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 要:2000年以來,重慶市總體經濟取得了快速發(fā)展。外來人口體量都越發(fā)大,跨省流出人口不斷優(yōu)于跨省流入人口,大量人力資本外流對重慶總體經濟有必然程度的負面影響。為此,本文以2000年以來重慶市歷年省際外來人口數據資料為依據,分析了跨省流出以及跨省流入人口對總體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為主要測算的整體GDP增長,故本文側重測算的省際外來人口為異地流入人口對總體經濟增長的有必然貢獻然而不顯著,本文省際流入人口對重慶市GDP增長的年均貢獻僅為7%。
關鍵詞:省際流動人口;總體經濟增長;貢獻率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187
1 重慶市省際流動人口的基本情況
其中:橫軸為省際流動人口數目,基層單位為(萬人),橫軸為所在年份。數據來源:由于重慶市人口數據起始年份為2003年,故2003-2008年數據源自于重慶統(tǒng)計公報,2000年數據源自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2001以及2002年數據假定外來人口數據隨著年份變化呈線性增長插空所得。
從表1可以窺見,新世紀以來,重慶市省際流動人口,無論市級出外到市外還是市級之外人口其數目整體之上表現(xiàn)出來穩(wěn)步增長的趨勢,中間某些時間段碰到必然程度的變動。
2 重慶省際流動人口的特征
1)異地外來人口數目整體之上呈現(xiàn)攀升態(tài)勢,凈流出人口密度呈現(xiàn)先增前減。2000年對以來重慶市跨省流出人口以及跨省流出人口急劇下降,在2010年前后達到一個峰值,2010年后碰到分化,流出人口碰到必然下滑,流入人口繼續(xù)增長。凈流出人口都以2010年為分界年,2010年前凈流出人口急劇上升,到2010年間達到巔峰為428.02萬人,2010年后凈流出人口逐步增加。2015年后重慶市級市之外人口的流入繼續(xù)保持了中較高水平的增長,而是重慶市流出到市外人口的數目由500多萬逐步下滑到約470萬人,全區(qū)凈流出人口所有減少。
2)省際流動人口對總體經濟增長的有必然正向影響然而依然不顯著。流動人口對一個省份經濟社會增長有不小影響。從數目之上來說,外省流入到重慶市的人口為重慶留下了人口;從質量之上來說,外省到重慶市的流動人口都能提升該市的人力資本存量。同樣地,重慶市跨省流出人口對本地即應是人口數目的損失,都應是人力資本存量的流失。由于本文使用的宏觀政策的數據資料,忽略流出人口對總體經濟增長的貢獻,本文僅僅顧及了省際流入人口對總體經濟增長的貢獻。
3)省際流動人口人力資本的測算。外來人口人力資本技術水平應是按照使用王金營[2]受到教育年限展開估算,具體估算方式為研究生(包含碩士研究生以及學士研究生)受到教育年限為19年,學士受到教育年限為16,大專受到教育年限為15年,高中以及中高級職中為12年,,年初中以及初級職中為9年,,小學受到教育年限為6年。由此取得重慶市總體經濟增長與資本投資以及人力資本的模型為[3]:LnY=a+blnk+clnH1+dlnH2,其中y表示重慶市各年的國內生產總值,k表示重慶市各個年無形資產投資,H1為本地人口人力資本,H2為外省到重慶市流動人口的人力資本。重慶市勞動力人力資本總體水平源自于中國勞動統(tǒng)計公報重慶市勞動力受到教育程度分布,由于缺少外省到重慶市外來人口勞動力受到教育總體水平的直接數據資料,本文使用的全市各個年勞動力受到教育總體水平分布取代。由此能得,重慶市外省流入人口人力資本以及人力資本與總體經濟增長的關系。
重慶市流動人口的人力資本對總體經濟的增長的產出值還比較低,標準化前的產出值為0.083,重慶市資本的產出值標準化為0.763,重慶市本地人口人力資本的產出值為0.178。重慶市總體經濟增長主要應由資本投資驅動,其次就應是本地人力資本,而是外來流入人口對總體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還不顯著。
3 重慶省際流動人口對其經濟增長影響
省際流動人口已經對各地總體經濟產生著或大或小的作用,流動人口的流入提高本地的人口,增加了本地的人力資本。除此之外,給本地的勞動力就業(yè)消費市場留下了沖擊以及挑戰(zhàn)。
3.1 省際流動人口對于社會的有利影響。
1)人口對重慶市提供勞動力支撐,外來勞動力在重慶市所有勞動力比重占比應由2000初期的1.15%增長到2018年6.07%,外省勞動力資本都從初期1.8%增長到后來的9.5%,重慶市的外省勞動力已經從“質”以及“量”兩方面增長為重慶市有效勞動力的主要組成部分。應由分析結果可知,重慶市外來流動人口對總體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始終少于7%
2)外來勞動力不但應是勞動者,都應是消費者。外來人口不僅能直接地為本地總體經濟增長做出貢獻,都能促進當地的消費,刺激當地的求職消費市場的茂盛,都能間接的促進當地旅游事業(yè)以及與之相關服務業(yè)的發(fā)展。
3.2 省際流動人口對社會的惡劣影響。跨省流出人口對重慶市來說不但應是勞動力的財產損失
都應是人力資本存量的大量損失,并且流動人口數目的減少都為管理流動人口給出了新的挑戰(zhàn),都增加了對環(huán)境的負荷,所以都可能會留下一些惡劣的影響。
1)外出到重慶市之外人口應是重慶市勞動力以及人力資本的雙重損失。整體看人口的遷出率逐步下降再下滑,遷出率應由3.36%攀升到19%再逐步下滑到16%。重慶市流出的人力資本存量都應是相仿的變化。
2)加大流動人口管理難度,減少社會潛在穩(wěn)定客觀因素。無論跨重慶市流出人口從100余萬增長到高峰期500多萬,還是跨市流入人口從最初的40余萬到近幾年趨近180多萬,外來人口不僅與求職直接相關,并且與這部分群體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應當標準合理管理。
4 結論
重慶市之外流入人口對本市的總體經濟增長貢獻程度,與資本貢獻率以及本地人口的貢獻程度相比,還不顯著。當前重慶市的總體經濟增長主要應由資本驅動,其貢獻率少于60%,其次本地人口有效勞動投入,外地流入人口的貢獻最小,其貢獻率均不少于7%。
整體上看,重慶市總體經濟增長主要應由資本帶動,重慶市的人口尚有比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_掘,一方面可以出臺相關的稅收政策增加人口的外流,同時可以提升本地勞動力的受到教育程度以及勞動操作技能培訓,有效提升本地勞動力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知丹.重慶直轄以來流動人口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分析[J].現(xiàn)代商業(yè),2020.
[2]王金營.西部地區(qū)人力資本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核算[J].中國人口科2005(03):63-68.
[3]李倩,秦尊文.中部地區(qū)流動人口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5(05):63-70.
[4]重慶市歷年統(tǒng)計年鑒中省際流動人口的數據.
[5]中國勞動統(tǒng)計年鑒中全國和重慶市勞動力受教育程度分布數據.