子,便于搬運。
資料顯示,一只松鴉,每年可以儲藏橡子5000顆左右,搬運量很大。但我一直心存疑惑,松鴉的嗉囊可以儲存種子,但像橡子這么大的果實,松鴉是怎么吞到嗉囊里的?就是能吞到嗉囊里,又是怎么吐出來的?如果不是把橡子存在嗉囊里,又大又光滑的橡子,松鴉又是怎么搬運到千米之外呢?這讓我無法想象,謎底至今無法揭開。
松鴉儲藏種子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搬運到幾百米、上千米以外的地方挖坑儲藏,有的放在鳥巢里,也有的用樹葉枯草覆蓋。一只松鴉,有很多個儲糧點。為了日后便于尋找取食,它們埋藏種子時是有規(guī)律的,每隔幾十米距離埋下一堆橡子。松鴉埋藏種子的深度較淺,有的用松散的泥土覆蓋,有的用腐爛的枯草樹葉覆蓋,既適合種子發(fā)芽,又方便取食。
春天來臨,氣候依舊寒冷,食物緊缺,鳥們無食可覓。而此時,埋在地下的橡子開始發(fā)芽,松鴉就開始尋找它們的“糧倉”,將橡子一個個刨出,供自己和兒女們一起食用。經過一個冬季發(fā)育,橡子開始發(fā)芽,橡子殼被頂開一道口子,萌出嫩芽。發(fā)芽的橡子,不用磕開外殼,小鳥可以直接食用,既營養(yǎng)又容易消化。
松鴉每年儲存幾千顆橡子,這么多的食物,它們是吃不完的。那些沒有被松鴉吃掉的橡子,就成了種子,生根發(fā)芽,漸漸變成了一棵棵生機勃勃的橡樹?,F(xiàn)在山野里的橡樹,其實很多是鳥們種的。這里面當然也有松鴉的功勞。說松鴉是“種樹鳥”,一點也不夸張。
這是一種益鳥,只是數(shù)量越來越少。2016年至今,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很少出去游玩,也很少去山野,繁忙的工作,讓我失去了對鳥的觀察。但2016年春天,我寫《觀鳥筆記》時,去過伏牛山考察鳥類的生存狀態(tài),前前后后,走了半月,既看到了很多鳥,也多次看到過松鴉。
又是兩年,2018年秋天,我去南召五朵山,看到過松鴉。在五朵山景區(qū),在一片松樹林里,五六只松鴉,在松樹上棲息。我是聽到它們的叫聲后,循著鳥鳴聲,找到它們的。那一刻,它們蹲在松樹上,“嘎——嘎”地叫。我看見它們翅膀上黑白藍三色羽毛,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
見與不見,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松鴉還在我們家鄉(xiāng)。這說明,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還適應它們的生存。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
黃臀鵯
晦暗的色彩,斑駁的羽毛,麻雀般的體形,無法走進人們的視野。它們沒有黃鸝鳥、紅嘴藍鵲艷麗的羽毛,也沒有云雀、畫眉鳥那樣婉轉的歌喉。像眾多的鳥類一樣,它們默默無聞,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它們的名字。在我們家鄉(xiāng),這鳥,叫“黃屁股。”
“黃屁股”似乎有點不雅,但這是它唯一的亮點。在鄉(xiāng)村,人們對不認識的事物,根據(jù)其特點起個名字,是約定俗成的事情。不管是人還是動物,名字只是一個符號,用來區(qū)分某種事物特征的標識,容易辨別和交流。這與雅與不雅,關系不大。
我說的綽號“黃屁股”的鳥,學名“黃臀鵯”。聽到它們的名字,你就知道,為什么叫它們“黃屁股”了。關于“黃屁股”的淵源,我下面會做詳細的介紹。然后恢復它們真實的名字——黃臀鵯。
黃臀鵯,外形與麻雀差不多,比麻雀稍大。頭頂黑色羽毛,上體土褐色,下體自胸部至腹部灰褐色和白色,尾巴羽毛褐色近黑,最明顯的標志是尾巴下面的黃色羽毛。這也是我們叫它們“黃屁股”的由來。但是,白眉黃臀鵯的尾羽下也是黃色的,不仔細分辨,容易混淆。白喉紅臀鵯的尾羽下的羽毛是紅色的,但也有一些個體鳥的臀部羽毛偏黃色,對于不太熟悉的觀鳥人來說,也可能會看走眼。所以,觀賞鳥時,最好帶一個望遠鏡。
這是一種普通的鳥,山野、丘陵、果園,凡是有樹木的地方,幾乎都有它們的身影。有時也會出現(xiàn)在城市的公園里,鄉(xiāng)村的農田里,它們喜歡稀疏的林子、灌木叢、坡草地。林子、灌木叢有鮮艷的果實,草叢中有各種各樣的昆蟲,都是它們喜歡的美味。
黃臀鵯其實是很可愛的家伙,膽子特大,可以說是肆無忌憚。小時候在老家,喜歡到山坡上玩,??吹剿鼈冊谏狡律巷w。山坡上的野葡萄、酸棗、山楂等野果成熟時,它們看到就飛過去啄食。那時候我們嘴饞,看到野果子也想吃。每次遇見黃臀鵯,我們幾個小孩就轟攆它們,一邊大聲地吆喝,一邊拋石子。我們攆,它們就跑,然后蹲在樹上看著我們,尋找機會。這邊我們剛剛摘幾顆野果,那邊它們就開始吃了起來,怎么也轟不走。最終只有妥協(xié),各采各的果實。
吃飽后,它們不走,有的在林子里翻飛,有的在樹枝上叫,聲音很大,吵得人心煩。無奈,再拋石子轟攆,它們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就是不飛走,氣得我們大罵。我們罵,它們叫,我們罵聲越大,它們的叫聲就越大,似乎是在和我們對罵。
這家伙吃嘴是出了名的,不僅吃野果,還喜歡偷吃農家的水果。早年在老家,西山坡上有一片柿樹林,每年的冬天,一棵棵柿子樹上,掛滿了紅丟丟的柿子,橙黃透紅,把柿樹壓彎了腰。熟透了的柿子,軟溜溜,紅艷艷,甜滋滋,味道賽蜂蜜。那些橙紅的果實,吸引著饞嘴的小孩,也吸引著饞嘴的鳥兒。
有一天我去柿樹林摘柿子,老遠就看到幾只鳥在樹枝上翻飛鳴叫。走近一看,是幾只“黃屁股”在啄食柿子??吹接腥藖?,它們不慌不驚,依舊不停地啄柿子,吃得有滋有味。我有點生氣,大聲地吆喝,面對我的吆喝,它們充耳不聞。我撿了一塊石子,向它們投去,正吃得起勁的幾只鳥,只是稍微地愣怔了一下,其中兩只鳥朝我看了一眼,“嘰喳”了兩聲,就繼續(xù)啄食。那種萌萌的神態(tài),讓人喜愛。
應該說,黃臀鵯是會享受生活的鳥,它們愛綠色的樹木花草,哪里有花開,哪里有熟果,哪里有蟲子,哪里就有它們的身影,集游玩與美食為一體。它們是旅行家,更是美食家。
夏天,它們享受葡萄、櫻桃、梨子、杏子、桃子、桑葚等果實,偶爾還會來點葷食,吃點螞蚱、蜻蜓、螞蟻、蜘蛛、甲殼蟲等昆蟲,葷素搭配,營養(yǎng)豐富。秋冬,黃臀鵯主要以山楂、野薔薇、寒莓、石楠、女貞、楝、苦楝、烏桕、酸棗等植物果實與種子為主食。尋找美食,是黃臀鵯生活的主要內容。
因為好吃,它們成了種樹能手。好吃與種樹,似乎沒有什么聯(lián)系,但對于黃臀鵯來說,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黃臀鵯與紅耳鵯、白頭鵯、太平鳥一樣,喜歡采食漿果。那些五顏六色的果實,在誘惑著它們。秋冬季節(jié),黃臀鵯穿梭在樹木和灌木叢中采食,面對美味,它們狼吞虎咽,把果實吞進肚子,果肉消化后,果核就隨著糞便排泄出來,成為一顆顆種子。黃臀鵯的流動性大,四處采食,邊吃邊拉,它們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它們留下來的種子。野薔薇、冬青、女貞、石楠、苦楝、桑葚等上百種甚至上千種樹木的種子,都是通過黃臀鵯的糞便傳播的??梢哉f,對樹木和灌木種子的傳播,黃臀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厥功甚偉。
在自然界里,樹木種子的傳播,是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自然傳播與鳥類傳播,其成活率差別較大。樹木果實自然成熟后,落下的種子的成活率,低于鳥類傳播的成活率。據(jù)植物學家對鳥類取食桑葚、傳播桑種子的行為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在自然環(huán)境中,成熟后自然落下的桑樹的種子因與樹冠較近,種子的萌芽率較低;而經過鳥類糞便排泄的桑葚種子,因距離母樹較遠,種子的發(fā)芽率,明顯高于未經處理的桑樹種子的發(fā)芽率。也就是說:成熟后落在樹冠周圍的種子,沒有被鳥散播到遠距離的種子發(fā)芽率高。結果告訴我們:含有桑種子的桑樹果實為食果鳥類提供了食物,鳥類取食活動不僅擴大了桑樹種子的傳播距離,而且促進了種子的萌發(fā),從而達到了食果鳥類與桑樹種群的互利共生。
由此可以看出,人與鳥、鳥與樹、人與樹是共生共榮的,大自然其實就是一個生命體。是的,大自然就是這樣,充滿著神秘的色彩,高深莫測,捉摸不透。很多現(xiàn)象,至今我們無法解釋。
黃臀鵯是比較常見的鳥,單位的院子里,時不時就會出現(xiàn)幾只黃臀鵯??礃幼铀鼈兲貏e喜歡竹子,常常落在院子的竹林里,與白頭翁混在一起,“嘰嘰喳喳”地叫。有時候也與其他的鳥混在一起,感覺黃臀鵯跟很多鳥都能相處,屬于鳥類中的外交家。
春天四五月,是它們的繁殖期。鳥和人一樣,也是先戀愛后結婚生子,它們戀愛,也是雄鳥追求雌鳥。雄鳥求偶很特別,先是大聲地鳴叫,叫聲洪亮歡快,好像在說:“嫁給我——嫁給我——嫁給我。”追求期間,雄鳥一直圍著雌鳥飛,飛到雌鳥身邊的雄鳥,展開尾羽上下晃動鳴叫,如果雌雄抖翅蹭嘴,基本就是追求成功。接下來就開始筑巢,黃臀鵯的巢主要由細的枯枝、草莖、草葉、植物纖維等材料構成,內墊細草莖、花穗等柔軟物質。巢的形狀像個碗,外面看上去很粗糙,無美感。
記得是2017年春天,我去單位外面的桂花林,看到桂花樹上,有一個鳥窩。很多年沒看到鳥巢,突然看到一個鳥巢,感到很好奇,就走過去,想看鳥巢里是鳥卵還是雛鳥,還未走近,一只黃臀鵯就跟在身后尖叫。過了一會,又來一只黃臀鵯,兩只鳥跟在我的身后鳴叫。我當時沒在意,還覺得奇怪,這鳥跟在我身后叫啥叫?我又沒惹它們。原來,鳥窩是這兩只鳥的家,當然不歡迎我去它們家里??斓进B窩時,一只鳥突然飛過來,在我的頭頂上啄了一下,我突然醒悟,它們是在護雛鳥??!
有一天下午,我沒事閑逛,又走到那個桂花樹前,看到一只鳥嘴里銜著蟲子,蹲在旁邊的樹上,一只鳥從鳥窩里飛出來,這只蹲在樹上的鳥馬上飛到鳥窩里。還未到鳥窩邊,幾只雛鳥便從鳥窩里伸出頭,張大嘴巴,等待著父母喂食。
我覺得奇怪,這里緊靠白河,春天的時候,游玩的、釣魚的、談情的、散步的人很多,人來人往,有的大聲說話,有的大聲笑,還有的吵吵鬧鬧,人聲喧嘩。很多鳥像受到驚擾的麻雀一樣,聽到喧嘩聲,鳴叫著飛走,但是黃臀鵯卻充耳不聞。我有點不可思議,懷疑黃臀鵯的選擇。那一刻,它讓我感受到母愛的力量。
更讓我不可思議的是,一對黃臀鵯夫妻,竟然把鳥巢選在單位路邊的綠化帶。單位的院子很大,有辦公樓,有操場,有花園。辦公樓林立,操場空曠,花園花草葳蕤。而一對黃臀鵯,卻把鳥巢營造在花園路邊的灌木叢中。那里有十多棵灌木,負責修剪灌木的是保安公司的一個員工,每月加800元工資,讓他負責院內花草的修剪。但是靠近路邊的一簇灌木,卻沒有修剪,影響美觀。我提醒他,那棵灌木要修剪的。他說:“是要修剪的,不是我不修剪,那里有個鳥窩,里面有幾只小鳥,快要出窩了,我怕驚擾它們,所以就沒修剪?!?我說:“你可以修剪,但不動鳥窩就行,不影響鳥哺育后代?!彼f:“鳥很嬌貴的,你剪了鳥窩邊的枝椏,鳥窩沒有灌木叢的遮擋,怎么擋風遮雨?”
聽了保安的話,我突然對他刮目相看。他內心是善良的,他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并沒有被物欲橫流的歲月打磨殆盡。
這讓我想起那些捕鳥的人,他們游蕩在鄉(xiāng)村和城市的邊緣,每天騎著摩托車,帶著粘鳥網和誘鳥器,在林子里張網捉鳥。但他們卻不愿意找一份工作,踏踏實實做事。在他們看來,做一個保安或是一個清潔工,既勞累又掙錢少,更不自由,哪有捕鳥來錢快。他們曾經的那份淳樸和善良,早已迷失在彌漫的銅臭氣里。
我曾經多次在我的家鄉(xiāng),在我單位的外圍,在鳥們出沒的地方,看到他們張網捕鳥。我也多次與他們交流,勸說他們不要捕鳥。每次交談,他們說的就是錢,說沒有錢的種種難處。為了錢,為了不受苦受累,過上美好的生活,他們對生命的漠視,令人難以想象。花花綠綠的票子,落滿了他們的眼睛。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兩年,捕鳥人越來越少。我們單位附近的林子里,過去經常有人張網捕鳥,林子里掛滿了鳥網?,F(xiàn)在鳥越來越多,各色各樣的鳥,在林子里棲息,但沒了捕鳥人的身影,也沒了粘鳥的網。這似乎是個很大的進步,隨著文明步伐的加大,人們的生態(tài)意識也在不斷提高,保護生態(tài)的法律也在逐步完善,相信不遠的將來,捕鳥人將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而愛鳥護鳥的人卻會越來越多。
我這樣想時,此刻的窗外,傳來一陣接一陣的鳥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