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國蘭 (江蘇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
班主任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參與者、引領者,對學生德性的實施,要使之樹立正確的德育觀,轉變單純說教方式,放下嚴厲的規(guī)訓手段,讓學生從活動中認識自己,從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中提升德性。
日常生活是道德的載體,生活教育是德性養(yǎng)成的重要基礎。班主任要確立生活德育觀,積極開展生活化活動,將德育知識滲透其中,讓學生從活動中體會生活,從生活中反思言行。如倡導日常閱讀活動和家務勞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接受道德熏陶。
生活是學生熟悉的環(huán)境,借由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知識,從生活中注重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接觸大自然,了解社會生活,關注情感體驗,豐富學生成長經歷等等活動,都有助于學生從周遭事物中來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如對于學生分享與互助品質的發(fā)展,我們可以讓學生結合日常學習中的小組合作和生活中的同學間互助事例,以角色互演、演講等方式,引導他們懂得分享,提高互助意識。在增強學生交通規(guī)則意識活動中,我們除了可以呈現(xiàn)交通事故圖片,也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做到的遵守(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事例。由此,讓學生反思,通過交通事故能夠得到哪些啟發(fā)?通過學生熟悉的場景,讓學生認識到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生活中的德育活動時機還有很多,為了體現(xiàn)“感恩”主題,我們讓學生回憶、分享自己與父母相處中的點滴,一些學生在分享自己的故事時常常飽含落淚,在感受到父母的拳拳之愛中也能理解了他們的“恨鐵不成鋼”。這些情真意切的德育活動,激活了學生開放、接納的心理氛圍,更好的增強學生的德育認知。
班主任在推進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中,要著眼于德育目標,立足班級管理實際,避免單純性德育知識的灌輸,要將學生作為德育主動者,營造和諧、關懷、個性的德育氛圍。班級管理的內容是多方面的,班主任要提煉班級德育內涵,落實立德樹人教育任務。如以我?!罢嫖幕苯逃砟顬橹笇?,我們可以從課堂秩序構建、班級衛(wèi)生值日活動安排、誠信讀書課程設置、校園行為規(guī)范劇表演、學生自主管理等各種活動中,將德育管理與學生學習、生活融合起來,體現(xiàn)德育特色。班主任是德育工作推進者,要協(xié)同各任課教師,依托班級班委,細化班級德育工作任務,加強班委隊伍建設。在班委選拔、培養(yǎng)、使用上,要突出民主意識,讓廣大學生參與公平、公正選舉,增強班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學生是德育教育對象,也是開展德育活動的重要力量。班主任要重視和挖掘學生的力量,來提升班級德育工作質量。在平時的學習、管理中,要激活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優(yōu)化德育措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葉圣陶強調:“養(yǎng)其習于童蒙”。對于初中生,正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樹立優(yōu)秀道德品質的關鍵期。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就要從班風抓起。班主任建設良好班風時,要聯(lián)系學生行為與學習實際,加強學生自我認知、自我管理意識的養(yǎng)成,傳播積極能量。如我們可以對制定的“班級公約”進行歸納總結,形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形式。平時要做到“早起床、勤梳洗、穿整齊、上學去”;在課前要做到“鈴聲響,進課堂,備用品,坐端莊”;在課間活動要做到“不打鬧、不奔跑、懂禮貌、互謙讓”;在做作業(yè)是要做到“字工整、卷面凈”等。每天都要進行朗讀熟記于心,并落實到行動中,形成良好的習慣。針對初中生易反復、自制力弱問題,對良好習慣的形成,要時時抓、日日講,從學生身邊事做起,漸進養(yǎng)成。我們還適時開展“我是好習慣小主人”評比活動,圍繞“好習慣”目標,展開班級分組、競爭評比,增強學生的自覺性,提高榮譽感。各組長開展記錄和檢查、打分,每周匯總進行通報表揚,評選“好習慣之星”“好習慣優(yōu)秀小組”等。另外,加強榜樣力量的引領,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表揚,并號召其他學生向其看齊,傳播積極的正能量,讓班級德育工作煥然一新。
教師要學會接納和尊重學生,要聆聽學生的想法,注重學生從德育體驗中受到情感熏染。班主任要加強學習,完善德育方式方法。如在對犯錯學生進行溝通時,要學會包容、理解和信任。班主任要多了解情況,聽取學生的想法,要尊重學生,與學生談心,拉近師生距離,與學生做朋友,才能更好地處理學生的難題。班主任要做到“嚴有度、愛無限”,從細微之處關愛學生。班主任在德育實踐中,要融入共情理念,以接納、發(fā)現(xiàn)、理解、認同來走進學生,引領學生從負面情感中塑造正確的德育素養(yǎng),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讓班級匯聚正能量,營造和諧、積極的班集體。
總之,德性的養(yǎng)成,要強調對人的內心觀照,要以德性力量來溫潤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的生命綻放德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